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校园贷又生“变种”

又是一年毕业季,又到了一批天之骄子走向社会,融入经济活动的时候。有些学生带着满腔的热血准备大干一场,而有些却是负债累累四处躲藏。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催生了无数的网贷形式,几乎各大电商巨头都发行有自己的金融借贷产品,还有无数大大小小的其他网贷。这其中,最让许多人又爱又恨的莫过于“校园贷”了。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校园贷又生“变种”

前不久,央视曾报道过校园贷的黑色产业链,曝光了一些无良的校园贷平台,还有采访了几个深陷校园贷无法自拔、巨额负载的学生。因为有各种身份信息、私人照片,作为抵押,无良校园贷平台肆无忌惮的盘剥着这些本是天之骄子的孩子,动不动就数十万的还款利息,深深的榨干了他们。

当国家社会正在全力整顿打击不良校园贷、不良网贷的时候,一些校园贷的新变种,再一次悄然扑向了这个“抵抗力”有限的群体。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校园贷又生“变种”

这种新变种就是,利用各种网贷平台,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用下一家网贷平台的借款偿还上一家的借款,并用“网络兼职”的方式招收各种代理推广,还美其名曰帮助大学生“上岸服务、清账”。然而,不明就里的大学生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种“以贷养贷”的模式,不过是另一个更完美的陷阱。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校园贷又生“变种”

当我们一再警惕不良校园贷的时候,其实,更应该警惕的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不要过分放大自身的消费欲望,量力而行,对金融知识有个基本的认识,利用互联网金融提供的便利,投资自己、让自己能力得到增值,才是真正要做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