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是一種習慣,成功的交易也是一種習慣!

成功是一種習慣,成功的交易也是一種習慣!


成功是一種習慣,成功交易也是一種習慣!很多交易者誤以為參與市場交易的過程,需要付出艱苦的勞動,其實這是一種曲解,所謂艱苦的勞動是指形成方法的過程,而不是指參與交易實戰的過程。事實上,成功的交易只是正確模式的簡單而重複地市場使用!成功交易只是將正確的交易變為一種習慣!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全世界的人都想改變別人,就是沒人想改變自己。羅丹也說過類似的話:“有人問我為什麼能把一塊石頭雕刻得栩栩如生,我告訴他們,其實美早就已在生命裡了,我只是把多餘的部分敲掉。”

我們不難發現,成功的人似乎永遠成功,而失敗的人似乎永遠也在失敗。這是為什麼呢?有位社會心理學家就此分析說:“沒有別的,習慣兩個字在起作用。一個人習慣於每天晨跑,他就會幾十年如一日地跑;一個人習慣於懶惰,他就會無事可做地四處瞎溜達;一個人習慣於勤奮,他就會像日本的阿信一樣克服一切困難,從而所向披靡。成功也是一樣。”

當你有了適合自己的高正概率的贏利模式以後,準確而正確地運用於實戰就成為攸關成敗地關鍵,而當你多次都能正確地重複使用時,你就會形成一種操作習慣,這種習慣就是成功地習慣;同樣的,失敗也會形成習慣,陳安之說:“你種下櫻桃樹,你收穫的就是櫻桃,你種下蘋果樹,那你收穫的就是蘋果。”你是選擇成功的習慣還是選擇失敗的,那也只有你自己能進行決定!

一、交易習慣的形成因素

良好交易習慣的形成必是在充分認識市場和認識自己的前提下,經由多次正確操作的行動而產生的行為習慣.

(1)認識習慣

習慣的力量是驚人的,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一位沒有繼承人的富豪死後將自己的一大筆遺產贈送給遠房的一位親戚,這位親戚是一個常年靠乞討為生的乞丐。這名接受遺產的乞丐立即身價一變,成了百萬富翁。這名幸運的乞丐接受了記者的採訪,“你繼承了遺產之後,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乞丐回答說:“我要買一隻好一點的碗和一根結實的木棍,這樣我以後出去討飯時就更方便一些。”

可見,習慣對我們有著絕大的影響,因為它是一貫的,在不知不覺中,經年累月地影響著我們的行為,影響著我們的效率,左右著我們的成敗。有個動物學家做了一個實驗:他將一群跳蚤放入實驗用的量杯裡,上面蓋上一片透明的玻璃。跳蚤習性愛跳,於是很多跳蚤都撞上了蓋上的玻璃,不斷地發叮叮鼕鼕的聲音。過了一陣子,動物學家將玻璃片拿開,發現竟然所有跳蚤依然在跳,只是都已經將跳的高度保持在接近玻璃即止,以避免撞到頭。結果竟然沒有一隻跳蚤能跳出來——依它們的能力不是跳不出來,只是它們已經適應了環境。這個試驗證明,跳蚤會為了適應環境,不願改變習性,寧願降低才能、封閉潛能去適應。

其實人也像其他生物一樣,一個人一天的行為中,大約只有5%是屬於非習慣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為都是習慣性的。即便是打破常規的創新,最終可以演變成為習慣性的創新。根據行為心理學的研究結果:3周以上的重複會形成習慣;3個月以上的重複會形成穩定的習慣,即同一個動作,重複3周就會變成習慣性動作,形成穩定的習慣。

美國地產大亨歐文•亨利曾是個癮君子,嗜煙如命,有次開車經過英國,天一直下著雨,旅途又很勞累,就在一個小鎮的旅館過夜,半夜醒來,突然很想抽菸,不料煙盒空了,他搜遍了所有東西,都找不到一支菸,而此時旅館服務廳早已關門,大街上的商店也早已關門,只能到幾條街外的火車站去買了。

由於煙癮上來,很難受,他覺得哪怕吸上一支也好,於是穿好衣服,拿起雨衣準備出門,而在這時,他突然想到“我這是在做什麼啊,一個相當成功的商人,一個有理智有能力對別人下命令的人,卻要在三更半夜冒雨走幾條街,僅為了吸一支菸?”這多麼不像一個成功人士,於是他下定決心,剋制這種壞習慣,回到床上睡覺了。自從這次戰勝煙癮後,他覺得很有成功的成就感,自此以後,他堅持下去,三個月以後,真的戒掉了吸菸的壞習慣。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其實成功也是一種習慣。

亞里士多德說:“人的行為總是一再重複。因此,卓越不是單一的舉動,而是習慣。” 我想,投機的環境也是如此。拿破崙.希爾說:“成功和失敗,都源於你所養成的習慣。有些人做每一件事,都能選定目標,全力以赴;另一種人則習慣隨波逐流,凡事碰運氣。不論你是哪一種人,一旦養成習慣,都難以改變。”習慣決定著我們操作的結果,也決定著我們投機的成敗!養成好的習慣對於我們的交易成功乃至我們的人生無疑都非常重要!正如心理學巨匠威廉•詹姆士所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2)認識市場

凡進行過期貨交易的人都知道,市場無非是由商品起起落落的價格組成,認識市場就是了解掌握價格的運行軌跡。通常說,價格的運行有兩種狀態:趨勢狀態和盤整狀態。

① 趨勢狀態。道氏理論告訴我們:趨勢由一系列不斷抬高(降低)的高(低)點和低(高)點組成。連接其中兩個最高(低)和最低(高)點,得出兩條趨勢線,價格在其上升(下降)通道內運行。通道不破,趨勢不改,趨勢具有連續性和穩定性,中間會有調整,但方向不會輕易改變。

② 盤整狀態。由形態理論、K線組合理論可知,盤整狀態的特徵表現為價格在一定幅度內上下振盪。從時間上也可將其分為:短期盤整、中期盤整、長期盤整。盤整形態經常從價格的大幅振盪,逐漸過渡到小幅波動。盤整狀態只是暫時的,可能是上漲或下降途中的休息,也可能是一輪行情反轉前的準備。

成功的投機就是沿著價格運動阻力最小的方向而做的順勢操作,就是投機者依據自己的投機經驗和操作系統,進行冷靜分析,並始終清醒地把握行情發展的規律,靜如處子,動如脫兔,像狼一樣捕捉時機!投機的真諦就是把握和發現重大的交易時機!投機的最大悲哀就是與重大的交易機會檫肩而過還懵然不知!

(3)認識自己

“認識你自己”,這是古希臘偉大的聖哲蘇格拉底的一句著名箴言,它被高高地鐫刻在德爾菲太陽神廟之上,以其深邃的思想恩惠著後人。要想從平庸中脫穎而出,想成為一名專家級交易者,你必須學會了解自我,必須熟悉市場的各種運行機制,使它們在你的大腦中形成一個整體模式,並能清楚地明白,你自身的優點和弱點是如何影響你的操作業績的。正如亞當.斯密在其著作《金錢遊戲》中所說的那樣,“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誰,那麼市場是一個能找到答案的昂貴場所”。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有人虧十幾個點就沉重得吃不下飯,有人可能虧幾百個點也滿不在乎,這就是風險承受能力的不同。這種不同沒有好壞、對錯之分,只有應對策略的不同,因為它可能影響你的交易心態,主宰你的情緒。風險承受力強的可以追逐趨勢行情,而風險承受力低的可以採取短線交易。

其次,要了解人性的弱點和自己的特點。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在利益和誘惑面前,人們往往會深陷其中。表面看來期貨投資獲利容易,只要一敲鍵盤,說不定就是幾倍的利潤。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期貨投資遠非想象的那麼簡單,無情的現實會很快擊碎淺薄交易者的夢想,不到半年就暴倉出局的投資者比比皆是。為什麼呢?因為貪婪和恐懼!人生的敵人其實在你我心裡,在投資的行為上,貪婪、恐懼的嘴臉不斷重演!貪婪和恐懼是人類的天性,天性往往會主宰我們的意志,使我們不能去客觀、冷靜地分析行情。

阿含經言:“莫念過去,勿願未來;過去已滅,未來未到,應思現在所有之法,活在當下”。道德經有言:“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惑”,世間事變幻莫測,但“物極必反,否及泰來”是天地間無法抗拒的自然力量,“日出日沒,花開花落”的循環原則互形不變。投資市場本身就是一個零和博弈的競技場,沒有絕對的利弊,沒有絕對的勝負,樂觀中保持一分謹慎,悲觀中其實已經在醞釀轉機,沒有多頭就沒有空頭,沒有跌勢就沒有漲勢,沒有漲跌何來市場。

再者,需要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徵,是穩重、堅韌、勇敢,還是易怒、好動、怯懦,這對養成良好的交易習慣,進而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統,形成自己的交易風格具有重要的參考作用。如同人是大自然的產物,並不可能戰勝自然一樣,投資者在市場面前,也是非常渺小和脆弱的。如果市場可以被大多數人準確地預測,那麼市場就會失去存在的基礎,作為投資者只有適應市場,順應市場,做到隨波逐流,才可能在市場中生存。萊根譚中提到:“竹影掃階塵不動,月輪穿沼水無痕,水流任急境常靜,花落雖頻意自閒”,交易者若能在外界投射來的刺激下,不起貪心,不生懼心,很坦然從容地站在超然的立場,自然可以自在地知所進退。追求一個內心平靜的世界,這正是跨越投資領域最大的難處。

總之,瞭解自己就是要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個性、習慣、性格特徵等,從而形成自己個性化的交易風格。期貨投資之道不是人云亦云,不是用所謂大眾化的交易方法代替自己的方法,而是從大眾化的方法中提煉出屬於自己、期樂會qlhclub適合自己的方式來應對市場。

二、成功交易者應養成的行為習慣

(1)成功者目標明確

一個人沒有目標就不可能有實際的行動,更不可能獲得實際的結果。成功人最明顯的習慣之一就是,他們雖重視事情的過程,但更重視事情的目的,而目的的清楚則有助於他達到結果並且享受過程;根據這一目標,自己必須切實做到哪些事情,然後一一付諸實施。因此他們往往如期成功、如願以償。這樣做的目的是讓人不要見一步走一步,拖拖拉拉,一事無成。但是並不代表目標是一成不變的,目標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我們制定了目標之後,還需要經常審閱目標表,針對當時的情況進行修改,修改後的目標表必須能夠體現出你當時對要完成某事的最好判斷,而不是認為自己無法完成目標而去修改。

(2)成功者重視積累

在參與交易時,越輕鬆越好,但在交易前的準備卻是一個艱苦的過程,兩者的關係是辯證的,這並不矛盾。要成為優秀的交易者,首先要對市場進行研究、觀察,做好交易前的各種準備和學習,累計實戰經驗;艱辛勞動是指人的觀念、創造力、毅力、動力、慾望和投入精神,艱辛勞動不是指和市場作鬥爭,而是越順應市場趨勢就越容易賺錢。經驗是投資或投機能否獲利的重要關鍵,累積經驗難免要繳學費,新手為了避免學習過程中虧損過大,可以多做模擬操作。

(3)成功者注重學習

養成讀書的好習慣永遠不會過時。哈利•杜魯門是美國曆史上著名的總統。他沒有讀過大學,曾經營農場,再後來經營一間布店,經歷過多次失敗,當他最終擔任政府職務時,已年過五旬。但他有一個好習慣,就是不斷地閱讀。多年的閱讀,使杜魯門的知識非常淵博。他一卷一卷地讀了《大不列顛百科全書》以及所有查理斯•狄更斯和維克多•雨果的小說。此外,他還讀過威廉•莎士比亞的所有戲劇和十四行詩等。杜魯門的廣泛閱讀和由此得到的豐富知識,使他能帶領美國順利度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時期,並使這個國家很快進入戰後繁榮。

他懂得讀書是成為一流領導人的基礎。讀書還使他在面對各種有爭議的、棘手的問題時,能迅速做出正確的決定。例如,在20世紀50年代他頂住壓力把人們敬愛的戰爭英雄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解職。他的信條是:“不是所有的讀書人都是一名領袖,然而每一位領袖必須是讀書人。”

每一個成功者都是有著良好閱讀習慣的人。世界500家大企業的CEO至少每個星期要翻閱大概30份雜誌或圖書資訊,一個月可以翻閱100多本雜誌,一年要翻閱1000本以上。其實在投機市場也是一樣,要想在這個風雲詭譎、變化莫測的風險市場上生存,並得到長久的發展,僅靠想當然的主觀願望是不可能的,也不現實。資本市場是永遠充滿變化的,但並非沒有規律可循。我們應該從其本質到實戰運行,從出入市點位把握、風險管理、資金管理到心態控制,進行全面細緻系統的學習和研究,徹底掌握期市的本質規律。

(4)成功者先計後戰

佛陀曾經這麼說:“少數人渡過河流,多數人卻在河流的岸邊跑上跑下,人們是如此地匆忙,卻又不知道要去那裡”,是的,這就是人生,每個人看起來總是忙碌不堪,當進一步問其為何而忙時,大多數人可能又是一問三不知,投資行為的變化也是如此。在這個風險市場上,我們不能終日盲無目的對市場的波動隨意展開沒有章法地操作,必須要有可行的操作計劃與規程,並嚴格執行。

在期貨交易中一定要首先制定詳細周密的能應對各種情況的操盤計劃,設定切實可行的盈利目標和止損價位.計劃制定好後要嚴格執行,如果僅憑一時的感覺或衝動就盲目下單,往往會鑄成遺憾,特別是在已出現了虧損的情況下,你往往會因想盡快彌補損失而進行頻繁的超量操作,其結果是越操作損失越大,最終會被迫走上斬倉出局或暴倉的絕路。這方面的實例在期貨交易中可以說是不勝枚舉。

(5)成功者執行原則

交易的原則很多,下面列舉一些原則,交易者可略做參考:

① 計劃你的交易,交易你的計劃。慎重的選擇入市時機,順勢做單不可逆市;把握輸少贏多的機會,不明朗市不入;控制自己的情緒,獨立思考,冷靜分析,交易中要嚴格按照計劃當機立斷,萬不可猶豫不決。

② 只運用能夠輸掉的錢,從小額低風險買賣開始,在游泳中學游泳,虧得起多少做多少。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急流勇退,學會接受失敗。

③ 堅持量力而行,留有餘地。賺錢要適時落袋為安一旦成為能獲利的期貨贏家,守住獲利是門學問,規避由賺而虧, 有暴利便收手。

④ 以活躍的商品為交易對象,戰場不宜過度分散。清淡的月份不做,合約要及時換月,同時注意買賣同系商品中價差大的商品。

⑤ 避免預測性交易,耐心等待完美的交易時機,空倉也是一種戰鬥。

⑥ 金字塔式加碼,加碼技巧是期貨操作的藝術,也是門大學問,無法在此一語道盡。但有一個大原則,加碼主要是要將整段行情的利潤放大,但行情發展之初,誰也不知道這是趨勢行情還是盤整行情,因此最好是處於獲利狀態才加碼,心理壓力才不會太大。加碼時不要一口氣加足,而是輕倉慢慢加。等等。

(6)成功者自我控制

任何一個成功者都有著非凡的自制力。三國時期,蜀相諸葛亮親自率領蜀國大軍北伐曹魏,魏國大將司馬懿採取了閉城休戰、不予理睬的態度對付諸葛亮。他認為,蜀軍遠道來襲,後援補給必定不足,只要拖延時日,消耗蜀軍的實力,一定能抓住良機,戰勝敵人。諸葛亮深知司馬懿沉默戰術的利害,幾次派兵到城下罵陣,企圖激怒魏兵,引誘司馬懿出城決戰,但司馬懿一直按兵不動。

諸葛亮於是用激將法,派人給司馬懿送來一件女人衣裳,並修書一封說:“仲達不敢出戰,跟婦女有什麼兩樣。你若是個知恥的男兒,就出來和蜀軍交戰,若不然,你就穿上這件女人的衣服。“士可殺不可辱。”這封充滿侮辱輕視的信,雖然激怒了司馬懿,但並沒使老謀深算的司馬懿改變主意,他強壓怒火穩住軍心,耐心等待。相持了數月,諸葛亮不幸病逝軍中,蜀軍群龍無首,悄悄退兵,司馬懿不戰而勝。抑制不住情緒的人,往往傷人又傷己,如果司馬懿不能忍耐一時之氣,出城應戰,那麼或許歷史將會重寫。

期貨市場是一個風險很大的市場,它在創造高利潤的同時必然伴隨著另一方的高虧損,而對自己的高度自制是唯一能使你避免重大虧損從而走向贏利的不二法門。

三、成功交易者的思維習慣

(1)成功的交易者絕不幻想

高手不做自己看不懂的走勢,從來不會勉強自己做單,沒有十足的把握不會出手。因為是高手,看得懂的走勢多,所以老是賺錢。而低手老是在一知半解下急於入場,甚至有點影子就急於加碼以擴大盈利,最終敗多勝少。

一旦你把資金投入某個品種,而其沒按原來的預想運動,怎麼辦?一般人常常想象出各種理由把這一不正常的運動“合理化”。這種為避免割肉痛苦的合理化假設是極其致命的,這也是許多有一定經驗的炒手最終不得不舉手投降的主要原因。一位成功的投資者決不讓情感左右自己,有的話程度也很小。無論割肉認錯是多麼痛苦,他們決不遲疑。他們明白,讓這樣的情況延續只會帶來更大的痛苦和損失。

(2)成功的交易者絕不僥倖

僥倖是止損的天敵,也是引發大虧損的直接原因。有一個原則投資人必須要記住:當事情有可能變壞的時候,發生的一定是最壞的結果!!這就是著名的墨菲法則。對於這個法則,比較形象的解釋就是:如果桌子上有一塊麵包,麵包的一面有奶油。

當面包從桌子上跌落到名貴的地毯上的時候,一定是有奶油的那一面向下。很多投資者就是犟脾氣,做錯了死不認輸,不知在第一時間解決掉手中的錯單,以至讓錯誤不斷地延續,後果可想而知。“我就是不信它不漲,我就是不信它下不來……”這種心態萬萬要不得。虧損是投資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反也一樣,要及時獲利了結。如果市場已經達到了你預定的目標,及時獲利出局,多數情況下,市場不會給你第二次機會。

(3)成功的交易者絕不重搏

高手從來不會與市場重倉對賭,只會隨著趨勢的發展有計劃地逐漸增加倉位,因為他知道市場走勢常有出人意料之處,長久的獲利才是勝算。而低手總是急於一朝暴富,重倉出擊,雖偶爾有賭對時候,但久賭必輸,最終一無所獲;高手不貪,循規蹈矩地金字塔加碼,無論走勢好壞,皆有收穫。而低手則急於加碼擴倉,最終行情反轉時,反勝為敗。重倉或滿倉操作雖然有可能使你快速增加財富,但更有可能讓你迅速暴倉。財富的積累是和時間成正比的,這是國內外期貨大師的共識。靠小資金盈取大波段的利潤,資金曲線的大幅度波動,其本身就是不正常的現象,只有進二退一,穩步拉昇方為成功之道。

(4)成功的交易者絕不自大

著名科學家法拉第晚年,國家準備授予他爵位,以表彰他在物理、化學方面的傑出貢獻,但被他拒絕了。法拉第退休之後,仍然常去實驗室做一些雜事。一天,一位年輕人來實驗室做實驗。他對正在掃地的法拉第說道:“幹這活,他們給你的錢一定不少吧?”老人笑笑,說道:“再多一點,我也用得著呀。”“那你叫什麼名字?老頭?”“邁克爾•法拉第。”老人淡淡地回答道。年輕人驚呼起來:“哦,天哪!您就是偉大的法拉第先生!”“不”,法拉第糾正說,“我是平凡的法拉第。”謙虛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是一種人生的智慧,相對於市場的博大,一個交易者沒有理由不謙虛。

美國證券史上有名的資深分析師卡費羅,曾創下連續22月盈利不虧損的紀錄;貝託•斯坦曾在華爾街創下一單賺取十億美金的記錄;而邁克•豪斯則曾經七年雄居華爾街富豪榜第一名。但是他們的結局有些相似———卡費羅死時身上只有五美元;貝託•斯坦被幾百名憤怒的客戶控告詐騙而入獄十年,出來時一文不名,而邁克•豪斯更慘,他在四十五歲就破產自殺了。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局?原因很簡單,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投資操作成功的概率總是遠遠高於眾人。但奇怪的是,在他們自我感覺最好、自覺偉大的時候,九十九次成功所積累的金錢卻沒能經受住一次“決戰”失利造成的損失。越是自我感覺良好、充滿自信,就越不容易承認自己在市場上會犯錯,就越難以說服自己及時斷臂止損。結果就是總會有一次要讓你敗在市場的滾滾車輪之下!

(5)成功的交易者甘於孤獨

幾乎所有成功的投資者都是孤獨者。他們必然是孤獨者!因為他們常要做和大眾不同的事。高手從來不會大舉追進,往往在走勢的橫盤位置放膽買入或者果斷平倉,因為他知道橫盤後的方向多數是沿著原來方向前進。而走勢是不可能連續行進的。而低手往往害怕橫盤後反轉,總是過早出場。入場時也喜歡追進,所以經常被套。

無論是低買高賣還是高買更高賣,他們都必須維持獨立的思維,為了與眾不同而做和大眾相反的事是極其危險的。他們必須有合理的解釋為何大眾可能不對,同時預見採用相反思維所將引致的後果,這給他們與眾不同時所需的信心。你如果隨大流,則你將常常在高點入市,低點出市,你將成為失敗者。

(6)成功的交易者超越自我

成功者人生的目的通常超越自我,運用冥想的技巧,運用自我暗示的力量。當你不斷想象自己達成目標是情景,潛意識會引導身體作出那些效果。成功是一個誘人的字眼,她曾吸引了並始終吸引著無數人為之前赴後繼、赴湯蹈火。交易的成功者不是天生的,也絕對不是妄圖用一些自以為是的投機取巧的伎倆來戰勝市場的!其必是不屈的靈魂在經歷了非凡的勤奮和天才的努力之後徹悟的結晶!

成功是一種智慧,成功是一種習慣,成功是一種品格,成功是一種觀念,成功是一種追求,成功是一種信念,成功是一種決心。成功有秘訣,但成功永遠沒有捷徑。執著使你通向成功之路,智慧助你打開成功之門。

培根在論說人生時指出:“習慣是一種頑強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一切天性和諾言,都不如習慣有力。”習慣的力量是驚人的,習慣能載著你走向成功,也能馱著你滑向失敗,如何選擇,當然最終還是取決於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