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前後,殘疾人9大福利政策進展情況彙總


2020前後,殘疾人9大福利政策進展情況彙總


我國已經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沒有殘疾人的小康,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全面小康。要採取特殊的扶持措施,保障和改善殘疾人民生,加快推進殘疾人小康進程。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殘疾人是一個特殊困難群體,需要格外關心、格外關注。殘疾人既是全面小康社會的受益者,也是重要的參與者和建設者。沒有殘疾人的小康,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全面小康。“十三五”時期,必須補上殘疾人事業的短板,加快推進殘疾人小康進程,儘快縮小殘疾人狀況與社會平均水平的差距,讓殘疾人和全國人民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2016年《“十三五”加快殘疾人小康進程規劃綱要》正式出臺,今年是五年規劃中期評估的階段節點,在正式中期評估報告沒有出臺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在《“十三五”加快殘疾人小康進程規劃綱要》中“殘疾人民生兜底保障重點政策”的進展情況。

小康目標

到2020年,殘疾人權益保障制度基本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殘疾人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殘疾人社會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提高,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果。

農村貧困殘疾人實現脫貧,力爭城鄉殘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比社會平均水平更快一些,殘疾人普遍享有基本住房、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基本康復,生活有保障,居家有照料,出行更便利。

殘疾人平等權益得到更好保障,受教育水平明顯提高,就業更加充分,文化體育生活更加豐富活躍,自身素質和能力不斷增強,社會參與更加廣泛深入。

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基礎條件明顯改善,服務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基層殘疾人綜合服務能力顯著增強,形成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的良好社會環境

1.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將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家庭及時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範圍。生活困難、靠家庭供養且無法單獨立戶的成年無業重度殘疾人,經個人申請,可按照單人戶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範圍。


進展情況:

目前已有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對“成年無業重度殘疾人單獨立戶”做出相關規定。中國殘聯表示,2018落實成年無業重度殘疾人以單人戶納入最低生活保障政策。

2.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制度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


為低保家庭中的殘疾人提供生活補貼,有條件的地方可逐步擴大到低收入殘疾人及其他困難殘疾人。為一級、二級且需要長期照護的各類重度殘疾人提供護理補貼,有條件的地方可擴大到非重度智力、精神殘疾人或其他殘疾人。


進展情況:

10多個省份對生活補貼申請範圍進行拓展,覆蓋到無固定收入、低保邊緣戶、低收入家庭、重殘無業、一戶多殘、老殘一體等七類人群。

護理補貼部分地區已經覆蓋到非重度智力、精神殘疾人

3.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


逐步實現0—6歲視力、聽力、言語、智力、肢體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免費得到手術、輔助器具適配和康復訓練等服務。


進展情況:

2018年,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關於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意見》,意見規定了救助對象範圍為符合條件的0至6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包括三類: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的殘疾兒童和兒童福利機構收留撫養的殘疾兒童;殘疾孤兒、納入特困人員供養範圍的殘疾兒童;其他經濟困難家庭的殘疾兒童。

4.殘疾人基本型輔助器具補貼


有條件的地方對殘疾人適配基本型輔助器具給予補貼。


進展情況:

北京、上海、山東、福建等多地出臺相關政策,對殘疾人購買輔具進行補貼

5.貧困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補貼


有條件的地方對貧困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給予補貼。


進展情況:

2017年7月中國殘聯發佈《關於做好貧困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工作的通知》。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無障礙建設指南》和中國殘聯的有關要求,圍繞通過無障礙改造讓殘疾人實現行得通、出得去、能入廁、洗上澡、曬得上陽光的目標,確定改造內容。此外除了重度殘疾人,有改造需要的非重度殘疾人也可進行相關改造項目的申請。

改造項目:

下肢殘疾人:地面平整硬化、臺階改坡道或設置輪椅斜坡板,樓梯、過道加設扶手;灶臺、廚櫃、水池等低位改造,方便坐輪椅者使用;戶門加寬,剔除門檻,加設扶手、門把手、低位窺視鏡等便於輪椅通行;蹲便器改座便器、安裝衛生間熱水器、扶手或抓杆(洗手池扶手、座便器扶手、淋浴扶手)、浴凳及改善殘疾人家居條件的其他設施(防盜窗、升降衣架、洗手盆)等。

智力、精神殘疾人:安裝衛生間熱水器。

視力殘疾人:鋪設盲道、安裝語音門鈴、灶臺安裝煤氣洩漏報警裝置。

聽力殘疾人:閃光門鈴。

在上述基本改造內容的基礎上,可結合殘疾人家庭實際情況,進一步豐富完善改造內容。

6.困難殘疾人社會保險個人繳費資助


對符合條件的貧困和重度殘疾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個人繳費予以資助。


進展情況:

當前,實行殘疾人保險繳費代繳補貼政策,是目前各地通行的做法。補貼主要方式有兩種:一是政府直接補貼給殘疾人;二是對僱傭殘疾人的企業給予補貼。從補貼的發放對象上看,其一,對困難、重度或中度以上的殘疾人給予最低繳費標準的全額補貼;其二,對自主創業、個體和靈活就業殘疾人給予一定比例的繳費補貼。

7.重度殘疾人醫療報銷制度


積極做好符合條件的重度殘疾人醫療救助工作,鼓勵地方探索提高重度殘疾人大病保障水平,完善殘疾人醫保結算、救助流程。


進展情況:

2016年國家衛生計生委等五部委《進一步做好重度殘疾人醫療服務及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按照《關於將部分醫療康復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障範圍的通知》、《關於全面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的意見》等系列文件精神,積極配合人力資源、民政、財政等部門,指導轄區內各醫療機構認真做好重度殘疾人醫療康復、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異地就醫結算等相關工作,為全市重度殘疾人患者提供便利。

8.盲人、聾人特定信息消費支持


對盲人、聾人有線(數字)電視費用、寬帶和手機上網流量費用等給予優惠照顧。


進展情況:

2017年12月20日,中國殘聯、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發表《關於支持視力、聽力、言語殘疾人信息消費的指導意見》

。武漢市已在全市範圍內針對重度殘疾的聾啞人給予了每月30元的通信補貼費用。三大通訊運營商制定出手機流量特惠愛心套餐後,將給武漢全市27000餘名聾啞和盲人帶來使用手機互聯網的方便和實惠,助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2018年視力、聽力、言語殘疾人通訊補貼有望實現全覆蓋。

9.陽光家園計劃


支持日間照料機構和專業託養服務機構為100萬人次就業年齡段智力、精神、重度肢體殘疾人提供護理照料、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訓練、職業康復、勞動技能培訓、輔助性就業等服務。


進展情況:

2017年11月22日,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和財政部在京正式啟動實施“陽光家園計劃”――智力、精神和重度殘疾人託養服務項目。從2009年至2011年,中央財政每年安排2億元,共6億元專項資金,用於補助各地開展就業年齡段智力、精神和重度殘疾人託養服務工作。符合規定條件的智力、精神和重度殘疾人託養服務機構,居家照料智力、精神和重度殘疾人的家庭,履行相應的申請審批程序後可獲得資助。為確保達到預期效果,“陽光家園計劃”對資助範圍和標準、申請資助的條件和程序等均作出了明確規定。

各地也在積極開展“陽光家園計劃”

2020前後,殘疾人9大福利政策進展情況彙總


以上是小編對政策進展情況的簡單梳理,由於時間關係,梳理可能不足,歡迎殘友們留言補充。

殘疾人小康發展關乎每一個殘疾人,希望各地重視殘疾人小康建設,補全“短板”,健全殘疾人保障政策,保障和改善殘疾人民生,讓8500萬殘疾人共享小康,讓殘疾人的生活更加殷實、更有尊嚴!

殘友們也讓我們一起為了更好的生活去堅持,去努力,去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