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針法一招解決中風後上肢痙攣

中風,在這裡我們不必多講,相比在工作和生活中並不少見。今天重點分享一下中風偏癱中所謂“硬癱”的針法處理。


功能針法一招解決中風後上肢痙攣

痙攣是上運動神經元綜合症陽性體徵之一,在缺血性腦卒中肢體癱瘓發展過程中,肌張力增高或痙攣大多會發生,多於發病後2周開始出現,但在臨床中,多數患者相當長時間處於痙攣持續狀態,恢復緩慢,常並存癱瘓和痙攣兩種狀態,稱為痙攣性癱瘓。

功能針法一招解決中風後上肢痙攣


中醫傳統針刺法也不多說,只談一下近年來常用的功能性針法:

大陵穴速刺、合谷穴透刺、功能穴電刺激


功能針法一招解決中風後上肢痙攣

大陵穴為手厥陰心包經要穴,在前臂掌側,掌長肌腱和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快速針刺後可涉及到的組織有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前臂內外側皮神經、正中神經幹、骨間神經等,可使拘攣手指放鬆至無屈曲、被動活動無抵抗狀態,並持續數小時。


功能針法一招解決中風後上肢痙攣

合谷穴為手陽明大腸經原穴,而手陽明大腸經上達頭面,刺激本穴可使經氣上達頭面,和營調衛,平和陰陽而腦神得安。

合谷穴向後溪穴方向透刺可直接緩解手指屈肌痙攣,間接手指伸肌腱興奮伸展,通過反覆刺激屈肌腱,以緩解痙攣達到改善手指功能障礙的效果,在此狀態下,運用功能穴電刺激可更快地提高上肢整體功能。


功能針法一招解決中風後上肢痙攣

功能1、2穴是兩個新穴,體表定位不是固定的,

功能1穴大致相當於手五里位置,其下有橈神經神經肌肉接頭,刺激該點可產生手指伸展及腕背曲動作。

功能2穴大致相當於外關穴位置,作為輔助用穴,接電針儀的正極。

實際操作時,在接通電針儀的情況下,進行針尖方向的調整,以最小的電流強度產生最大的被動動作,是“功能針法”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