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兩張網的故事



鄱陽湖兩張網的故事


新華社南昌12月9日電題:鄱陽湖兩張網的故事

新華社記者姚子云、範帆

天色剛沉,湖區的風就“兇”起來,吹在車窗上呼呼作響。車燈掃過之處是坑窪的泥路及浩渺的湖面,車輪碾過發出沙沙聲響,車內掛飾無規則大幅搖擺。

“越晚湖區風越大,現在天剛擦黑,巡湖工作就基本能夠完成,工作比以前輕鬆。”都昌候鳥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李躍說,以往需要花大量時間用於清理會傷害到候鳥的天網。

“從今年9月23日首批越冬候鳥飛抵鄱陽湖至今,工作人員在巡護期間沒有發現天網。”李躍說,這得益於現在護鳥的“天網”織密了。

在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沙湖保護管理站,高清攝像頭全方位監測著湖面。“原先跑斷腿,現在只要輕觸指尖就能調整鏡頭,可以對候鳥進行實時監測。”站長梅勇說,倍率更高的望遠鏡、巡護的履帶車等新裝備,都讓護鳥工作效率提升。

“多部門聯合執法,也讓候鳥保護的‘天網’更具有威力。2010年,鄱陽湖區越冬候鳥和溼地聯合保護委員會成立,建立起多部門保護候鳥機制。”梅勇說,每年聯保委都會開展多次聯合執法專項行動,深入湖區“拉網式”“地毯式”排查,打擊各種涉嫌破壞溼地的違法行為。

不僅是相關單位的執法“天網”織嚴,民間的保護“天網”也織密起來。

在鄱陽湖畔的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近千隻白鶴如“精靈”般躍然水上,鶴鳴聲不斷。“2017年,來自國內外的愛鳥人士發起‘留住白鶴’眾籌活動,建立起白鶴保護小區。現在保護區吸引的鳥類越來越多了。”南昌五星白鶴保護中心理事長周海燕說。

整個鄱陽湖區,越來越多群眾自發加入候鳥保護隊伍。湖區湧現出候鳥保護採茶劇團、候鳥保護協會等一大批愛鳥護鳥民間團體,他們救治病傷候鳥、開展生態保護宣傳、參與湖區巡護。“僅在都昌縣就有五個護鳥組織,活躍著上百名愛鳥護鳥志願者。”李躍說。

“現在湖區群眾在家就能聽到鳥鳴,護鳥的‘天網’織密了,湖區候鳥的生存更有保障了。”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賈萬梅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