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亦有方》:成績差?做到這十條你也能成為學霸(後篇)


《學亦有方》:成績差?做到這十條你也能成為學霸(後篇)


前言

大家好,我是@凌風說教育,關注我!大家一起探討孩子的教育學習成長問題、獲取最新的教育資訊和熱點新聞!

上篇文章我們分析並且總結了學霸共性的前五條​,本篇文章將為朋友們分享學霸共性的後五條,文章總共2266字,閱讀大概需要9分鐘,請大家合理安排時間。

學霸共性後五條​

6.上課效率+獨立思考

很多同學會都有迷惑,為什麼同樣在一個教室聽課,同一個老師教,學霸們每次做課後習題就能全會,而自己卻都不記得上課講了什麼了呢?難道學霸們的智商真的都比自己高出一大截嗎?據統計世界上天才和白痴各佔百分之一,其他百分之九十九都是靠努力和方法。除了自身的努力外,掌握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我們應該如何聽課才能保證高效的課堂知識吸收呢?聽課效率的高低取決於多個方面。

其一做好課前預習能夠有效幫助我們提高上課效率,在做課前預習時注意標記自己的模糊點和難點,也可以準備一個預習本用來記錄預習中遇到的難點和理清思路,在上課時帶著這些問題去聽課,你就會發現課堂吸收率要比平時不復習時高出一大截。

其二要保證精力的充沛,這就要求我們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以及飲食習慣。

其三在聽課時需要我們全神貫注,是否全神貫注其實就是我們的注意力是否集中,但是根據人的生理規律來說,能夠保持一整節課全神貫注的人少之又少,這就需要我們自身去調節生理機制,儘量找到適當的上課空隙去給大腦放鬆休息。對全神貫注時長的要求其實應該和你預習效率成正比,預習做得越好通常對你上課全神貫注要求的時間越短,效率也會越高。

其四,認真的獨立思考,思考通常不是隻體現在上課中,對於我們學習的任何階段思考都可以說是核心,不經過思考的學習可以說是很無用的或者說是很容易遺忘的。當我們學習到一個新知識點,我們可能會聯想到相關的一些其他知識,這其實就是一個思考的過程,例如我們在學習相似三角形的時候我們腦子中可能會想到之前所學過的全等三角形,並聯想到全等三角形相關的性質和題型。在老師將知識點的時候我們最好把知識點和題目關聯起來,有助於我們的記憶和應用。


《學亦有方》:成績差?做到這十條你也能成為學霸(後篇)


7.按時保質完成作業

按時完成作業,大家是不是覺得很簡單,我想我們大部分同學都能做到,但是保質、有效地完成作業的同學又佔幾成呢?這裡說的保質不是說你必須要全部做對,而是說你在做題過程中是否有意識強迫自己去完成,遇到不會的問題是不是就給自己一個“不會”的理由就草草了之了呢?

通常我們人都有一個共性就是遇到比較困難的問題就會選擇迴避,這通常不是我們有意識地迴避,只是我們遇到困難之後的本能反應。所以我們要培養我們遇到問題獨立思考去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這個問題真的在自己的能力之外,再去請教同學和老師,切勿放任問題不管。

衡量問題是否在能力之外的方法:1.思考後無法解答。2.查閱資料後仍無法解決。我們在答題過程中一定要按照這兩步按部就班,切勿不經過思考就去看書或詢問他人。


《學亦有方》:成績差?做到這十條你也能成為學霸(後篇)


8.幫助同學輔導作業

可能有些同學會認為幫助別人輔導作業會浪費自己的時間,耽誤自己的學習,但是調查顯示近九成的學霸都有給同學輔導或講題的習慣。幫助同學輔導作業有兩點好處。

第一,能夠加深同學之間的友誼。幫助同學輔導作業,受到幫助的同學必然會對你產生好感,久而久之成為好朋友是水到渠成。

第二,能夠幫助自己鞏固所學的內容。在輔導作業的同時能夠再過一遍題型或者知識點,相對於自己又多了一次複習,能夠達到鞏固所學知識內容的目的。

第三,培養自己的溝通交流能力。在給同學講題的過程中能夠培養自己的交流溝通能力,把問題講明白、講透也是一種能力的培養,以至於在以後工作中也是終身受益的。

第四,有助於提高自己的自信心。這點不必多說,給同學們講的題多了,同學們自然會投來讚許的目光或者言語,同時也會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但是幫助同學輔導作業也要根據自己的時間去安排,幫助同學是好,但是也不要影響了自己的時間計劃。


《學亦有方》:成績差?做到這十條你也能成為學霸(後篇)


9.合理安排時間(預習、複習、課外閱讀)

合理安排時間即制定一套屬於自己的時間表,時間表裡面可以有幾點起床、幾點睡覺、幾點預習,預習多長時間、課外閱讀的時間等等,制訂一套合理的時間表並不難,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看一下我之前發表的一篇《如何規範您孩子/自己的日常行為習慣?請從這篇文章開始!》,重要的是是否能夠按照這套時間表嚴格的執行。

我們可以根據自身情況,比如上五休二的同學們可以把週一到週五和週末區分開,然後分別制定時間表,週末的時間除了必要的學習時間外,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合理安排,發展自己的興趣和個性。


《學亦有方》:成績差?做到這十條你也能成為學霸(後篇)


10.堅持

最後一點堅持!最後一點堅持!最後一點堅持!短短兩個字,但是應該是這十條中最難做到的,做到堅持並不容易,所以能真正做到堅持的人也不是很多。

我們常常為自己設立目標後,由最開始的興奮到興奮點一點點減弱,最後總能找到藉口放棄最開始的目標。追本溯源,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做事情的效果並不會立竿見影,當我們的付出看不到回報的時候,我們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而放棄。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做到堅持呢?

其一,就是培養我們的意志力,培養意志力可以從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入手,例如每日按照固定時間繪畫、閱讀等等。

其二,制定小的目標,因為長遠的目標不容易實現,更不容易看到效果。制定小的目標能夠時常激勵我們的前進,也就更容易堅持下去。

其三,勞逸結合,切勿將時間和目標太鉅細化,長此下去也容易讓我們因為精神壓力過大而導致放棄。

其四,學會培養學習的興趣,我們都知道自己感興趣的事往往更容易心甘情願的去做,也就更容易堅持,所以要求我們要學會與知識交朋友。


《學亦有方》:成績差?做到這十條你也能成為學霸(後篇)


​結尾

​以上就是文章的全部內容了,喜歡文章內容的小夥伴們可以點個關注哦,歡迎大家在文章底部進行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