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贵高铁发现之旅——第二站:水西城(黔西)

点击右上方【关注】


先说几句题外话,开始写头条号(点击右上方【关注】)和微信公众号(搜索【大嘴说贵阳】关注)以来,得到越来越多的熟悉的和不熟悉的朋友的喜欢、关注。我感受到了莫大的鼓励与支持,在多少个熬夜翻资料的夜晚,你们是我继续前行的动力。

成贵高铁发现之旅——第二站:水西城(黔西)

网友评论截图

曾有幸在卫城工作过一年。文章经一起战斗过的朋友转发,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当地朋友自发地层层转发。朋友截图给我,我看后惊喜万分、思绪万千,我想,前路慢慢,我又该出发了……

成贵高铁发现之旅——第二站:水西城(黔西)

读者转发【大嘴说贵阳】微信公众号文章情况

从贵阳北搭乘成贵高铁,最快30分钟,我们就可以来到第二站:水西城(黔西)。

成贵高铁发现之旅——第二站:水西城(黔西)

成贵高铁发现之旅——第二站:水西城(黔西)


水西驿:历史与现实的重合

对于学习历史,不管是大学的历史系教授,还是市井小民,都能绘声绘色的讲出来,什么殷鉴不远、借鉴指导等重大意义。中国从秦代至清代,几千年王朝的历史,脱去逐渐华丽的外衣,里子实质上真的变化不大。所以,沉下心来,细细品味,你真的会发现,人们老生常谈的借鉴意义越来越靠谱。【大嘴】看着成贵高铁线路图,苦于没有写作切入点的时候,突然在眼前呈现出“龙场九驿”走向。虽然在黔西之前,高铁的线路是经清镇方向到黔西,驿道的走向是从修文方向到黔西,但这只是时代对于出发点的更换,总体的大势依然在此。历史的借鉴发生得悄无声息。

成贵高铁发现之旅——第二站:水西城(黔西)

成贵高铁:黔西站

元大德年间,由于奢节起义抗元失败,元廷将黔西地域划入顺元路管辖。1372年(明洪武五年),顺元路宣慰使霭翠等入朝,贡马及方物,表示归顺明廷。明廷改顺元路为贵州宣慰司,仍以霭翠为宣慰使,将办公地点安排在了“贵州”(明代的建省前的“贵州”,指的是今天的贵阳)。元代的路,相当于现在地级市的行政级别。顺元路,即今天的贵阳市,从这个情况看来,当时的贵阳、黔西是在同一个“地级市”行政区划内的。

成贵高铁发现之旅——第二站:水西城(黔西)

霭翠与奢香(剧照)

不久,霭翠病死,其子年幼,遂由其妻奢香代摄贵州宣慰使职。奢香摄理贵州宣慰使职后,筑道路、设驿站,沟通了内地与西南边陲的交通,巩固了边疆政权,促进了水西及贵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2011年,央视重磅推出大型古装民族电视剧《奢香夫人》。抛开剧中的爱情套路,历史的基本脉络还是较为真实地还原了历史上的奢香的事迹。其中,奢香所开“龙场九驿”的历史功绩,最为人所称道。“龙场九驿”起于龙场驿(今修文县城),经陆广驿(今修文六广)、谷里驿(今黔西谷里)、水西驿(今黔西县城)、西溪驿(今黔西凹水)、阁鸦驿(今大方境内)、归化驿(今大方、毕节交界归化河边),而至毕节驿(今毕节)。

成贵高铁发现之旅——第二站:水西城(黔西)

央视电视剧《奢香夫人》海报

我们从“龙场九驿”的走向不难发现,从水西驿到毕节驿,与今天我们成贵高铁的走向一致,这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历史的必然?要论证是巧合还是必然,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系统工程。我想规划设计成贵高铁的设计师们,一定翻阅或咨询过过往的历史。我们无法论证巧合还是必然,但是这不妨碍我们欣赏历史的这份魅力。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或许,这也是先辈给我们的启迪。


水西城:水西土司兴衰的见证

彝族自西北而来,定居在贵州西北部之后,经过历代发展累积,逐渐以乌江上游鸭池河以西的广大地区为根据地,深厚根植,由唐至明代晚期,逐渐发展壮大,甚至越过鸭池河向东,拥有“水外六目”(息烽、修文、清镇、平坝、普定等地)之地,一度入驻贵州城(今贵阳)。在元明时期,随着土司制度的建立完善,水西彝族首领“世守其土、世长其民、世袭其职”得到中央政府的进一步强化。明洪武时期,霭翠归附,被授予贵州宣慰使,进驻“省城”(今贵阳)办理军民事务。对于霭翠等少数民族首领的册封,类似汉代的封国,享有封地内的军民事务权。但是明廷为了防止这些军政寡头就地坐大,要求他们不能在老巢办公,而是必须在朝廷控制的“省城”办理事务。若有特殊情况需要回到自己的封地,需要报批才能回去。当然,霭翠家族能够纵横千年不倒,这种条条框框被变通的渠道实在太多。什么巡视封地、征收贡赋等理由信手拈来,霭翠及其后代们,常常不在“省城”而在老巢优哉游哉,暗暗积蓄自身的力量,以求保住自身的权力与地位。

成贵高铁发现之旅——第二站:水西城(黔西)

明代贵州省城图

1382年(洪武十五年),清缴蒙元盘踞云南残部的明军从贵阳方向来到水西,为保障后勤及交通,安陆侯吴复在今黔西县城筑水西城。这一时期,在今天贵州区域内的少数民族势力摄于明廷扫荡蒙元的威势,大多选择归附明廷。明廷为解决蒙元这个主要对手,对各地土司大多因循旧例,甚至为争取支持,对各地土司进行扶植,以图在全国政权的争夺上稳固后方、占据主导。两者的关系在这一时期可谓蜜月。比如在奢香夫人裸挞事件后,朱元璋处理或者雪藏了马晔,从政治层面上表达了对奢香的支持。

成贵高铁发现之旅——第二站:水西城(黔西)

朱元璋画像

近百年后,奢香的第八世孙安贵荣袭封贵州宣慰使。安贵荣与他的祖辈一样,优哉悠哉的在“省城”与老巢之间来回游荡,或处理公务、或游山玩水、或交识朋友,但总的目标都是围绕着保持或者加强安氏对于水西地区的控制,以便在政治上获得利益(类似于民国时期的军阀,有兵有地有民才有权),势力鼎盛一时。

有意无意间,安贵荣同被贬修文龙场驿的王守仁交好成了朋友。在得知王守仁到达修文龙场驿的时候,安贵荣第一时间送去了吃穿用度,未曾谋面已然佩服致敬。你说交好朝廷被贬之人,我想安贵荣估计多少也有点对朝廷的不满。当然,你要说他是被王守仁的才学折服,我也不好反对。客观来说,安贵荣礼遇王守仁,既有笼络王守仁的意思,也有对明廷不满的情绪。

成贵高铁发现之旅——第二站:水西城(黔西)

王守仁画像

毕竟,王守仁的被贬,也是明廷阉党势力乱斗的结果。不管目的是否单纯,后来安贵荣和王守仁还真成了挚友。在凯里苗民叛乱和水东反宋氏战争中(宋氏为明廷册封的贵州宣慰同知),安贵荣一度“中立”自持,不愿助力明廷平叛,在王守仁的劝说下,才肯出兵平叛。维护了地方稳定,也保住了安氏家族的延续。后来,夷苗族人修复牛场九龙山古象祠(在今黔西县)后请安贵荣作记,安贵荣转请王守仁作了《象祠记》,还数次邀请他到水西各学宫学堂讲学施教。

成贵高铁发现之旅——第二站:水西城(黔西)

王守仁《象祠记》

1621年,奢安之乱爆发。1630年(明崇祯三年),贵州宣慰使安位降于明廷,明廷削水西土司水外六目地。改贵州宣慰司为水西宣慰司,设治于水西城。加上水东宋氏的覆灭。至此,土司势力基本退出鸭池河以东地区。随着民族融合的推进,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央朝廷对贵州地区的统治进一步的成熟稳健。1666年(清康熙五年),清廷在水西地区推行改土归流(不再由土司世袭统治,而是由中央任命官员统治,与中原地区实行一样的政治制度),以水西城置黔西府,标志着水西土司1100多年的世袭统治结束了。

成贵高铁发现之旅——第二站:水西城(黔西)

今天黔西县灵博山古象祠

成贵高铁发现之旅——第二站:水西城(黔西)

今天在黔西县城附近所修仿古建筑——水西古城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并可回复想要了解的贵阳历史故事,大嘴将从中挑选话题,撰写文章介绍。方便讨论可搜索关注"大嘴说贵阳"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