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语」民间奇人的戏法——“蛤蟆教书”和“蚂蚁排阵”

《子不语》的作者袁枚在书中记载了一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趣事。

袁枚小时候住在葵巷,经常见到这样一位乞丐。那乞丐身配一个布袋和两个竹筒。布袋里装着九只蛤蟆;竹筒则装着蚂蚁,一个装红蚂蚁,一个装白蚂蚁。他来到一家店铺,让蛤蟆和蚂蚁各玩一套把戏,然后向店主讨三文钱,立刻又到另一家店铺去。

「子不语」民间奇人的戏法——“蛤蟆教书”和“蚂蚁排阵”

蛤蟆教书

那乞丐玩的把戏有两种。

一种叫“蛤蟆教书”。方法是在柜台上设一把小椅子,让最大的一只蛤蟆跳到那把小椅子上,面朝外坐下来,其他八只蛤蟆则面向大蛤蟆,环绕而坐。这时,九只蛤蟆都寂然无声。突然,乞丐喝道:“教书!”坐在椅子上的大蛤蟆立刻“阁阁”地叫几声;环绕而坐的八只蛤蟆马上也“阁阁”地附和几声。这样,蛤蟆们此起彼伏,不断“阁阁”地叫着。喧闹了一阵之后,乞丐道:“停止!”蛤蟆们立刻不出声了。然后,乞丐张开布袋让蛤蟆跳入,戏就演完了。

「子不语」民间奇人的戏法——“蛤蟆教书”和“蚂蚁排阵”

另一种叫“蚂蚁排阵”。方法是把两个竹筒中的蚂蚁一起倒在柜台上。开始,红、白两种蚂蚁乱爬一气。这时,乞丐手里拿有红、白两面尺把长的旗子。他首先挥动红旗,喝道:“归队!”红蚂蚁们立刻整整齐齐地排成一字长阵;乞丐又挥动白旗,喝道:“归队!”白蚂蚁也迅速排成一行,一点不乱。乞丐再交叉挥动红、白两面旗子,喝道:“穿阵走!”红、白蚂蚁们又立刻横向、竖向交错而行,左旋右转,阵脚整齐,队形不乱。穿行数次,乞丐就把两个竹筒放倒,红、白蚂蚁则分别爬入两个筒里,戏也演完了。

袁枚对此感到很惊奇,感慨说:这些蛤蟆、蚂蚁,都是极微小极愚蠢的动物和昆虫,不知乞丐用什么方法,竟然能把它们驯得如此听话。



其实这种戏法古来有之,早在一千多年前的东晋时期,就有耗子推磨之类的动物把戏了。后来渐渐发展成一种特殊的微型马戏门类——“教虫戏”。除了文中提到的“蛤蟆教书”和“蚂蚁排阵”,还有“乌龟叠塔”、“老鼠推磨”、“老鼠衔药”、“跳蚤组字”等等,都十分巧妙。可惜随着时间流逝,这些戏法会的人越来越少,很多都失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