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究竟是真是假?为什么古籍中还留有线索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所作《桃花源记》中描绘的景象——那里有广袤的田野与整齐的房屋,有良田,有桑竹,人民安居乐业,十分快活。自那以后,文中的刘子骥找不到桃花源,后世也再无人找到这里。那么桃花源究竟是一个什么地方呢?它真的存在吗?

桃花源究竟是真是假?为什么古籍中还留有线索

《桃花源记》写作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迭,战乱不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而大家都向往着能有一个如桃花源一般的地方,躲避世事,安稳度日。

桃花源究竟是真是假?为什么古籍中还留有线索

六朝时期常有战乱

事实上,在西晋时期,确实有一种建筑,可以“圈地自保”。这就是“坞堡”。坞堡,也称作“坞壁”,是一种民间防卫性建筑,大约形成 年间,当时北方饥荒,社会动荡不安。富豪之家为求自保,纷纷构筑坞堡营壁。东汉建立后,光武帝曾下令摧毁坞堡,但无法禁绝。黄巾之乱后,坞堡驻有大批的部曲和家兵,成为官吏宾客的避风港。

这样的建筑如同围城,筑有高墙,仿佛一个城堡。

桃花源究竟是真是假?为什么古籍中还留有线索

图为坞堡

西晋时期发展起来的坞堡,还可以经济自给自足,还可作为防御夷狄的军事屏障。所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虽然说有着一定的寓意,但似乎也可作为西晋时期坞堡的真实写照。桃花源中人们的祖先,“先世所避秦”应当为苻坚所建立的前秦,不是秦朝。这一事实加以文学润色,便是我们所痴迷百年而不得的“桃花源”。

桃花源究竟是真是假?为什么古籍中还留有线索

图为坞堡

在《水经注》中也有记载:“《述征记》曰‘全节,地名也。其西名桃源,古之桃林,周武王克殷休牛之地也。’《西征赋》曰:‘咸征名于桃源者也。’《晋太康记》曰:‘桃林在阌乡南谷中’”。

桃花源究竟是真是假?为什么古籍中还留有线索

图为《水经注》书影

这一段的意思就是,在《述征记》中记载了,全节这个地方西边叫做“桃源”,是古代的桃林,也就是周武王打败商朝,休战的地方。这里记录的地点,在《元和郡县图志》中也都能找到。

从时间上来看,《资治通鉴》中也确实记载了刘裕一行人在义熙十三年四月到达洛阳,派戴延之等人溯洛水,至檀山坞而返,就是《桃花源记》所记载的时间。

因而《桃花源记》是西晋末年的真实写照,但经过文学加工,加入了刘子骥入衡山采药的故事,反映出的确实是陶渊明忧国忧民,希望百姓安居乐业的思想感情。

参考文献: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桃花源究竟是真是假?为什么古籍中还留有线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