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之詩丨漢武帝劉徹·秋風辭

帝王之詩丨漢武帝劉徹·秋風辭

劉徹(前156-前87),即漢武帝。

秋 風 辭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

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

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說明

傳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漢武帝劉徹在汾陰(今山西臨猗西北)始建后土祠並致祭。武帝曾五幸河東。只有這一次是在秋季。秋高氣爽,泛舟汾上,與群臣宴,酣興賦此。

簡注

①秋風辭《辭海》注為“詩歌篇名。漢武帝劉徹作。他晚年巡幸河東,泛舟汾河。與群臣宴飲,因依楚歌體制作此辭。”

②秋風起兮白雲飛:寓高祖“大風起兮雲飛揚”義。

③草木黃落兮雁南歸:喻北疆之事已有好消息貌。

④蘭有秀兮菊有芳:蘭菊,喻各有用之才。

⑤懷佳人兮不能忘:要把發現培養高質量的人才牢記心上,始終不能忘記。

⑥樓船,有樓的大船。這裡喧染漢皇巡幸氣魄宏壯。

⑦汾河:發源于山西寧武管岑山,西南流到河津縣黃河。

⑧素波:清波。白色浪花。宜人貌。

⑨簫鼓鳴:喻隨船皇家樂隊合奏貌。

⑩棹歌:漁船之歌。這裡喻皇家樂團彈奏漁人之歌。喻太平。

⑾佳人:喻猛士。

釋義

這是提醒自己,繼承先烈遺志,完成高祖遺業,保持旺盛鬥志,不可被勝利衝昏頭腦,而樂極生悲,並且鼓勵自己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大業中去。是一首戒勉自己善始慎終,不負前輩重託的言志之作。也可以理解成為是一篇告慰先靈的祭詞。因為高祖曾有《大風歌》,並在歌中總結了他之所以能夠“威加海內”的根本原因,就在於他“善於將將”,並能使“三傑”之類的“猛士”樂為效命。這不僅是他之所以能夠創下漢朝江山的成功妙訣,也應該是後代“守四方”的法寶。漢武帝劉徹深解《大風歌》寓義,故作《秋風辭》為答卷。

現在對《大風歌》和《秋風辭》的背景略作比較:

劉邦在平息淮南王英布叛亂後作《大風歌》,劉徹在威震匈奴左賢王后作《秋風辭》;

劉邦在家鄉光宗耀祖與沛中父老聯歡時唱《大風歌》,劉徹在祭奠后土(大地之神)後與群臣巡遊慶宴時賦《秋風辭》;

劉邦總結經驗並告誡子孫要“守四方”就必須“得猛士”而作《大風歌》,劉徹意識到不僅“懷佳人兮不能忘”,還必須認清“歡樂極兮哀情多”的嚴重問題,必須知道“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危險性,告誡自己要永葆青春,奮發圖強。故作《秋風辭》;

劉邦在解決內憂(諸侯反叛)後作《大風歌》,劉徹在解除外患(邊患威脅)後作《秋風辭》。

從以上四點的粗略比較中不難體會出劉徹《秋風辭》和劉邦《大風歌》的內在本質意義上的一脈相承的共性,而且發《大風歌》所未發,提出“少壯幾時兮奈老何”這個大問題。劉徹提出這個疑問,並沒有一般意義上的消極成份。而是大有深意的:

高祖劉邦雖然稱雄一世,但他在接替他的人選問題上沒有處理好。呂雉所生的劉盈是常規意義上的太子,但“孝惠為人仁弱,高祖以為不類我,常欲廢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類我”。劉邦覺得孝惠(劉盈)仁弱,而如意像他,欲廢劉盈而立如意為太子。可是當得知呂后聽張良計已聘請的商山四皓為劉盈作老師以輔佐時,就對戚夫人說“他(劉盈)羽翼已就”,如意當不上太子了。眼睜睜的無可奈何的讓不理想的人選成了他的繼承者。呂后也是看到劉盈仁弱,正是“奇貨可居”,目的就在於利用劉盈“仁弱”可以達到使“劉氏”天下變為“呂氏”天下的目的。劉邦對呂后的內心洞若觀火,他雖然對“廢太子”事已無能為力了,但他在臨終前構想了更深遠的一著妙棋:約“非劉氏王者,天下共擊之”、“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劉氏者必勃也,可令為太尉”。劉邦死後,劉盈在位不久就去世(疑被呂后摧殘身心致死,史無明載,未敢妄斷),呂后執掌大權,主政八年。呂氏皆王,控制南北二軍,天下實已非劉氏矣。後“勃(周勃)入軍門,行令軍中曰‘為呂氏右袒,為劉氏左袒。’軍皆左袒。果應“安劉氏者必勃也”的英明論斷。

漢武帝劉徹正是從這個意義上及早的考慮“少壯幾時兮奈老何”?即他自己雖然還正在壯年(當時44歲)但是轉眼就是百年,他如何對待、如何解決好這個大問題呢!從對漢家江山負責的高度,覺得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呂后故事絕不能重演。從以後的事態發展變化結果看,可以說漢武帝劉徹在賦《秋風辭》時已經成竹在胸了,即這首詩在骨子裡的本質上實際是隻回答了一個問題“(爺爺)您放心,(孫兒)有能力讓您創建的漢家江山祖祖輩輩的傳下去,永遠姓劉”。由於這個問題是皇家的最高極密,當然不能直露。如果把《秋風辭》和《大風歌》擺在一個平面上深刻剖析,就會得出這個很自然的結論。所以後來劉徹在諸子中想立“類我”的劉弗陵為太子,但是劉弗陵的母親鉤弋夫人很年輕,萬一也效法呂后那如何是好?先殺鉤弋夫人趙婕妤以消除後患,再立其子劉弗陵為太子。拿定主意後逼鉤弋夫人趙婕妤自裁,但鉤弋夫人泣跪求饒,武帝不許,活活逼死鉤弋。次年(公元前87年)二月漢武帝病重,在臨去世的前三天立年僅八歲的劉弗陵為皇太子,即後來的漢昭帝。並遺詔令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效周公故事。

漢武帝賦《秋風辭》時年方四十四歲,此時尚未納鉤弋夫人。但是可以想見他已經想好了萬一以後出現類似高祖時的呂后情勢下的解決辦法:即殺其母而留其子,必保劉氏。這個深謀遠慮的方案在心中酉襄 定後,他才泛舟汾河而舒坦地“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棹歌。”這首《秋風辭》歷來注家都幾乎青一色的理解為“寫感秋、懷人和自傷老大的心情。”但是漢武帝劉徹在天之靈絕不會接受那些隔靴搔癢的解釋。

詩話

①餘冠英《漢魏六朝詩選》謂“本篇感秋,懷人和自傷老大的心情”;

②韋良成、姜葆夫《常用古詩》謂“這是一首兩漢時較有影響的抒發悲秋傷老的名作。情景交融,豪壯而帶感傷,反映了一種惆悵心理。‘少壯幾時兮奈老何’,表現了一種感傷老大的無可奈何的消極思想。現在應用它應將意思翻新,說明人在少壯時要珍惜光陰,努力上進,不要到老年一事無成,徒自傷悲。”

③沈文雪編注《古詩三百首》謂“這是一首感秋懷人,慨嘆人生易老的詩作。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劉徹往河東(今山西境內)祭祀后土(土神),在中流和群臣宴飲,此時他正當壯年,面對黃河之水,耳聽樂歌之聲,一面使他興奮,一面卻感於歡樂有限,少壯易逝,這首詩就是他的這種心情體現。”

④《古代詩詞曲名句選》謂“全篇九句,大旨是即景抒情,感秋懷人的。”“漢武帝的詩賦曾受楚辭的巨大影響,《秋風辭》也不例外。”

⑤姜書閣《中國文學史四十講》謂“武帝劉徹的《秋風辭》……也都是這種楚聲歌的遺調。”

⑥南宋·葛立方《韻語陽秋》謂“武帝《秋風辭》……已無足道。”

⑦宋·陳巖肖《庚溪詩話》謂“武帝《秋風辭》,言固雄偉,而終有感慨之語。故其末年幾至於變。”

史詩

①唐·李嶠《汾陰行》“山川滿目淚沾衣,富貴榮華能幾時。不見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飛。”《史記·孝武帝紀》載: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在汾陰河東岸,汾陽縣建立后土祠。漢武帝劉徹“親見 望拜如上帝禮。禮畢,天子遂至滎陽。”唐·李嶠《汾陰行》全詩細膩地描述了漢武帝到汾陰親祭的盛況。這是全詩的末四句。

②唐·蘇頲《汾上驚秋》雲“北風吹白雲,萬里渡河汾。心緒逢搖落,秋聲不可聞。”

③《唐詩鑑賞辭典》載“漢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夏天,方士奏報祥瑞,在汾陰掘黃帝鑄造的寶鼎。武帝大喜,秋天親見 自來到汾陰,祭祀土神后土,還和群臣在船中宴飲賦詩,作《秋風辭》。”《漢武帝故事》載“帝行幸河東祠后土。顧視帝京,忻然中流。與群臣飲燕。帝歡甚,乃自作《秋風辭。》”唐·李適詩曰“勒兵十八萬,旌旗何紛紛”云云。

【文丨鄭世昌。作者系立身國學網編輯團隊指導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