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傻傻分不清伏爾泰、托爾斯泰和泰戈爾嗎?

小夥伴們還在對伏爾泰、托爾斯泰和泰戈爾分不清嗎?下面一起了解一下吧!


還在傻傻分不清伏爾泰、托爾斯泰和泰戈爾嗎?

還在傻傻分不清伏爾泰、托爾斯泰和泰戈爾嗎?

三位大師

伏爾泰

原名弗朗索瓦-馬利·阿魯埃,生於1694年11月21日,卒於1778年5月30日,享年83歲,是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代表作《哲學通信》《路易十四時代》《老實人》等。

伏爾泰是十八世紀法國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泰斗,被譽為“法蘭西思想之王”、“法蘭西最優秀的詩人”、“歐洲的良心”。

伏爾泰是啟蒙的鬥士,一生為思想和言論自由而戰,靠自己的筆過獨立的生活。他主張開明的君主政治,強調自由和平等。

伏爾泰的作品以尖刻的語言和諷刺的筆調而聞名,也因此兩次被投入巴士底獄,多次被逐出國門。他那非凡的智慧的和犀利的思想,向舊制度中一切落後醜惡的現象投出一顆顆炸彈,為新時代的到來播下一粒粒種子。他的笑聲中有一種革命性,這笑聲“遠比盧梭的哭聲破壞性更大”。

托爾斯泰

伏爾泰去世50年後

的1828年8月28日出生,1910年11月7日去世。他是19世紀中期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思想家,哲學家,代表作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

托爾斯泰出生於貴族家庭,1844年入喀山大學,1847年退學回故鄉在自己領地上作改革農奴制的嘗試。

1857年托爾斯泰出國,看到資本主義社會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滅社會罪惡的途徑,只好呼籲人們按照“永恆的宗教真理”生活。

1863~1869年托爾斯泰創作了長篇歷史小說《戰爭與和平》。

1873~1877年他經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鉅著《安娜·卡列尼娜》。 70年代末,托爾斯泰的世界觀發生鉅變,寫成《懺悔錄》,特別是1889~1899年創作的長篇小說《復活》是他長期思想、藝術探索的總結。

泰戈爾

生於1861年5月7日(比托爾斯泰年輕33歲),1941年8月7日去世,印度詩人、文學家、社會活動家、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代表作有《飛鳥集》、《眼中沙》、《四個人》、《家庭與世界》、《園丁集》、《新月集》、《最後的詩篇》、《戈拉》、《文明的危機》等。

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1941年寫作控訴英國殖民統治和相信祖國必將獲得獨立解放的遺言《文明的危機》。


還在傻傻分不清伏爾泰、托爾斯泰和泰戈爾嗎?

泰戈爾到清華訪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