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文當有冷靜的修養,朱光潛先生談冷靜

朱光潛先生在《談冷靜》中,從德國哲學家尼采對人的精神劃分說起,談到文藝創作和人的性格,再說到人應該培養自己冷靜處事的風度與修養。

文中提及文藝創作,應當有冷靜為文的功夫,我想《談冷靜》一文所呈現的美感,正是驗證了朱光潛先生所主張冷靜回味而後有文章觀點的正確性,他必是冷靜為文的力行者。

於此,忽然頗有感悟,朱光潛先生對作文的看法,很值得細細品位一番,且整理思緒,細細道來。

一、“阿波羅”和“狄俄尼索斯”

人的兩種精神

行文當有冷靜的修養,朱光潛先生談冷靜

朱光潛先生開篇便讓人印象深刻,他說尼采把人的精神分為兩種,一為太陽神阿波羅的精神,是冷靜觀察的旁觀者角色。另一為酒神狄俄尼索斯,是縱飲狂歌的角色。並說按尼采的看法,富於酒神精神的古希臘人,因能深切體驗生活的痛苦,所以內心最為悲苦,而冷靜旁觀的太陽神精神,使他們從人生的種種苦難中抽離出一種意象,誕生了古希臘的悲劇藝術。

酒神的精神熱烈,難免無法自控;太陽神的精神注重觀察和思考,但顯得冷酷無情。

文藝的兩種風格

朱光潛先生接著對人的兩種精神進行投影,單就文藝方面來談,酒神的精神就變幻為“浪漫主義”,指代熱烈、想象豐富、情感至深。而太陽神的精神則象徵著“古典主義”,意為冷靜、含蓄、全體必須和諧完美。

朱光潛先生說:“‘浪漫的’都多少帶著些稚氣,而‘古典的’則是成熟的境界”。並說自己年輕時曾經熱愛過“浪漫的”文藝與性格,而現在逐漸發現“古典的”可愛。

文藝創作的“感受”與“回味”

行文當有冷靜的修養,朱光潛先生談冷靜

朱光潛先生用“感受”與“回味”來比創作的兩個要素。

”感受“指主觀、熱烈的情緒體驗,這是人人都具備的能力,但光有強烈的情感波動,未必有能力來表現。這表現指的是創作。

要將體驗凝練成可以展現的作品,朱光潛先生稱之為“回味”,”回味“是冷靜的、客觀的,他舉英國詩人華茲華斯說的“詩起於沉靜中所回味得來的情緒”,進而闡明文藝是在得來的“粗糙情感之上加以冷靜的回味、思索、安排,才能豁然貫通,見出形式。語言與情思都必經過洗刷煉裁,才能恰到好處。”

感受是酒神精神的表現,回味則是太陽神精神的表現。

二、朱光潛先生的“酒神”與“太陽神”

年輕時熱愛的“浪漫”

朱光潛先生在文章中說:“我的青年期過去了,現在快走完中年的階段”。

正如上文所說,朱光潛先生說年輕時曾“熱烈愛好過‘浪漫的’文藝與性格”,我們不妨猜測他年輕時的行文風格,想必一定是經歷過熱情洋溢,感情熱烈的階段,換句話來說,當“感受”強烈時,一氣呵成寫就文章,這樣的創作熱情,是朱光潛先生曾經愛好過的,甚至應當是推崇過的。

行文當有冷靜的修養,朱光潛先生談冷靜

這便是“酒神”的精神,是全情投入生活的熱情與灑脫,不禁令人想起詩仙“李白”,恣情豪放之性格,斗酒百篇的文采,從某種意義上說,酒神代表了一種天賦,極言之便是“天才”。

發現可愛的“古典”

朱光潛先生寫《論冷靜》時,自稱已快走過中年,而開始發現“古典”更可愛。他定義“古典的”作風特點在冷靜、有節制、有含蓄,是一種和諧完美。

這時的朱光潛先生,對文章美的理解發生了變化,從側重熱烈感情的表達,轉變成了一種含蓄和結構的追求。如他所說,只有通過冷靜的思索和回味之後,恰如其分地用完美的結構來安放洗煉之後的語言和感情,才能生成一種和諧的秩序美。

與其說這是從酒神精神的體現,改變為太陽神的精神,不如說這是一種昇華,通過冷卻熱烈的情緒,提煉出後面的思想;從具體的表面想象中,抽象出一種意象。將酒神對生活的真誠熱情,昇華成另一種美,也許不像“浪漫”那樣具有強烈的感染力,但“古典”使文章擁有了一種抵抗時間的能力,是可以一讀再讀而回味無窮的。

行文當有冷靜的修養,朱光潛先生談冷靜

因此,冷靜為文與其說是一種方法,倒不如說是一種文藝創作的格局,是朱光潛先生文學創作實踐的心得,好比武俠小說中說的更高一層的境界,手中無劍而心中有劍。

三、我們的“酒神”與“太陽神”

事物的發展,是有內在的規律的。朱光潛先生經歷了熱愛“浪漫”,而認識到“古典”可愛的階段。當他告訴我們冷靜為文的重要性後,並不代表我們就能夠跨越過“酒神”,按圖索驥地直接走入“太陽神”的階段。

感受生活,用酒神精神獲得素材

文藝創作的材料取至於生活,人人都在生活,但並非人人都在創作,這其中的區別,除了是否有創作的意願外,更關鍵地是在於是否用“酒神”的精神去投入生活,只有熱愛生活的人,才會得到生活饋贈的豐富情感,只有對生活有真切感悟的人,才能獲得創作的原始材料。

行文當有冷靜的修養,朱光潛先生談冷靜

“感受”是輸入,沒有材料,也就沒有“回味”的對象,談不上有所創作。沒有浪漫的精神,生活就只會呈現出單調、苦澀的一面,它的另一面需要我們用心去感受,“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若只是冷眼旁觀,何來文章的源頭活水呢?

回味人生,以太陽神精神凝練文章

朱光潛先生說:“許多人在興高采烈時完成一個作品,便自矜為絕作,過些時候自己再看一遍,就不免發現許多毛病。羅馬批評家賀拉斯勸人在完成作品之後,放下幾年才發表,也是有見於文藝創作與修改,須要冷靜,過於信任一時熱烈興頭是最易誤事的。”

可見,冷靜的修改是最有利於糾正文章中的謬誤的,成熟的作品,也應當如曹雪芹寫《紅樓夢》一般,批閱十載,增刪五次方能流傳後世。

行文當有冷靜的修養,朱光潛先生談冷靜

冷靜為文,體現了以治學之精神嚴肅對待創作的態度。如能在我們的創作中默默遵循,持之以恆,則必有裨益,終有所成。

四、寫在最後

若以下棋比喻行文,朱光潛先生以兩種精神開局,實在是在下一盤大棋,在談完冷靜對成熟作品的重要性後,他接著談到了為人的性格與修養,強調只有擁有冷靜“雅量”的人才能擔當大事,最後以人生的自省、自察收篇結局。

我們常常說“文如其人”,就是說文章大體也能看出一個人的性格,如此看來,創作時注重冷靜的“古典”風格,何止是有益於提高寫作能力,更是在提升修養品格。

參考:《談冷靜》朱光潛 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