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簡單的“收到”到底有多重要——職場職業化(一)

一句簡單的“收到”到底有多重要——職場職業化(一)

社會在進步,社交也在進步,問題是我發現人卻在退步。

社交中最大的不靠譜,就是收到不回覆。

日常生活中和一些做行政的朋友聊天。談及大家在工作最煩心的事,莫過於群發通知每個人事項,每週必須提交的週報總結、公司安排的團建任務、領導下發到個人的執行事項信息,每次在群裡群發之後,即便是@到每個人,總有幾個人不急不慢看到了也不回覆。一來二去,常常因為幾個人的耽誤導致了整個

一句簡單的“收到”到底有多重要——職場職業化(一)

項目的擱置停滯。有時候還需要私信去催問確認他們是否有收到信息,而對方常常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回覆到:我知道啊,群裡的信息我都看到了啊!那看到了怎麼不回覆?回不回覆有那麼重要嗎,我知道就行了!“收到”這麼簡單的兩個字,花不了1分鐘的時間,但是對通知者而言,是一種證明和交代。

現在很多的企業開始尋求職業化的進程,問題很多的時候做的牛頭不對馬嘴。其實說白了關於職業化具體講什麼?真的也沒什麼,就是明白獨自上出租車,你該坐哪;如果是老闆開車,你坐哪;如果老闆開車,你上級也在,你坐哪;如果你老闆開車,你上級也在,但還有個女士,你坐哪?可能有人會問了,有必要搞那麼複雜麼?隨便坐不就完了,他們不會在意的。其實,事情當然不是這麼簡單,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職場問題背後藏著一個的思維方式:

永遠要站在對方舒不舒服的角度考慮問題。

一句簡單的“收到”到底有多重要——職場職業化(一)


就像我們經常會在微信群裡看到@自己的信息,為什麼有人積極回覆,有人卻視而不見?難道是因為前者閒著沒事做嗎,當然不是的。及時有效回覆別人的信息,不僅代表了你的工作能力和效率,同時也側面反映了你對他的重視程度。明明別人看到你發的信息卻不回覆你,誰的心裡恐怕都不會舒服吧?曾經拿這個“收到消息要不要立刻回覆”的問題,問過一位職場老前輩,他和我說的是:你領導在短時間內不一定了解你的工作能力,但是你的工作積極性和配合參與度卻是一句收到就一眼看穿了,根本藏不了。在領導看來,他更在乎的是瞭解所有員工手中事情的執行進度,而你的一句“收到”恰恰是表示了你對這個項目的知曉。再說了,連別人主動@你都不搭理,那你還要別人親自當面和你說嗎?


在職場和人合作,沒什麼比讓別人辦事舒服更讓人喜歡的了。在職場這麼多年,這位前輩一直就是這方面的代表,別看他在公司位高權重身為元老級的人物,卻從來沒有一點架子,無論是年紀多小職位多輕的員工都可以向他請教、幫忙。

這位老前輩常常把這句話掛嘴邊:如果你也想和人舒舒服服的把事情給辦了,那首先你得和人相處起來舒服。

一句簡單的“收到”到底有多重要——職場職業化(一)

其實職場上的“舒服”二字看似簡單,內裡卻藏著一個職場人的基本功。

和其他同事進行一項事情,你是否會半途而廢?其他部門同事問你的問題,你幫不了會乾脆不理人家嗎?別人跟你說一件事,你辦不辦得成,都一定會回覆嗎?如果當時不能及時回覆,在你能回覆的時候,你會解釋一下上次不回覆的原因嗎?這就叫有開頭,必有結尾,不管什麼事情到你這裡都能舒舒服服給人辦好了。

讓人舒服,自己才會舒服,這種靠譜裡恰好透露著你的職業化程度。

一句簡單的“收到”到底有多重要——職場職業化(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