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雄:革命遺址——紅軍二、六軍團哲莊壩戰鬥指揮部

遺址位於雲南省鎮雄縣與貴州省赫章縣交界處,在鎮雄縣場壩鎮南面的巴溜村中寨三合頭,距鎮政府駐地 17 千米,背枕青山,前臨壩子,周圍綠樹成蔭,土地肥沃,氣候溫和。

鎮雄:革命遺址——紅軍二、六軍團哲莊壩戰鬥指揮部

1936 年 2 月,國民黨中央軍、川軍、滇軍約 120 個團雲集於川滇黔邊區,對長征到畢節的紅軍二、六軍團構成極大威脅。為跳出包圍,紅軍在滇黔邊的鎮雄、彝良、赫章間開展了著名的烏蒙山迴旋戰。3 月初,敵以為紅軍即將由彝良西進或北進。9 日,紅軍出敵不意,掉頭向東,進入鎮雄花山,於11 日進至以薩溝。此時,蔣介石認為合圍之勢已成,即令中央軍、滇軍各部分頭堵截,欲將紅軍圍殲於鎮雄、赫章間。敵人主力被調到鎮雄一帶,南下大門敞開,但紅軍被十倍於已之敵包圍於鎮雄、赫章間數十里的狹長地帶。這裡山高谷深,道路崎嶇,氣候惡劣,給養困難,為紅軍二、六軍團長征中處境最困難時期。形勢險惡,11 日晚,賀龍決定改變行動方向,於 12 日突然向南行動,以鎮雄巴溜三合頭為指揮部,在哲莊壩伏擊行動特別積極的中央軍萬縱隊主力十三師,擊斃擊傷敵 120 名,俘敵 200 餘名,繳獲彈藥 300 餘挑,輕重機槍 7 挺,長短槍數百支,取得紅軍二、六軍團長征以來的第一次大勝仗。


伏擊成功後,賀龍、肖克抓住敵人驚懼、遲疑之機,率部掉頭西進,再入奎香,迅速南下,跳出敵人包圍圈。

鎮雄:革命遺址——紅軍二、六軍團哲莊壩戰鬥指揮部

修復後的哲莊壩戰鬥指揮部


遺址三合頭原為當地村民魯家住房,坐北向南,偏西 19 度。由於年久失修,西頭垮蹋被撤除,正房照面木板壁改為石牆,外形及內部結構維持原貌。2008 年,在巴溜啟動革命老區建設工程,將遺址在原址按原貌修復,並立碑介紹遺址形成經過。遺址現為三合院,19 間 260 平方米,木結構草頂平房,已由村政府進行保護。遺址周圍是村民住房及耕地,彝族、苗族人口約佔總人口的1/6,已通鄉村公路,附近有學校及多處革命遺址、古蹟。特產有木漆、核桃。

來源:烏蒙迴旋戰紀念館資料之《紅色革命遺址選編》、中共鎮雄縣委宣傳部、中共鎮雄縣委黨史研究室


審核:馮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