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文皓月」|色彩的魂魄

邱月 / 文

光與色彩是美麗世界最不能缺少的因素:六月大森林枝椏間落下的斑斑駁駁,四月牡丹花圃成片花朵上的醺醺然,耄耋老人臉上洋溢的幸福感,丁香月光下的幽然綻放……都分分鐘離不開光與色的照拂。所以,我將蔣勳先生對莫奈作品的評語“色彩的魂魄”用於此文標題。

自然界的光是偉大的,離了陽光人類將無法生存。繪畫的光一般指能引起人視覺的電磁波,即所謂“可見光”。繪畫者應敬畏這種抓不到、看不見的電磁波。也正是它的存在,造成物體對光反射量與吸收量的差別,從而帶給我們眼睛千差萬別的顏色感受。

再厲害的眼睛也不能識別所有色彩,在這一點上,人眼永遠也追趕不上照相機。

當光學技術應用於照相機後,攝影技術直接導致歐洲繪畫從寫實繪畫走向了另一種形式, 從而打開了現代繪畫的大門。拍照成像技術雖可準確反映拍攝物體的形狀、顏色以及狀態,可再逼真的照片也趕不上留存於腦中的印象與感動。對於一個景象,所有成像技術會獲得大致相同的照片,而10 0個藝術家會有100件作品,所以,攝影最終還是代替不了繪畫。

再說,藝術家只起到照相機的作用豈不是浪費!他的能力在於將頭腦中保留景緻的初次感受進行二次創作,他除了反映美,還要對美進行提煉。藝術家最有價值的部分是個人意識。他會有意識地通過“所看”表達“所想”,在顏色處理上也必會出現各種有傾向的表達。

研究色彩的鼻祖——印象派,畫的也不是真實世界的色彩,就像透納在19世紀50年代就畫出《雨•蒸汽•速度》這樣的作品,把疾馳火車頭噴出的蒸汽和倫敦雨霧交錯成畫面上一片抽象的光。這絕對是種感覺, 他要抓住的也是光帶給他的感受。

「淑文皓月」|色彩的魂魄

透納 《雨•蒸汽•速度》

色彩從根本上說是光的一種表現形式,源頭的光和最終的像是起因和結果。點彩派是最符合色彩學理論的,那些顏色的點狀存在,非常類似於噴墨打印機,經過大腦的過濾、篩選、重組、取捨等程序呈現出來。

不同藝術家看到的東西以及所持的情感都不同,最終會形成藝術家個人顏色體系和語言。莫奈的雪後《乾草垛》,用細碎的筆觸把冷暖顏色混雜起來,他眼中浮現的是雪夜過後的清晨, 乾草垛影子裡都是未化的殘雪。這不禁使人想起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四個爽利灑脫的美字。

「淑文皓月」|色彩的魂魄

莫奈 《乾草垛》

兩種相隔甚遠的藝術可以在腦海裡由雪後的心理及想象達成一致。

西方藝術經過工業革命的洗禮後更加重視科學的學習法。1704年,牛頓發現了光學原理。1874 年,印象派擁有了色彩這門學科。此後,印象派畫家經過數代人研究、推進,形成了最科學、先進的色彩學理論。

有趣的是,印象派的色彩理論更近於東方哲學。莫奈的《四季睡蓮》畫的都是水中倒影,交錯迷離,雲影來去,花都浮在雲朵上,真實與虛幻重疊錯雜,彷彿夢中現實,又像是現實處處如夢似幻。

與印象派色彩意境不謀而合的,恰恰是最無色彩的水墨。不同深淺、乾溼、滲透形成的墨痕,構成對萬千色彩的無盡想象,達到意識上的天馬行空。中國水墨是對顏色的提煉,更是顏色認識上的昇華。

中國人很早就懂得隨類附彩。謝赫六法將“氣韻”放在六法之首,“附彩”居於次次,可謂古今通理,中外同理。道家老子“五音令人耳聾,五色令人目肓”“大道至簡”“大色無色”等哲學思辯,也是水墨畫側重黑白表現的重要根據。“以墨當彩” 一直伴隨著中國哲學的玄思及禪學而發展,漸漸形成了獨立的藝術審美體系。所以,無論是西洋印象派,抑或是中國傳統的水墨,都是對世界的最好詮釋,對色彩的高度認知。

這個世界不缺少技能,缺少的是獲取技能的方法。我認為,一件好的作品應融合西方、東方兩個世界藝術的優長,需要哪種藝術手段,便用哪種藝術手段去表達,我們可以科學地使用色彩體系,也可以去暢想東方的神秘世界。

「淑文皓月」|色彩的魂魄

淑文皓月《富貴吉祥》 80×180釐米

《富貴吉祥》是一張研究型的作品,其真實的色彩世界, 如此豐富、和諧且不豔俗,源於我們使用印象派的色彩,去捕捉它的花氣、香氛、聲音,使得無論多麼突出靚麗的一枝都籠罩在一片芬芳的氛圍之中。

對色彩的撲捉要從光、物體反射、眼睛與腦的共同作用入手。光的特性決定了不同物體呈現出來的色彩的不確定性,這才是我今天要說的我們工筆畫色彩的核心知識—— 要讓色彩流動起來才是大腦對色彩的感受。

一塊色彩的確定要經過固有色、外部光源、周圍光源、周圍物體反射、背景冷暖、陰天還是晴天、密集還是稀疏、有無空氣流動等諸多細節的考慮,才能下筆。這樣,藝術家才能表達出活的色彩。

在一個藝術家的眼中,陽光從空中撒下,被成千上萬物體分解成吸收部分與反射部分,億萬種不同的個體偶爾相遇、依存在一起,然後又分開。那些餘暉轉瞬即逝,把握不住,卻可以形成深刻的、讓人難以忘懷的記憶。這些光在大腦裡演化成千變萬化的色彩。所以,畫空不畫實, 畫花而非花,或婀娜多姿,或迎風搖曳,無論是交錯迷離、溫暖溼潤抑或是回眸流轉,哪怕是愁雲慘淡,也極有回味。

一個好的藝術家會發現常人發現不了的色彩,並把這種色彩變成美的繪畫語言。

一個好的色彩學習者也不能停留在只能理解物體的固有色、光源色、環境色,更重要的是對色彩準確、細膩的使用,能保留在情緒發生的瞬間,畫出魂魄。

「淑文皓月」|色彩的魂魄

邱月

邱月,畢業於大連輕工學院服裝設計系,酷愛新工筆繪畫,繼承家學,在目前紀淑文指導下, 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省市級畫展並獲獎,2011獲得全國工筆畫大展特等獎,2016年結業於北京大學國學高研班,目前就讀於中央美院首屆宗教繪畫高研班。現為全國工筆畫學會會員,美國肖像畫協會會員,北京中國畫研究會會員,遼寧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 當代藝盟堅持以“傳播經典藝術,締造文化中國”為宗旨,以專業的學術態度和開放的文化胸懷,通過網絡視頻直播、圖文報道、藝術品拍賣、名家展覽、名師講堂、展覽活動整合文化藝術資源,推薦當代知名書畫家,全方位展現當代藝術界的多彩風華。
  • 微信聯繫:47883046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