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教育被激活,老師爭搶上一線,國家這招行不行,令人期待

本文由“教育盤點-知否”原創

近幾年,鄉村一線教師教齡滿三十年可自然晉升高級職稱的消息廣泛傳播,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讓那些一直紮根農村的教師看到一些希望,政策落地也只是時間問題。

鄉村教育被激活,老師爭搶上一線,國家這招行不行,令人期待

現如今,正式的實施細則還是沒有看到,但這項政策的出臺還是給鄉村教師晉升高級職稱帶來了溫暖和期待。

這項政策的初衷也無異於是給鄉村教師變相加薪,也是對紮根農村教育付出這麼多年的老教師發放的一項福利。更是對年輕教師的一種鞭策和鼓勵,讓他們更好的服務於鄉村教育。

鄉村教育被激活,老師爭搶上一線,國家這招行不行,令人期待

對於臨近退休的老教師來說,以前晉升高級職稱想都不敢想,如今希望即將變為現實,他們的內心還是無比激動;黨和國家對鄉村教師的這種關愛也讓他們倍感欣慰。

但是,鄉村教育的現狀也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思考和關注。這些年,鄉村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一直不高,實際問題也值得深思。

1、避重就輕,脫離一線

以前,高級職稱晉升難,很多教師晉升到中級職稱後,覺得晉升高級職稱希望渺茫,他們的工作就出現了倦怠感,這種倦怠直接導致工作熱情不高,責任心缺失,不想承擔繁重的工作。

一線教師壓力也很大,不僅備課、上課、批改作業,還要參加各類教育教學活動,準備各項檢查,迎接各種評估。

鄉村教育被激活,老師爭搶上一線,國家這招行不行,令人期待

作為班主任,就是學校的排頭兵,工作量極大,其中的辛苦更是無法言表,會比教師多,事比教師多,麻煩也比教師多;他們不僅要承擔正常的授課任務,還要負責班級事務的處理,落實學校部署的各式各樣的工作;學生不好管那也是達成共識的,管理方法不當還可能惹禍上身,況且,工資待遇也不增加,班任補貼寥寥無幾。這樣,與自己的工作強度形成較大反差。

這些情況,作為教師都心知肚明,所以,就出現多數教師避重就輕,脫離一線。

2、年齡偏大,疾病纏身

人到了一定年紀,身體各個器官老化,有些疾病也接踵而至;教師老齡化加劇,戰鬥力削弱,讓一些教師也不得不離開一線,他們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往往會向學校提出申請,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針對這種情況,學校在工作分工時也都給予照顧。也有人帶病仍然堅守在一線。

鄉村教育被激活,老師爭搶上一線,國家這招行不行,令人期待

但也湧現出一些教師”渾水摸魚“,他們自知身體只是出現一些小毛病,完全有能力去承擔一線教育教學工作,但考慮到一線工作任務繁重,工資待遇也沒有增加,幹多幹少都一樣,他們就以身體不適,有病為由不承擔一線工作。

年齡偏大問題,在當前教師隊伍中還是比較突出的,當年畢業分配的中師生基本上都年過四十,而那些民轉工教師正處於五十多歲,這一群體也特別龐大,距離退休已經沒有幾年的時間,這些人現在在一線工作也不是很多。基本都退居二線靜養等待退休。

3、教師流失,編多崗缺

從教師編制上看,鄉村教育還是夠用的,只是缺少真正幹活承擔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師,造成這一原因主要有這兩種情況:

鄉村教育被激活,老師爭搶上一線,國家這招行不行,令人期待

(1)教師進城,有一部分中青年骨幹教師不甘於農村的落寞和平庸,沉不下心來在農村工作,他們一直都在尋找脫離農村進城工作的機會,隨著城裡師資不足加劇,他們進城的機會也增加了許多,近些年,明顯看到農村中青年教師被城裡學校抽空。

(2)在編不在崗,在合村並校之際,有些教師被留在村裡看護學校,但實際上就是一種變向的在編不在崗,導致,大量教師資源流失,發揮不了實際的教育教學功效。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歷史遺留問題,也導致一些教師不在崗。

以上這些是鄉村教育的頑疾 ,這些頑疾的存在,鄉村教育就像一潭死水,無法迸發出勃勃生機,也就制約著鄉村教育未來發展的步伐,不能擺脫鄉村教育面臨的困境。

國家出臺鄉村一線教師工作滿三十年自然晉升高級教師政策引起教師熱議,鄉村教師看到這一消息,略顯疲憊的精神也為之一振,他們磨拳擦掌紛紛請戰,要到一線貢獻力量,這也不乏讓我們看到”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這一政策如果真正實施會出現什麼樣的效果,國家會以什麼樣的形式推進農村教師職稱改革,教師工作熱情能持續多久,鄉村教育是否真的能讓人看到希望和轉機,國家這招到底行不行,這一系列問題都有待於時間去考證。
鄉村教育被激活,老師爭搶上一線,國家這招行不行,令人期待

我們不妨先進行分析討論一下:

鄉村一線教師如何去認定

現在,國家這項政策一出,鄉村教師的工作熱情上來了,很多人申請要到一線工作,為的就是一線教師的崗位能給他們帶來晉升高級教師的機會,這也是人之常情,正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鄉村教育被激活,老師爭搶上一線,國家這招行不行,令人期待

那麼,這一線教師工作是臨時抱佛腳就能換得晉升高級教師嗎?我看未必,鄉村一線教師應該是自參加工作以來在一線工作年限的累積,但這之前久遠的一線工作年限如何去計算,這又是一個難題,稍有不甚,就容易激化矛盾。

如果多年沒有在教育教學一線的教師到退休也達不到30年一線工作年限,他們還會有上一線工作的熱情嗎?我想一定不會。

因此,如果認定方案下來,也許會給一些教師潑一盆冷水,這也是以前自找輕閒所致。

如果符合一線教師條件的教師晉升上高級教師,他們還會一如既往努力工作嗎

以前,這個問題就已經出現了,最近這幾年在高級職稱向鄉村傾斜,名額增加,給一些教師帶來了一些晉升的機會,也確實看到有些鄉村教師已經晉升成功,但隨之而來的是,有一些高級教師找各種藉口離開一線,只等退休。

如此看來,如果國家對教齡滿三十年的一線鄉村教師自然晉升完成的話,也會有一批教師脫離一線,不在承擔一線教學工作任務。不會一如既往的努力工作。

鄉村教育被激活,老師爭搶上一線,國家這招行不行,令人期待

顯然,這一政策的背後也將面臨眾多問題,如果不很好研究解決,到頭來,只是國家掏了錢,但工作上確收效甚微。

因此,我們看到,一項政策的出臺和落實,想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很重要,假如,高級教師不在是終身制,只是在其位掙其錢,那麼,教師的工作潛力也就會不斷被挖掘,教師工作熱情也就會持續被點燃。接下來,國家的這招如何落地,能不能真正激活鄉村教育,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