海尔兄弟卖“裤衩风扇”!品牌如何玩转“梗营销”?!

2020年,互联网流量时代

如果你的品牌仍然没梗

或者有梗缺不会玩

那将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比如网易的“猪厂”,腾讯的“鹅厂”

李佳琦的“买它”,雷军的“are you ok”等等

这些梗都被大家所熟悉

可见,未来,造梗将成为品牌营销的标配

!!


新风向| 海尔兄弟卖“裤衩风扇”!品牌如何玩转“梗营销”?!


01

梗营销到底是什么


在这互联网时代,“梗”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一个网络用语,是指一些让人一看到就能想起的事情。 而梗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它可以是一个词语、一句话,亦或是一个表情包。

一般来说,梗多用于流行事物,比如综艺、动漫、影视作品等,这些都可能是梗的发源地。随着不断地使用、传播开来,变成一个又一个梗,能在瞬间引发很多人的讨论。比如“真香”、“盘它”等。

梗的受众更多的是年轻人,事实上梗也成为了年轻人群体身份认证的方式之一。近些年来,青年网民群体里出现了新的表达方式,他们的话语更加简短而富有深意,通常包括缩写的字词、字符等。

但梗也有生命周期和门槛这两个明显特点,这也决定了做梗营销的难度。而且梗的传播力、影响力和背后的群体,品牌方也不能忽视!


新风向| 海尔兄弟卖“裤衩风扇”!品牌如何玩转“梗营销”?!


02

“梗营销”场景化很重要

举例,比如去年的夏天,海尔兄弟就不好好卖空调,趁着大暑时节,则卖起了周边产品海尔兄弟小风扇。


新风向| 海尔兄弟卖“裤衩风扇”!品牌如何玩转“梗营销”?!

他们还打出了“裤衩小风扇”的产品概念, 让“穿裤衩,吹小风扇”场景成为消暑新方式,由此解锁大众夏日的新玩法。

在大家的印象中我们都知道,海尔两兄弟的形象,最标志性的是一蓝一黄两条裤衩。而这款产品来看, 将其接地气命名为“裤衩小风扇”,小风扇的扇叶色系,同样延续了海尔兄弟裤衩形象的颜色。

新风向| 海尔兄弟卖“裤衩风扇”!品牌如何玩转“梗营销”?!


海尔基于消费者夏天解暑清凉的消费诉求,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小风扇命名场景化和包装场景化,表现相应的夏天消费场景。

当消费者看到或听到产品名称时,便在脑海里产生“裤衩”场景化的概念,莫名的喜感和亲切感油然而生。使消费者产生共鸣和消费欲望,这本身就让产品成功了一半!


新风向| 海尔兄弟卖“裤衩风扇”!品牌如何玩转“梗营销”?!


03

品牌营销用梗有多好使


都说“梗营销”好处多,那品牌营销中“梗营销”到底有哪些好处?

一方面它能帮品牌省钱,通过低成本获取高曝光与流量。品牌营销,想要造一个事件、话题,不说最终能达成什么样的效果,单从前期要做的铺垫、引导就占了非常大的资源比例,还不保证一定能形成传播。

用梗来做营销就不同了。从现有的案例来看,运用网络上已经形成的梗来与品牌结合做营销,是非常讨巧的。


因为大部分能被你知道的梗,一定是已经在一些人种传播过了,是自带基础流量的。就等于在使用梗的同时,大众就有一定的熟悉度,已经完成了一波基础铺垫。

另一方面“梗营销”的成功率非常高。一个梗的形成本身就是经过大众的筛选和过滤,接受过市场的考验,能流行起来的一定是被大家认可的,所以成功率自然会很高!

新风向| 海尔兄弟卖“裤衩风扇”!品牌如何玩转“梗营销”?!


总结:


“梗营销”虽然好用,但千万要谨慎,因为梗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梗营销”容易让品牌变得不高级,品牌的节奏容易被带坏,所以在使用时一定要谨慎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