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 共被坑杀约45万 从此败落

长平之战,是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赵国从此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最早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 共被坑杀约45万 从此败落

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的原因是什么呢?

周赧王四十五年(前270年),秦军越过韩国进攻赵国,被赵将赵奢大败于阏与。这时,魏人范雎入秦,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秦昭王决定首先攻魏,然后转向韩国。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初,秦昭王又命令左庶长王龁率领军队攻打并占领了上党。韩国的国君韩桓惠王让上党郡郡守冯亭把上党郡献给秦国。冯亭不愿降秦,同上党郡的百姓谋划之后决定利用赵国力量抗秦,把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

赵国接受上党,引起秦国的不满,秦国决定出兵攻赵。


最早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 共被坑杀约45万 从此败落


赵军数战不利,廉颇依托有利地形,命令士兵固守营垒,疲惫秦军。秦军屡次挑战,赵兵都坚守不出去应战,因此,赵孝成王认为廉颇是胆怯的表现。

  实际上,廉颇准备以以逸待劳的方式首先挫杀秦军的锐势,然后等待有利时机再出击。而两军长期相持,对于远征千里的秦军来说,实际上意味着走向失败。秦军历来善于突进急击,只有速战才能成就大功,而攻势一旦受挫,往往就会导致士气的凋败和进攻实力的摧折。秦军主将王龁长期求战不得,秦军所面临的高山夜寒,粮草不继,士卒病伤等不利条件,都使他为久困长平而深深忧虑。


两军换帅

赵孝成王恼怒廉颇的军队数次战败,又反感廉颇怯缩不战。

秦国丞相范雎派人到赵国施行反间计,并散布传言说:“廉颇很容易对付,秦国最害怕的是赵括。”

赵王将秦国的反间计信以为真,立刻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赵括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还得考虑对付一下。如今来的是王龁,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


最早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 共被坑杀约45万 从此败落

赵括

秦昭王得知赵括代替廉颇担任主将后,为能彻底击败赵国,暗地里调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改命王龁担任尉官副将。


最早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 共被坑杀约45万 从此败落

白起

白起用计

白起命令一支2万5千人的部队突袭到赵军出击部队的后方,截断赵军的后路,又命一支5千人的骑兵部队插入赵军与营垒之间,将赵军主力分割成两只孤立的部队,同时切断赵军的粮道。

  白起又派出轻装精兵向赵军发动多次攻击,赵军数战不利,被迫就地建造壁垒,转为防御,以待救援。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农历九月,赵军主力已经断粮四十六天,大量赵军士兵或饿死或因突围不成而死亡,士兵们开始相互残杀为食。赵括将剩余的赵军组织成四支突围部队,轮番冲击了四、五次后仍不能突围。

于是,赵括亲帅精锐部队强行突围,结果失败并被秦军乱箭射死。


最早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 共被坑杀约45万 从此败落


赵国军队因无主将指挥且伤亡惨重无力再战,剩下的士兵向秦将白起投降。

白起说:“赵国士兵反复无常,如果不全部杀掉他们,恐怕再生事端。”于是白起命令秦国军队将赵国降军全部活埋,只留下年纪尚小的240名士兵放回赵国。

长平之战,秦国军队前后斩杀赵国士兵将近45万人,赵国上下一片震惊。


最早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 共被坑杀约45万 从此败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