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縣人民檢察院加大對縣域企業復工復產的調研力度

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由“內防輸出”向“外防輸入”的政防轉換,應縣各企業陸續復工復產,按照省院“服務民營企業復工復產”‘十個一’專項活動工作方案”要求,結合我院“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工作任務分解方案”從三月下旬開始利用半個月左右的時間,我院經與縣經信局座談了解、並各駐企服務檢察官分頭到經緯通達、梨花春、天美陶瓷、新宇陶瓷、晶都太陽能、吉呈生物、盛福陶瓷等重點企業進行了點對點、面對面的實地走訪,千方百計為企業所想,想方設法為企業所急,掌握第一手材料,全面瞭解了全縣各企業的復工復產情況及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具體困難與問題。綜合各家情況,得出了行之有效的調研報告,為因企施策,大力發展,揚長避短,補齊短板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次調研,主要是從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作用,依法、平等全面地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使其財產安全、投資放心、創業專心、經營安心、增強信心,持續優化應縣民營企業經濟發展法治環境,有效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角度出發,充分了解各民營企業的發展運營情況。應縣共有工業企業256家,除22家季節性生產企業、16家長期停產企業外,其餘212家全部實現復工復產。全縣規模工業企業40家,除2家季節性生產外其餘38家全部復工復產,復產率100%。通過調研發現,在面臨疫情防控期間不確定性困難增加,發展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各企業不畏困難,開拓進取,攻堅克難,知難而進,全部達產達效,實現滿負荷生產,幹部員工精神飽滿,熱情高漲,積極性空前。通過積極調研,詳細瞭解,掌握了企業的基本情況,做到了心中有數,底清數明。

調研中發現了各企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既有共性方面的,也有個性方面的,還有經營管理方面的;為各企業開出了“處方”,提供了良方妙策,企業想要的東西,檢察院給及時提供了,真正為企業大力發展,利潤可觀,取長補短,提出了“金點子”。縣檢察院想企所想,急企所急,一切助力企業發展,下沉企業,服務企業,全力以赴下好各企業復工復產後需要解決困難和問題的這盤“先手棋”,想方設法打好企業開拓進取,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的這場“主動仗”,為企業量“身”定“衣”,對“症”下“藥”,好事辦實,實事辦好。多家企業十分渴望得到檢察機關全方位、多維度、高標準、精細化的司法幫助,尤其是對縣檢察院派駐服務企業的檢察官抱有極大的期望與信賴。縣檢察院在企業復工復產過程中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上至檢察長、下至員額檢察官、檢察官助理大家齊抓共管,形成共識,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全心全意為企業保駕護航,扶上馬,送一程。

針對企業復工復產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縣檢察院積極建言獻策,提供良方妙計,企業方可順水推舟,水到渠成。應縣檢察院進一步調整工作思路,多措並舉,知難而進,開拓創新,注入活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衝,明確責任分工,形成各負其責,各司其職的責任體系,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檢察投入力度,真抓實幹,力爭交一份滿意答卷。

(賀永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