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乱世春秋,乱到什么样子

孔子曾在《论语》中评论春秋时期的一些社会现象用了四个字“礼崩乐坏”,即所谓的乱世春秋,乱,何其乱,乱到了什么程度呢?比如父夺子爱算不算,子通其母呢?兄妹相通乱不乱?至于父子相残,兄弟相争都不在本篇范围之内。

何为乱世春秋,乱到什么样子

卫宣公,一个臭名昭著,淫纵不简,彻彻底底的好色之徒,不知廉耻的人。

在他当公子的时候,就开始沾花惹草,私通他的老爸卫庄公小妾夷姜,并生下公子急,后宫佳丽多了,也是个麻烦事,守得住一个,守不住一双。你玩乐,嫔妃们也知道"偷乐"。

后来卫宣公即位,才从民间接回公子急,立为嗣君,到16岁时,开始搞对象年龄,老爸非常慷慨的到齐国说亲,卫与齐门当户对,齐僖公就答应把美女宣姜嫁给公子急为太子妃,使者为了巴结卫宣公就提前告诉卫宣公讲:宣姜如何如何国色天香,倾国倾城,沉鱼落雁等等,本来就是眼睛里离不开美色的卫宣公说得心里痒痒的,于是就合计在淇水筑台纳媳,不理朝政,不再要父亲小妾夷姜,玩乐去了。说好的太子,到哪儿去了呢?

何为乱世春秋,乱到什么样子

抢儿子媳妇在春秋时代除了卫宣公还有一个人叫楚平王,就是杀伍子胥全家,最终被伍子胥挖出来鞭尸的那个楚平王,也是名义上给太子建选结婚对象,后来收归囊中。

当太子建到相亲年龄,父亲就派费无极到秦国说亲,秦哀公就把妹妹孟赢许配给太子建,费无极见孟赢貌美,胜过王宫所有嫔妃,讨好平王的机会来了,于是就极力说服平王娶之,平王求之不得,就笑纳了,收归己有,儿子的媳妇再找一个便是,自己先享用享用。

如果春秋只有夺夺儿媳,抢抢老爸的小妾也就不足为乱春秋了,毕竟这些是没有血缘关系,只是不符合礼教,更有甚者是有血缘关系的兄妹相通,这可是违犯了人伦。

齐文姜与齐襄公是齐僖公的儿女,他俩同父异母,老婆多了真麻烦,他们居然私通,弄谁不行非得沾上亲妹妹,真让世人大跌眼镜。

齐文姜当初最心仪的对象是郑国的世子姬忽,端正勇健,玉树临风,一幅好男孩形象,又帮齐僖公打败北戎来犯,得力猛将,是谁都想招为附马,可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这姬忽居然丢下美女不要,扬场而去,可谓真男人也。

何为乱世春秋,乱到什么样子

怪就怪在齐家家风不好,前有齐宣姜与卫宣公之鉴,那个敢娶之,都是会死于非命;不信,请看替死鬼鲁桓公的下场。

鲁桓公刚即位,想抱大腿齐国,于是就想与齐国结秦晋之好,正正齐僖公之怀,就把齐文姜嫁给了鲁桓公,鲁桓公却不知齐文姜与齐襄公早就有了一腿,早相暗许,偷食禁果。

当时郑国世子姬忽甩了文姜后,文姜就是想不通,要美貌有美貌,要背景有背景,咱就成了瘟役一样没人要了呢?于是就很郁闷,堂堂公主居然被人甩锅,正在这是亲兄弟齐襄公送来了温暖和睸眼,从小一起长大,又恰逢情场失意,难得这么个有情郎,那就私通了吧,管他个兄不兄妹的。

15年后,齐襄公娶周室王妹,由妹夫鲁桓公主婚,齐文姜不甘寂寞就又勾搭兄弟齐襄公来,齐襄公丢掉王妹不要,私会少妇亲妹来。鲁桓公看不惯,说了两句,齐文姜告知兄长,齐襄公爱妹心切,设计由公子彭生杀死鲁桓公,最后齐襄公为堵天下悠悠之口而血刃彭生。鲁桓公却无辜命丧黄泉。

春秋乱不乱,是不是乱世春秋?周王朝日日衰微,诸候都不尊循周礼而自行其是,做出了许多常人都不可思议的事来,这与当时的社会礼崩乐坏不无关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