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價格管制,是一錘定音,還是細水長流

價格管制的不可取已經說了很多,那麼從價格管制到放開價格,也就是解除價格管制,是一錘定音,還是細水長流,從長計議呢?

解除價格管制,是一錘定音,還是細水長流

先看看德國的例子,經過二戰的洗禮,戰爭帶走了希特勒的野心,留下了一窮二白的土地。物資匱乏,通貨膨脹是必不可少的。而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政府自然而然會擔心物資匱乏導致物以稀為貴,人們囤積居奇的心理,使得物資更加匱乏,因此就啟動了價格管制。價格管制,應用我們前面的知識點,必然導致短缺,人們不得已去採用其他方式來獲取物品。貨幣在增加,人們幸福指數在下降,生活的希望之火僅剩微光。

解除價格管制,是一錘定音,還是細水長流

危難之際,德國財政部長艾哈德走馬上任,啟用新貨幣,控制貨幣的印刷量,使得德國馬克堅挺,而後解除價格管制,人們不再囤積,交易開始了,供應開始了,德國的發展也在滾滾向前。

同樣,我們在80年代以前實行計劃經濟,糧票,布票、肉票種種,價格管制限制我們發展的腳步。終於,在1988年我們第一次試水解除價格管制,結果也是我們看到的,一夜之間,不僅僅是被單、暖水瓶被搶購一空,就連火柴也被買空。價格管制的解除可能也像德國一樣在櫥窗上出現了久違的商品,但是隻是稍縱即逝,他們就進入了人們的網兜帶了回家。第一次價格闖關失敗,多年後我們逐步摸石子過河,慢慢開放市場,直到今天市場經濟的繁榮。

解除價格管制,是一錘定音,還是細水長流

為什麼德國順利過了解除價格管制的關,而我們沒有一次通過呢?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社會秩序的維持,當時的盟軍還在德國駐守,而中國是自行改革,社會秩序陷入了混亂。因此,很多時候我們都在分析經濟學理論,但是經濟學理論就能夠直接套用嗎?顯然不行。理論聯繫實際在哪裡都不會過時,我們之所以學習理論,是通過從眾多因素中先剝離出邏輯,弄清楚之後,在一步一步往裡面加入其他的因素,慢慢接近事實。而其他因素有很多,客觀的、主觀的、不同國情、不同人種的性格、不同的環境都會產生差異,而我們做的就是慢慢往經濟學思維中加入佐料,烹出指導發展的佳餚。讀薛兆豐老師的經濟學講義的41講,侵刪。每天一起學習經濟學思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