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到底有多險惡-小說《惡意》有感

惡從很早便存在於此了。

荀子在《性惡篇》裡提出了“好惡、喜怒、哀樂,夫是之謂天情”。即為食色喜怒都是人的先天性請,是人情之所不能免的。人性之惡,與生俱來。佛家所說的業障,道家所說的邪魔歪道,其實都是人性之惡所體現出來的。

不久前拜讀過東野圭吾的惡意,根據作家一步步的引導,讓讀者逐漸領略人的惡究竟有多深,並且是多麼沒有來由。書中的殺人兇手野野口修將昔日的同窗日高邦彥殺害,並偽造成他殺的模樣,而最後的緣由卻只是“我看他不爽”。簡單,明瞭。

人性到底有多險惡-小說《惡意》有感

書中日高其實是一直幫助野野口的人,從野野口搬到這個小鎮上做他的玩伴,再到將其作品推薦給一些編輯,將他帶到作者的道路,日高邦彥無不將野野口當做一個朋友。但根據書中的描寫上來看,野野口從未領他這個情。兒時陪伴被他認為是日高的自作多情,中學被霸凌認為是這個鄉下的過錯。日高的成名和引薦被野野口嫉妒,憎恨。他所做的一切都讓野野口不爽,哪怕他將日高殺死之後,也要做出一種日高剽竊了他作品的樣子,為了將日高踩在腳下,不惜做出一系列匪夷所思卻又精心謀劃的事件。

而從其他媒介中也可以觀察到惡的綻放

就像無主之地2裡的帥傑克,他瘋狂,殘忍,為了成為受人敬仰的人,為了研究潘多拉星球的秘密,不惜殺害上司,敲詐勒索董事會;不惜禁錮自己的女兒“天使”,將其作為實驗材料,最終發現了E元素、秘藏和魔女之間的關係。如果說野野口的惡是對同窗好友嫉妒之惡,那麼傑克的惡則是對成功無盡的渴望和對於喪妻之痛的無處釋放。

人性到底有多險惡-小說《惡意》有感

零星的惡不會誘發什麼,但積攢下來無處釋放的惡卻足以毀掉一個人的整個人生

在《層層恐懼》(Layers of Fear)的劇情裡,玩家可以跟隨遊戲的引導領略一個瘋狂的畫家是如何墜入人性深處,無法自拔的。因為一場意外毀掉了畫家的家庭,他的妻子在大火中嚴重燒傷無法自理,隨著雙方爭吵的加劇,畫家的精神逐漸分裂,將妻子和屋子幻化成了鬼怪和廢墟。而他的畫家事業也隨著精神的不穩定而一蹶不振(畫家不是越瘋狂,表現力越強麼?)終日飲酒度日,最終不堪忍受丈夫的冷暴力而自殺。從此開始,人性之惡便直白的顯示了出來。妻子自殺之後,不論是懊悔還是羞愧,都導致男主的病更加嚴重了,而這種癔症使他做了一個駭人聽聞的決定,他決定製造一副獨一無二的畫作,用來“流芳百世”。

人性到底有多險惡-小說《惡意》有感

他用亡妻的皮做畫布(我也不懂為什麼沒去安葬),用亡妻的血做顏料,用她的骨頭磨成粉做底漆,將女兒的頭髮剪下來作為畫筆,將亡妻的手指頭剁下來給畫作潤色,而為了有人欣賞這副畫作的創作過程,他將亡妻的眼球挖了出來作為惟一的見證者。這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操作,除了展示他的瘋狂外,也讓他被自己的思想禁錮。他創造出了一幅又一副亡妻的畫像,卻在最後怎麼也無法描繪她的臉,不論畫出怎麼的容貌,幾秒之後都會化作被燒的面目全非的面容,週而復始,陷入了無限的循環之中,而每一層都是人性崩塌後的體現。

人性到底有多險惡-小說《惡意》有感

我一直認為二元法是非常有意義的。所謂非黑即白,不用去深究他的成因,不用過多探討灰色地帶,只探尋在某個時間點事件的性質。人性之惡之中也必將會出現人性之善,如何通過善意去化解惡意,這可能要單開一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