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语:赑屃精与书生

子不语:赑屃精与书生

无锡有位姓华的书生,风采俊逸,家住在水沟头,紧挨着孔庙。庙前有座阔桥,经常有游人在上面休息。

一个夏日,华生上桥乘凉,天近黄昏时,他走进学校,见旁边的小路边开了一扇小门,有个女子在门前徘徊。华生不免有些心动,假装上前借火,女子笑着给了他,也含情脉脉地盯着他看。华生刚想再搭讪时,女子已入内关门。于是他暗自记下路线才回家。

第二日华生又前往,女子已在门口等候。问她姓名,才知她是学校守门人的女儿。女子还说:“妾身的住所狭小,难以避人耳目。相公家近在咫尺,只要有一间僻静无人的房间,妾身就可以夜里去伴。相公明晚可以在门口等我。” 华生兴奋地回到家,骗妻子说天气炎热,想要独自睡觉,于是打扫了外面的小屋,悄悄在门口等候。

当夜,女子果然前来,两人携手进屋,华生喜出望外。从此女子每晚必来。 数月之后,华生身体渐渐虚弱,父母偷偷查看他的住处,见他和一女子并肩而坐互相嬉笑,连忙推门而入,却已不见女子踪影,便严厉责问华生。

华生详细说出了事情始末,父母大惊失色,带着华生一起去学校查访,却再也没有之前那条路径和小门。四处询问所有守门的人,都说没有这个女子。华生家人这才知道可能是妖,于是广招僧侣道士,请符念咒,却毫不见效。

父亲研磨了一些朱砂给华生道:“等她来时,偷偷印在她身上,便可追寻她的踪迹。”

当夜,华生等女子睡后,将朱砂洒在她发间,所幸没有被她发觉。

子不语:赑屃精与书生

第二天,父母带人到孔庙四周查找,奇怪的是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正在此时,忽然听到附近有妇女责骂小孩道:“才给你换的新裤子,又染红了,你跑哪里蹭来的呀?”

父亲心生怀疑,过去瞧时,见小孩裤子上全是朱砂染的颜色,便追问他去了哪里。小孩道:“刚才骑在学校门前驮碑的赑屃脑袋上,不知怎么就染上了。”于是大家一起去看赑屃的头,果然上面沾有朱砂。

父亲将此事告知学校后,砸碎了它的头,碎掉的石头上一块块还连着血丝。赑屃的腹中有一块小小的卵石,坚硬光滑像镜子一样,怎么砸都砸不开,便远远地丢到太湖里去了。从此女子没有再来过。

过了半个多月,女子忽然直接闯入华生寝室,责骂华生道:“我有哪里对不住你,竟然砸碎我的身体。不过我也不怪你。你父母担心的,无非是你的病而已。如今我已求得仙丹妙药,你吃下去,病自然就好了。”说完拿出草药几颗,让他一起吃下去。华生觉得草药又香又甜,只听女子又道:“以前住得近,可以早晚来去,现在我住得远了,不如就长住在你这里吧。”

从此白天女子也现形了,只是不吃不喝,全家上下都能看得见她。华生的妻子大骂,女子笑而不答。

每天夜里,华生的妻子抱住华生坐在床上,不让女子上来,女子也不勉强。但只要一躺下,妻子便昏昏沉睡,不知为何。女子便独自和华生共枕同眠。

华生吃过灵药后,精神果然很好,一点都不像之前那样孱弱。父母于是也无可奈何,只能姑且任由他们这样。

这样过了一年多,一日,华生偶然在街市上游走,有个头上生疥疮的道士仔细看了他半天道:“你妖气过重,如果不和我说实话,死期就不远啦。”华生赶紧以实情相告。疥道人邀他一起到茶馆,取背上的葫芦倒酒请他喝,又拿出两张黄色的纸符给他道:“你拿回家,一张贴寝室门上,一张贴床上,不要让她知道。你们缘分未尽,到八月十五夜里,我再来和你相见。”这天大约是六月中旬。

华生回家后,照着疥道人的话贴好纸符。女子到了门口,忽然大惊退后,大声骂道:“你怎么如此薄情!不过难道我会怕这个吗?”她骂得很凶,却始终不敢踏入房门半步。

子不语:赑屃精与书生

过了很久,女子大笑道:“我有一些要紧话告知相公,请相公自己定夺,相公可先为我拿走这道符。”华生照办了,女子才走进房来,对他道:“相公貌美,所以妾身喜欢相公,道人也喜欢相公。我喜欢相公,是希望相公做我的夫君。道人喜欢相公,是想和相公成龙阳之好罢了。两者,请相公自己选择。”华生恍然大悟,于是两人和好如初。

到了中秋夜,华生和女子一起赏月,忽然听到有人叫他名字,只见有一人露出半个身体在短墙之外。走近一看,原来是疥道人。

他拉着华生道:“妖怪与你的缘分已尽,贫道特来为你驱妖。”华生并不想这么做,道士又道:“这个妖怪拿污言秽语来诽谤贫道,贫道已经知道,所以更加不可轻饶她。”当即画了两道符说:“速去把她擒住。”

华生正犹豫间,恰好家人也闻声出来了,赶紧把符拿去给华生妻子。妻子大喜,手拿符咒指向女子,女子顿时浑身战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于是家人绑住她的双手,一起推搡着赶她出门。

女子不禁落泪,对华生道:“早知缘尽就应当走了,只为一点痴情才逗留至今,以致大祸临头。数年来和相公恩爱,相公应该深知。如今要永别了,希望相公把我放在墙下荫凉的地方,不要让月光照我,这样或许我能死得慢一些,不知相公愿不愿意可怜我,为我这样做?”

华生本来就不愿和她分别,便推她到墙边,亲手解开了绳子。女子一跃而起,化作一片乌云,飞上天空。而道人也长啸一声,向东南腾空追去,不知所终。(故事完)

子不语:赑屃精与书生

赑屃(bi xi 第四声)又名霸下、龟趺、填下、龙龟等,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为龙之九子第六子,样子似龟,喜欢负重,碑下龟是也。霸下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它总是奋力地向前昂着头,四只脚顽强地撑着,努力地向前走,并且总是不停步。霸下的形象其原形可能为斑鳖,霸下和龟十分相似,但细看却有差异,霸下有一排牙齿,而龟类却没有,霸下和龟类在背甲上甲片的数目和形状也有差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