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讀懂《走到人生邊上》

今天介紹的這本書叫做《走到人生邊上》,本書是楊絳先生在96歲高齡之時的著作,該書思路縝密,文筆優美,是她以豐富的人生歷練來書寫的心路歷程,充浸著人性的美感。


這裡有先生自己對於命運、人生、生死、靈與肉、鬼與神等根本問題的思考。她說,“我試圖擺脫一切成見,按照合理的規律,合乎邏輯的推理,依靠世紀生活經驗,自己思考。我要從平時不在意的地方,發現問題,解答問題;能證實的予以肯定,不能證實的存疑。這樣一步一步自問自答,看能探索多遠。”


楊絳是錢鍾書妻子,他們都是愛書之人,她在這世界上,已經整整百年。她是文學、翻譯大家,是上世紀知識分子風華年代的親歷者。她的存在,是這凡俗人間的一絲光亮。老人家九十多歲,快到生命的盡頭,仍在思考人生的意義和生命的本原,還極認真地反思自己年輕時的過錯。

3分鐘讀懂《走到人生邊上》

楊絳先生


尚是楊絳80歲壽誕時,夏衍曾為其題詞:“無官無位,活得自在,有才有識,獨鑄偉詞。”20年後,題詞人已仙去,而楊絳仍活著。


楊絳老人經歷過很多人世變故、天災人禍,但卻總能本著一份處亂不驚的樂觀心態安然渡過難關。1966年8月,楊絳、錢鍾書先後被打成“牛鬼蛇神”,1970年,夫妻雙雙被“發配”去河南息縣“五七”幹校接受改造,她甚至可以無畏而樂觀地頂著“陰陽頭”。


她堅強地面對誤解和不公,她平靜超然地接受一切。她在磨難中直麵人生,豁達樂觀的精神足以讓人仰視。伏爾泰說過:“沒有所謂的命運這個東西,一切無非考驗,懲罰或者補償。”


3分鐘讀懂《走到人生邊上》


1997年3月4日,楊絳的獨生女兒錢璦不幸病逝。女兒病逝,極度難過。更不幸的是,1998年12月19日,錢鍾書駕鶴仙去,更大的痛苦壓迫著楊絳先生。她憶往追昔,憑寄哀思,將讀書治學作為人生的最後追求,甚至生命本身。


生而為人是為了什麼?人世間最寶貴是什麼?折磨這一生會得到什麼?人究竟有沒有靈魂?


千百年來,這樣的命題長盛不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結論,但總無定論。人總說“人生有命”。是不是人的命運就是天生註定的呢?楊絳並沒有明確給出答案,但她說:“人的可貴在於人的本身”。不管算命的怎麼說,八字怎麼規定,一切都由自己選擇。即使選擇錯了又有什麼關係呢?人生本來就是一個沒有預演的現場直播。


她說,“我正站在人生的邊緣上,向後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後看,我已經活了一輩子,人生一世,為的是什麼呢?我要探索人生的價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麼都沒有了嗎?當然,我的軀體火化了,沒有了,我的靈魂呢?靈魂也沒有了嗎?”


人生貫穿著靈與肉的鬥爭,而人生的價值大致取決於靈對肉的支配。不過,這裡的“靈”,並不是靈魂。楊先生說:“我最初認為靈魂當然在靈的一面。可是仔細思考之後,很驚訝地發現,靈魂原來在肉的一面。”她把“靈魂”和“靈”這兩個概念區分開來,是很有道理的。


楊絳先生從小受教會學校的教育,受基督教的影響較多。一般來說,中國人的觀念是把人分成兩個部分,就是內在的靈魂和外在的身體。但是這樣的分法,並不能準確的釐清或描繪出人內在的功能。


楊絳先生在書中說到的靈魂,也指不同於動物生命的人的生命,一個看不見的靈魂附在一個看得見的肉體上,就形成了一條人命,且各自稱為“我”。這個意義上的靈魂,相當於每一個人的內在的“自我意識”,它是人的個體生命的核心。所以,楊先生說:“靈魂雖然帶上一個’靈’字,並不靈,只是一條人命罷了。”我們不妨把“靈”字去掉,名之為“魂”,也許更確切。


楊絳認為,人會死,然而靈魂不滅,人活著會經受各種各樣的磨練,這些磨練以肉體為中介,淬鍊的是人的靈魂,“這個世界好比一座大熔爐,燒煉出一批又一批品質不同而且和原先的品質也不相同的靈魂”。


3分鐘讀懂《走到人生邊上》


人,性本善還是性本惡?


人同時兼具了動物屬性和靈性良心,與生俱來的動物屬性讓我們變得貪食、驕傲、貪婪、邪淫、嫉妒、懶惰、憤怒,驅使我們在生活中犯下各種各種的罪,動物屬性不停地跟人的靈性良心做鬥爭,“惡”與“善”博弈的結果無非有兩種:“善”佔上風,“惡”佔上風,除了極少數的修行者可以做到完全的自我剋制外,大多數的人,即使在世人眼中已經很有修養,也難免在“惡”念之前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才會慨嘆“人在當時處境中,像旋渦中的一片落葉或枯草,身不由己”。


九十六歲,許多人已經臥病在床而無心學問了,也有許多人已經到了另一個世界享福。而這個經歷了一個世紀的老人,仍然致力於學問,孜孜不倦,筆耕不輟。是什麼,讓她如此高壽,又是什麼,讓她如此高齡仍可以活得如此充實而豐富,看完此書,似乎,我懂得了什麼……


人生是漫長的,要經歷許多身體和心靈上的煎熬,但是為了讓我們的人生更有意義,我們應該積極接受苦難的磨練,從而使自己的靈魂更高尚,更強大,當我們到了老年也可以像楊絳那樣仍然不被肉體打敗。


丈夫錢鍾書去世後,她在《我們仨》中寫道“家在哪裡,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歡樂與傷悲來來往往,都成了過客,已沒有什麼可以擾亂她平靜的心靈。一百年過去了,歲月的風塵卻難掩她的風華、剛毅和柔韌,她念著自己翻譯的英國詩人蘭德的詩,走在人生邊上,追隨著那個萬里長夢:


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

我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

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

好了,今天這本書就講到這裡,我們下本書再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