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价格管制,是一锤定音,还是细水长流

价格管制的不可取已经说了很多,那么从价格管制到放开价格,也就是解除价格管制,是一锤定音,还是细水长流,从长计议呢?

解除价格管制,是一锤定音,还是细水长流

先看看德国的例子,经过二战的洗礼,战争带走了希特勒的野心,留下了一穷二白的土地。物资匮乏,通货膨胀是必不可少的。而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政府自然而然会担心物资匮乏导致物以稀为贵,人们囤积居奇的心理,使得物资更加匮乏,因此就启动了价格管制。价格管制,应用我们前面的知识点,必然导致短缺,人们不得已去采用其他方式来获取物品。货币在增加,人们幸福指数在下降,生活的希望之火仅剩微光。

解除价格管制,是一锤定音,还是细水长流

危难之际,德国财政部长艾哈德走马上任,启用新货币,控制货币的印刷量,使得德国马克坚挺,而后解除价格管制,人们不再囤积,交易开始了,供应开始了,德国的发展也在滚滚向前。

同样,我们在80年代以前实行计划经济,粮票,布票、肉票种种,价格管制限制我们发展的脚步。终于,在1988年我们第一次试水解除价格管制,结果也是我们看到的,一夜之间,不仅仅是被单、暖水瓶被抢购一空,就连火柴也被买空。价格管制的解除可能也像德国一样在橱窗上出现了久违的商品,但是只是稍纵即逝,他们就进入了人们的网兜带了回家。第一次价格闯关失败,多年后我们逐步摸石子过河,慢慢开放市场,直到今天市场经济的繁荣。

解除价格管制,是一锤定音,还是细水长流

为什么德国顺利过了解除价格管制的关,而我们没有一次通过呢?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社会秩序的维持,当时的盟军还在德国驻守,而中国是自行改革,社会秩序陷入了混乱。因此,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分析经济学理论,但是经济学理论就能够直接套用吗?显然不行。理论联系实际在哪里都不会过时,我们之所以学习理论,是通过从众多因素中先剥离出逻辑,弄清楚之后,在一步一步往里面加入其他的因素,慢慢接近事实。而其他因素有很多,客观的、主观的、不同国情、不同人种的性格、不同的环境都会产生差异,而我们做的就是慢慢往经济学思维中加入佐料,烹出指导发展的佳肴。读薛兆丰老师的经济学讲义的41讲,侵删。每天一起学习经济学思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