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疫情防控大比拼,怎么又把孔夫子扯进来了?

国外疫情越来越严重了。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4月6日,国外累计确诊病例突破120万,而美国更是首当其冲,累计确诊病例仅34万,单日新增病例2万多!截至4月6日,我国确诊病例有83039例。


中美疫情防控大比拼,怎么又把孔夫子扯进来了?


新冠病毒人传人,这是一个公认的结论。既然人传人,就与人口密度紧密相关。美国人口密度约36人/平方公里,我国人口密度约145人/平方公里,也就是说我国人口密度约是美国的4倍。从这个角度讲,截至4月6日,美国确诊病例,实际上约是我国的15倍(310416✕4÷83039≌15),况且美国疫情尚未到高发期。

众所周知,新冠疫情最先在我国暴发,况且是在人口流动量最大、大多企业特别是医疗物资企业停产停工的春节期间暴发,而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就基本控制了疫情。在缺少针对新冠病毒的防控经验、缺少各种物资保障的情况下,从雷神山、火神山医院拔地而起,到各地医疗力量千里驰援,从各种生活和医疗物资全面保障,到各个乡镇社区严密防控……我国疫情防控生动诠释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效果等。

一句话,国内外疫情防控大比拼,特别是中美疫情防控大比拼,充分彰显了我国制度的独特优越性。

然而,彰显我国制度优越性的潜台词是什么?说白了,我国医学科学与我国优越的制度还很不相称,我国的科技发展与我国现代化进程还很不相称。

还记得17年前的非典吧。据说非典是当年5月份消失的,但是到底怎么消失的,是病毒自己消失的还是因防控得力消失的,是因即将进入夏季气温变热消失的吗?至今没有给出科学的解释,所有的解释都是推测推理,更不用说疫苗的研制了。

把时间拉回到17年后的今天。从断定新冠病毒人传人,一直到现在断定无症状病例不会人传人,我国顶级的网红专家不断地给出判断和结论。但关键的问题是,哪一个不是通过社会现象推理给出的解释,哪一个不是立足我国疫情防控制度优势的角度给出的解释,哪一个又是从科学的角度言之凿凿地给出的解释呢?


中美疫情防控大比拼,怎么又把孔夫子扯进来了?


总体而言,制度是哲学范畴的,科技是自然科学范畴的。关于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早在近200年前,恩格斯就有著名的论断:唯物主义要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在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共同信仰的我国,对于恩格斯这一论断并不难理解:哲学与自然科学是相互的,相互之间既有作用力,也有反作用力。换句话说,科技发展慢,就会迟滞制度的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本身就包括科技的现代化,科技如果跟不上,必将产生“木桶效应”。而制度能做的,或许只能是把木桶侧放一些,最大程度地增加木桶的蓄水量。


中美疫情防控大比拼,怎么又把孔夫子扯进来了?


还记得小时候老师逼我们背诵的文言文《两小儿辩日》吗?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孔夫子是圣人,但是对于太阳到底早上大还是中午大,这个现在很容易解释甚至感觉可笑的问题,孔圣人却无法解释,还被两个小屁孩耻笑:孰为汝多知乎?

是孔圣人不够睿智吗,是孔圣人才疏学浅吗?都不是,而是当时的自然科学发展十分有限,局限了孔圣人的认识,触及了孔圣人认知的盲点。从当时体制的角度看,也不过设置了“钦天监”,天象到底如何,“钦天监”胡说八道的成分很大。


中美疫情防控大比拼,怎么又把孔夫子扯进来了?

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长期存在“学而优则仕”的国家政策导向,对科技的重视和推进乏善可陈,引以为豪的不过就是“四大发明”。然后呢?好像就没有然后了。

康熙大帝,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一道,被奉为千古一帝。然而,正在康熙大帝创建“康乾盛世”时,西方却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一步步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央,而所谓的“康乾盛世”不过是低层次的循环和徘徊,后来就被西方的坚船利炮干成了百年耻辱史。这就是存在决定意识、科技影响制度的对比诠释。


中美疫情防控大比拼,怎么又把孔夫子扯进来了?

通过这次战疫,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就是要对医学科技高度重视。

目前我国的战疫,打的是主要是社会组织的仗、制度优势的仗,而不是医学科技的仗。

我们应该少一些说漂亮话的人,多一些目光冷静、头脑清醒的科学家,多一些国际领先、管用有效的科技成果。

在医学科学方面如此,在其他科学方面也是如此。否则,科学技术就根本配不上制度优势,我国现代化进程将会被科学技术所掣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