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在《人生》中告訴我們的人生哲理

人生的道路雖然特別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人年輕的時候。

——柳青

路遙在《人生》中引用了作家柳青的這段話,而這段話也可以作為《人生》的註解。

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總有不少的岔道口等著我們。這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如果稍不注意走錯了一步,就會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甚至可能會影響一生。

路遙在《人生》中告訴我們的人生哲理

路遙,著名小說家,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得主,中國當代土生土長的農村作家。他的寫作素材基本來自農村生活,他也始終認定自己“是一個農民血統的兒子”,是“既帶著‘農村味’又帶著‘城市味’的人”,他堅信“人生的最大的幸福也許在於創作的過程,而不在於那個結果”。

所以他認為“只有在無比沉重的勞動中,人才活得更為充實”。他始終以深深糾纏的故鄉情結和生命的沉重感去感受生活,以陝北大地作為一個沉浮在他心裡的永恆的詩意象徵,每當他的創作進入低谷時,他都是一個人獨自去陝北故鄉的“毛烏素沙漠”,他在那裡審視自己,觀照社會。

路遙在《人生》中告訴我們的人生哲理

路遙的創作隨筆《早晨從中午開始》正讓我們穿透他的作品而進入到他的內心世界,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對文學的執著和創作時的艱辛,“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正是這樣才使我們看到了鮮花和掌聲之後的艱難之路。

《人生》寫的一本關於八十年代城鄉結合部的農村子弟的奮鬥歷程的一本書。這本書對當時以及現在的年輕人奮鬥觀都有重要的影響。馬雲作為那個年代的人,現代商務界的領軍人;曾指出:《人生》對以前的他的影響最大。

路遙在《人生》中告訴我們的人生哲理

《人生》寫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農村,故事的主人公叫高加林—一個曾經的民辦教師。

故事從高加林被撤職開始講起,他是一個胸懷遠大抱負的,想要出去看看世界的男人,被撤職後卻只能回家去種莊稼,心中的不平和憤懣早已經堆滿了胸膛。回到家裡以後,整日在家裡頹廢,但作為一個莊稼人,不勞動是會被人恥笑的,他不得不去做在他這個讀書人看來十分羞恥的工作:去市場賣白饃,去地裡勞作。

路遙在《人生》中告訴我們的人生哲理

在這個過程中他與劉地主家的二女兒巧珍開始了第一段戀情;巧珍從小沒上過學,從小斗大的字不識一籮筐,擁有讀書氣質的高加林就是她心中的理想伴侶,但她卻不是高加林心中的理想伴侶。

但在巧珍那似水似火的溫柔下,高家林走出了低谷,儘管再不願意,也慢慢地接受了這個他將會當一輩子農民的事實。

路遙在《人生》中告訴我們的人生哲理

生活潑你一盆冷水之後,也許還會在你身邊映出一道彩虹

遠在軍區的二叔回來了,並且是接受組織調配回來當大官發。高加林業也因禍得福被安排了一個新聞調查員的工作,他終於可以帶著一腔熱血,施展他的才華。

他工作得很出色,文章發表在了鎮上的廣播站,重新遇見了他高中同學黃亞萍。黃亞萍這次重新爆發了她在高中時隱藏的感情,她不顧家人反對和她男朋友張克南分了手,毅然決然地選擇和高加林在一起。

路遙在《人生》中告訴我們的人生哲理

高加林也開始嫌棄劉巧珍沒有文化,聊天聊不到一起。很快,他們的感情出現了問題,每個人都生活在痛苦之中。

路遙在《人生》中告訴我們的人生哲理

張克南是一個善良老實的人,但是他的媽媽卻是一個勢利而充滿浮華與復仇心的人。克南媽知道了高加林是走後門才當上的新聞調查員,她心中那顆復仇心促使她向紀委檢舉了高加林走後門的事情。

黃亞萍感激張克南向她說出了這件事兒,但是她卻已經無法再做什麼了,省裡很重視這個事情,而二叔恰是一個正直的人,要求高加林調回去。高加林被調回去發事兒已成定局,而劉巧珍也已結婚,生活夢就此破碎。

路遙在《人生》中告訴我們的人生哲理

路遙在書中寫出了在文革之後的八十年代裡體制的改革。

生活中的各種矛盾都呈現著交叉狀態,不僅僅在城鄉之間,更表現在農村與農村之間,城鎮與城鎮之間。說出了新時代的青年面對理想時該如何選擇的問題,更正我們的青年價值觀,撥開了生活的表像,深入生活的底層與內部。

路遙在這部小說的細節處理上較為仔細,能夠從細微處入手,表達出人物的心理狀態,尤其是在面對選擇的時候那種飄忽不定的感覺。

路遙在《人生》中告訴我們的人生哲理

只是,《人生》作為路遙早期的作品,在人物的構設上,相對沒有那麼的圓潤。在主要人物的描寫上,高加林是路遙筆下描寫的比較完整的一個人物,一個新時代農村的上進青年。但他的身上卻充滿著農村的那種樸實感和對政權的無力感,符合一個農民的性格。

在他的筆下,還有幾個比較完整人格的人物,比如被後人詬病的德順老漢和劉巧珍的完美人格。他以前一直受到農村中類似於德順老漢的人的幫助,所以他對於這類人一直有這麼一種依賴感。

路遙在《人生》中告訴我們的人生哲理

總的來說,《人生》這本書描寫了具有現代文明的城市,開始對一直困守在土地的農民產生了強大的誘惑,尤其在青少年心中引起了巨大的騷動,他們開始對自己的生活以及周圍的世界產生懷疑與不滿,開始想要尋找到一條出路,幫助自己走出山村,走出這世世代代耕耘的土地。

路,一直在腳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