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溪:兩個退伍兵烤出全國麵包“香”


資溪:兩個退伍兵烤出全國麵包“香”


麵包,是走出大山的一條創業之路;麵包,是脫貧致富的一條金道大道;麵包,是文明生活的一條高速通途。

資溪人,就是通過麵包,改寫了歷史,改寫了現狀,改寫了未來。


資溪:兩個退伍兵烤出全國麵包“香”


要說發酵、金黃、人見人愛的“資溪麵包”,它的由來、它的成長,它的強大,就不得不提縣內兩個退伍兵的麵包創業史,就不得不說是他倆的引領、“小麵包”托起“大產業”,使贛東邊陲的一個山區小縣資溪,成為“中國麵包之鄉”。

這兩個退伍兵,一個叫張協旺,一個叫洪濤。


資溪:兩個退伍兵烤出全國麵包“香”

資溪:兩個退伍兵烤出全國麵包“香”


張協旺是江西省資溪縣大山深處土生土長的農民,1964年11月出生於饒橋公社楊坊大隊雙門石村。1969年因空出地盤交與浙江移民,張協旺一家按照縣裡安排搬遷至楊坊大隊中楊村。中楊村離縣城30多公里,那裡山高水冷,土地貧瘠。張協旺祖輩世代務農,靠著耕種幾畝山地維持簡單生活。

洪濤是浙江移民,1966年3月出生於浙江省淳安縣。其父洪道林是一名解放軍,1949年7月參軍,退伍後被分配在陝西省寶雞鐵路局工作。由於對北方生活不習慣,洪道林回到老家淳安。此時,新安江建設大型水庫的工作已經啟動,浙江富春江一帶29萬多居民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的直接部署,向江西、安徽和浙江其他地區移民。洪濤一家是庫區的最後一批移民。1969年,洪濤隨父親來到江西省資溪縣高田公社翁源大隊落戶。高田公社位於資溪縣西部,素有資溪“西大門”之稱,翁源村山青水秀,是個好地方。洪道林一家,自此在資溪縣翁源村定居下來。


1984年,張協旺、洪濤同時應徵入伍,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裝警察部隊。當年,全縣應徵入伍的青年共48人,全部分配在福建省武裝警察部隊漳州支隊服役。48人中,有4人當了消防兵,洪濤和張協旺一起被分配到龍海縣消防中隊。

張協旺做了武警龍海縣消防中隊的給養員。給養員的職責是領取和採購糧秣、副食品、燃料和炊事用具,協助司務長和炊事班長調劑好伙食。為了改善伙食,張協旺常去龍海縣消防中隊附近的“鷺島麵包店”採購麵包作為部隊官兵的早餐。鷺島麵包店的老闆叫王樹朝,是福建漳州人,對消防戰士蠻好。久而久之,張協旺瞭解到,做麵包,投資小,利潤高,是一門很賺錢的生意。鷺島麵包店雖小,但每天有三四千元收入,一個月純賺好幾萬元。他決心在復員後,用自己雙手改善家庭貧窮的生活,於是有心學習麵包製作技術。


資溪:兩個退伍兵烤出全國麵包“香”


中國人民解放軍根據軍隊建設和地方建設的需要,開展了培養軍隊和地方兩用人才的活動。1984年下半年,部隊把軍民共建精神文明和軍地共育“兩用人才”結合起來,實行定向培養。按照部隊的要求,戰士入伍兩年以上的,增學一些民用技術。農村籍戰士著重學習掌握同各地農村發展商品生產相適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城鎮籍戰士學習文化基礎知識和就業本領。1987年8月,部隊號召戰士參加“軍地兩用人才”培訓班。所在部隊徵求意見,凡願意學習就業本領的,由自己報名選擇學習項目。張協旺的戰友,有的選擇學修手錶、有的選擇學修車,還有的選擇學裁縫。張協旺選擇學習做麵包。部隊同意了張協旺的選擇,張協旺便與王樹朝聯繫。王樹朝不同意傳授做麵包技術,在張協旺再三懇求下,王樹朝受到感動,同意他來麵包店學習。


資溪:兩個退伍兵烤出全國麵包“香”


半個多月後,張協旺在師傅陳新的傳教下,掌握了麵包烘焙製作技術,學會了做麵包。1987年9月30日,張協旺獲得武警部隊漳州支隊頒發的烤麵包合格證書。

張協旺掌握麵包製作技術,揭開了資溪麵包製造的序幕。

1987年10月初,張協旺、洪濤退伍離開部隊。回到家鄉第三天,洪濤找到張協旺,希望張協旺開面包店時,把他一起帶上。於是兩人商定。每人出資6700元錢,在鷹潭開辦麵包店。這筆錢,對於洪濤來說,不是很困難,他父親當過兵,參加過工作,加上政府的移民補助經費,家裡有一定的積蓄。而對於張協旺來說,要拿出6700元錢是很困難的事。他當兵3年,只得復員費300來元,拜師求藝後所剩無幾,最後坐拖拉機回來的15元路費,還是鄰居幫付的。張協旺找到未過門的媳婦家,希望借些錢開面包店,丈母孃很支持他,借給他2000元。他又去找在信用社當代辦會計的表哥,幫助他貸到了4000元。

1987年12月26日,張協旺和洪濤籌齊了資金,倆人便合作在江西省鷹潭市開起了麵包店。


資溪:兩個退伍兵烤出全國麵包“香”


這是資溪退伍兵開的第一家麵包店。接二連三,他倆的麵包生意做得很廣、門店不僅資溪縣城有,縣外也有,且生意越來越好。僅此,點燃了“資溪麵包”的星星之火,同時也叩開了資溪百姓創業的致富之門。

1989年春,在馬頭山鎮楊坊村任民兵連長鍾啟文,走出資溪山門,到吉安市張協旺開的麵包店裡學徒,學成之後便獨自一人闖天下。2001年,鍾啟文在杭州市西子湖畔投資1500多萬元創辦了杭州藝發食品有限公司,這是一家制售烘焙業上游產品企業,供應著全國各地的經銷商、千萬家餅店。經過短短一年的運營,該公司就擁有了全套美國進口現代化生產設備、全封閉無菌生產線,並已通過ISO9001國防質量體系認證,產品暢銷全國25個省市,鮮奶油銷售量居全國同行業前三位。鍾啟文從而成為資溪麵包大軍的領軍人物,其旗下的“資溪麵包”加盟連鎖餅店在國內各大城市已有近百家。

依託師傅帶徒弟,依託親鄰助親鄰,依託老鄉幫老鄉,更通過麵包產業“傳宗接代”。資溪已從一個不產小麥,沒有面粉廠,也不是麵包生產、消費最前沿的邊遠山區縣,4萬多人的麵包大軍秉承“工匠精神”把16000多家麵包店開到全國1000多個縣市,年產值200多億。如今,資溪麵包人開的一大批覆合式餅店、星級餅店、全國優秀餅店及知名企業脫穎而出,資溪麵包有限公司等11家企業進入全國優秀餅店行業,優秀餅店400餘家,實行品牌化經營的麵包店達2000多家,連鎖經營的1600多家,企業化經營的56家。據不完全統計,資產在100萬元以上的麵包戶有4600多戶,1000萬元以上有100多戶,超億元20戶。

資溪,因張協旺、洪濤倆的麵包人生,開啟了“資溪麵包”品牌亊業,也烤出了麵包食品產業退役軍人創業就業的獨特風味。


資溪:兩個退伍兵烤出全國麵包“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