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裡的一句“收到”,到底有多重要?

有一種職場不靠譜,叫收到不回覆

在你的工作中,有沒有這樣一種情況:領導需要你在群裡發一份通知,你發完以後,為了防止有的人接收不到信息,你會把每個人都@到。然後總有那麼幾個人,發出的通知在他們那裡就像“石沉大海”,一點回復都沒有。

而這個情況是最讓你這個發通知者坐立不安的,你無法確定是不是每個人都受到了, 導致你無法確保領導的指示按要求傳達,更擔心會因為有人收不到而耽誤工作的進展。

然後,你用了最笨的辦法,給那幾個沒有回覆的人發私信,確認他們是否受到信息。最讓你生氣又無奈的是,他們常常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我知道啊,群裡的信息我都看到了啊! 那看到了怎麼不回覆? 回不回覆有那麼重要嗎,我知道就行了!

“收到”兩個字,花不了幾秒鐘,但對通知者而言,是一種回饋和確認;對接收者而言是一種素質和交代。

收到後的回覆,代表了你的職業化程度

什麼是職業化?其實沒那麼神秘,就是明白獨自上出租車,你該坐哪;如果是老闆開車,你坐哪;如果老闆開車,你上級也在,你坐哪;如果你老闆開車,你上級也在,但還有個女士,你坐哪?

或許有人會覺得這個太矯情,沒必要搞得這麼複雜,搞得這麼嚴肅,好像是教條、刻板。而事實上在這些簡單的事情背後,反映出的是職業化的思維模式:

要學會換位思考。

在工作群中發出的通知或者消息,為什麼有人積極回覆,有人卻視而不見?

除了客觀因素,比如手機沒在身邊,或者開會關機了等等,能夠及時回覆信息的,不僅僅代表的是效率和素養,也能反映出對方對你的重視態度。

如果是你發出的消息,別人看到了卻不回覆,尤其是那種你發出消息半天了,對方明明1分鐘前還在刷朋友圈,你的心理會舒服嗎?

所以,收到消息是否及時回覆不代表你的工作能力,但是會直接表現出你的職業態度和素養!

學會換位思考,才會讓和你接觸的人感到舒服,自己才會舒服,這種靠譜裡恰好透露著你的職業化程度。

及時有效的反饋,是對工作負責的態度。

有這樣一個對話場景,是不是很多人都似曾相識?我們一起看一下

領導:前段時間安排的A工作,你做了嗎?

員工:做了。

領導:進展到哪個階段了?

員工:完成了。

領導:什麼時候完成的?

員工:上週就做完了。

領導:那你為什麼沒有告訴我呢?

員工:你不是之前沒問嗎?

任何工作任務的接收、進展到完成,一定是一個完整的工作鏈條,不單單要有好的開頭,還要有好的結果,而及時的彙報和反饋是執行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

“收到即回覆”,是更好的完成了溝通和執行中的整個閉環。

因此,當你完成一項任務時要及時給出“回覆”,尤其是完成一些臨時的、特殊的任務時,更要給出及時的反饋,這是職場人最基礎的“靠譜”。

真正的靠譜,是把事情從頭到尾不打折扣的完成。

今天,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常常受到推銷電話、垃圾短信的的煩擾,以至於我們對很多未接來電和未讀信息,都習慣性的忽略了,可能是因為忙,也可能是因為不在乎。

但你一定要明白,對於消息發出者來說,哪怕他收到的是你否定的回答,也不願看到滿屏的空白以及無盡的等待。

更何況,回覆一句“收到”一點都不耽誤你賺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