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電信號探測和刺激電極(四):阻抗特性的圖解表示

醫工薈萃,不是蘿蔔開會,融合創新才是硬道理!

這一講,我們基於上一次得到的簡易接口電路圖,講一講阻抗特性的圖解表示方法,內容可能有些燒腦,需要一些電路和物理的基礎知識,不知道小夥伴們知不知道電容的複數阻抗怎麼表示呢?如果知道,本講的內容應該還是比較好理解的。

回顧一下上一講的內容,電極-生物體的接口阻抗模型可以用一個等效電路來表示,即由雙電層電容和RCT並聯,再和由電阻導線和電解液構成的小電阻RTOTAL串聯,再加上我們前面討論的平衡電位

生物電信號探測和刺激電極(四):阻抗特性的圖解表示

複數阻抗圖(Complex Impedance Plot)

對於不同交流頻率的信號,可以將測量到的電極接口阻抗

生物電信號探測和刺激電極(四):阻抗特性的圖解表示

的實部(Z'Rs)畫在橫軸X軸,虛部(Z"Xs)畫在縱軸Y軸,這樣的圖稱之為奈奎斯特圖或複數阻抗圖,如圖1所示。注意:電極專業人士更習慣於畫-Xs vs. Rs的圖,而不是Xs vs. Rs,因為電極和皮膚阻抗為容性的

生物電信號探測和刺激電極(四):阻抗特性的圖解表示

,可見虛部一直是負的,所以不如把座標軸轉過來咯)。此外,參見上一講說的等效電路模型,複數阻抗圖的低頻部分(低頻時Cdl相當於開路,所以是RCTRTOTAL串聯)在圖的右側,高頻部分在左側(高頻時Cdl相當於短路,所以只有RTOTAL)。所以,隨著頻率的增大,複數阻抗向量逆時針繞一個半圓。

生物電信號探測和刺激電極(四):阻抗特性的圖解表示

上式的後兩項,也就是這個半圓了,計算一下可以發現,當

生物電信號探測和刺激電極(四):阻抗特性的圖解表示

時,後兩項的實部和虛部正好相等為RCT/2,此時電極阻抗相角(圖1的Phase)最大。

生物電信號探測和刺激電極(四):阻抗特性的圖解表示

圖1:電極接口的複數阻抗圖

波特圖(Bode Plot)

如圖2所示,波特圖的橫座標是頻率縱座標包括兩個,一個是阻抗的絕對值(

生物電信號探測和刺激電極(四):阻抗特性的圖解表示

),和頻率軸一起稱為波特圖的幅頻圖;另一個是相位(

生物電信號探測和刺激電極(四):阻抗特性的圖解表示

),和頻率軸一起稱為波特圖的相頻圖

生物電信號探測和刺激電極(四):阻抗特性的圖解表示

圖2:電極接口的波特圖

和上面複數阻抗圖的推導一樣,在頻率非常低的時候,阻抗的幅值接近於RTOTAL+ RCT,此時是阻性的,所以相角是0。當頻率非常高的時候阻抗的幅值接近於RTOTAL也是阻性的。頻率在上述兩者之間時,阻抗取決於並聯的電容

CDL。由於電容阻抗隨著頻率的增加而降低,因此總的並聯阻抗降低。相角則隨著頻率增加從0到最大值(通常小於90°)然後再次減小到0。如果小夥伴們在實驗中拿到一個電極,通過LCR阻抗測試儀進行表徵,那麼得到的結果畫出來的圖應該很接近上面的圖哦。真實世界的問題

上述模型可以解釋電極電解液接口的大多數主要特性,但是需要強調的是,這仍然是一種近似。比如在接口處,離子從體電解質(凝膠或組織)以有限速度進行擴散,所以會在低頻時導致電阻增加。這種擴散電阻(Warburg電阻)與RCT串聯,並一起與雙電層電容CDL 並聯,這一電阻在上述模型中就被忽略了,因為在大多數電極系統的目標測試頻率範圍內,這一電阻基本沒有影響。

在上述模型中另一個簡化的因素是採用了一個簡單的理想電容,而在固態金屬電極中,這一電容的特性時非理想的,它的阻抗相角基本是一個常數,所以在固態金屬電極中,通常採用常相角的ZCPA代替理想電容CDL

生物電信號探測和刺激電極(四):阻抗特性的圖解表示

其中

生物電信號探測和刺激電極(四):阻抗特性的圖解表示

,一般來說ZCPA的相角一般在45°到90°之間,對於許多電極系統β的典型值可以取0.8。至於這個相角為啥是個常數,Fricke等人認為是由於在接口處金屬持續極化導致的(具體下一講再探討)。最有可能導致這一現象的兩個本質原因是

特異性吸附和表面粗糙效應,有人發現把電極表面弄粗糙,這個相角會減小。同樣,如果認為這種界面的效應只會影響CDL而不影響RCT,你又太天真了。更真實的情況是,這兩位並聯產生的阻抗圖裡的那個半圓會發生畸變

不管現實情況有多複雜,這一講中用到的這種簡易模型還是可以解決大多數問題的,小夥伴們大可放心使用。

電極阻抗模型的圖解分析先介紹到這裡,下一講薈薈給大家介紹一下電極的極化(Polarization)


更多幹貨請搜索並關注微信公眾號"醫工薈",輸入“精彩回顧”查閱歷史文章,純乾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