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推倒,重建談何容易?廢墟上的《春光乍洩》,亦或迴光返照?

他叫黎耀輝,也就是何寶榮口中的“木頭”。看似笨拙木訥,但其實外表黑白默劇,內心戲卻足以豐富到可以播放連續劇……就這樣一個“老實人”,仿若被何寶榮那句:“黎耀輝,不如我哋由頭再嚟過(不如我們從頭再來過)”下了降頭,從香港“從頭來過”到了阿根廷,在那裡覺得何寶榮買的那盞檯燈上的瀑布好靚,兩個人又想一起找去“伊瓜蘇”,結果迷路了……當所有的分合、甜蜜、爭吵過後,他們的愛情也終究迷失在了布宜諾斯艾利斯。

信任推倒,重建談何容易?廢墟上的《春光乍洩》,亦或迴光返照?

何寶榮對於黎耀輝來說就如同“伊瓜蘇大瀑布”這樣一個神往的存在:不羈奔放,風情萬種,卻也只能感受,無法把握……這樣的吸引註定充滿了不安全感,而這不安全感在某天在路邊突然毫無預兆被拋下後,就此種下“心魔”。

老實人是不善表達的,也是偏執的。他可以在何寶榮為送他的表受傷後去找那洋鬼子算賬;可以為他擦身餵飯,隱忍各種傲嬌撒嬌甚至胡鬧;可以一邊抱怨:“你是人不是?要病人起床做飯給你吃?!”一邊絲毫不耽誤去廚房……這樣的不善表達,任勞任怨。卻也因為不善表達,私藏起何寶榮的護照,以為這樣就可以防止他的再次離開;情緒來時對他極盡各種猜疑諷刺;一次買回堆積起來的煙,試圖減少他的外出走動“拈花惹草”。結果被這種“不信任”惹惱的何寶榮一下子全丟到地上……卑微的去撿,但有些東西要再撿起來談何容易?也如同曾被何寶榮拋下在路邊的那天,“信任”的推倒也像這一地狼藉的煙……

信任推倒,重建談何容易?廢墟上的《春光乍洩》,亦或迴光返照?

也許有人會覺得這老實人的偏執太難以溝通,過分了?但我記得開頭那一段的鏡頭是黑白的,突然被拋下的黎耀輝的內心世界當時也就只剩下這兩種顏色了吧?那一瞬間的“抽離感”,不是他,又有多少人能“感同身受”?即便有過感受的,又有幾人還願意再願意去感受一次?試圖杜絕一切“可能”,如果不在乎又何來這麼強烈的“不安全感”?奈何一切就像“抽刀斷水水更流”……

用黎耀輝自己的話來說:次次你說來就來說走就走,我什麼都沒說過,但我想不會再有下一次了。為什麼我要做不開心的那個,你一定要做走的那個。其實我也可以,不過我捨不得嘛。

這是控訴?不,這更是表白,只不過因為“木頭”的不善表達與種種偏執行為,將一切推向相反的發展了……後來他也確實做到了做走的那個,但真的就開心麼?

“我終於來到大瀑布,我突然想起何寶榮,我覺得好難過,我始終認為站在這兒的應該是兩個人。”

那麼另一個呢?

信任推倒,重建談何容易?廢墟上的《春光乍洩》,亦或迴光返照?

以往總做“走”的那個叫何寶榮,還真是黎耀輝心頭的“寶”。“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說的就他了,也確實有資本,猶如一朵在異國他鄉肆意盛放的異域玫瑰。舉手投足,眼角眉梢都是擋不住的招惹人,不只是何耀輝七葷八素的,連酒吧街那些老外都難以抵抗,除了那個被拿了表,不買賬的洋鬼子……不過,鬼知道那是不是他故意使得“苦肉計”?不管是不是吧,他又贏了。當他血淋淋的再次出現在黎耀輝的面前,“木頭”還能拒絕才有鬼。

信任推倒,重建談何容易?廢墟上的《春光乍洩》,亦或迴光返照?

醫院走廊上,絕招再現:不如我們從頭再來過?

回住處的車上,要“木頭”伺候的那支菸真舒心愜意,看著鼻青眼腫還一臉狡黠的那張臉,誰的臉還繃得住?除了那個木頭……不過沒關係,以後有他表情豐富的時候。鏡頭也由黑白漸漸開始多了色彩……

信任推倒,重建談何容易?廢墟上的《春光乍洩》,亦或迴光返照?

撒嬌、賣萌、耍寶、借受傷各種小性子,胡鬧……在哥哥的高顏值演繹下毫無違和感。時不時就跟著笑出來,另一個高冷悶騷貨的表情也跟著無奈、心疼、不捨、懵逼……越來越豐富。從另一位後來旁觀者小張(張震飾演)的描述大概是這樣的:他有時難得會講很久的電話,看起來很開心的樣子……這應該就是愛情吧。

信任推倒,重建談何容易?廢墟上的《春光乍洩》,亦或迴光返照?

無論是在廚房的溫馨共舞;還是輪流待對方入睡後的注視;或是天台上的無聲相擁……這是愛情充滿生活氣息,祥和的樣子。多希望時間就此停駐,不要併發“後遺症”,然而該來的還是來了……

一次次的“說來就來說走就走”,就是一次次的將“信任”親手推倒,重建談何容易?更別說不止一次了。不知道哪一次,廢墟上的“春光乍洩”,就真的就此成為“迴光返照”?他倆都“病了”,這次真的病入膏肓……

信任推倒,重建談何容易?廢墟上的《春光乍洩》,亦或迴光返照?

其實同樣的劇情,放到一些現實裡的異性情侶之間也是一樣的。渴望愛情可以驅散寂寞,任性與依賴卻加深寂寞,敏感多疑又推開彼此……“不如我們從頭再來過”說多了,也仿似寓言故事裡反覆尖叫“狼來了”的熊孩子……只是“當牧童害了綿羊難道覺得慶賀”?(哥哥的一首歌《你這樣恨我》)任性、傲嬌、孩子氣的何寶榮就這樣弄丟了愛情……尚且殘留著愛情味道的住所內,看著他自虐式的收拾整理,抱著愛人蓋過的毯子泣不成聲,也忍不住紅了眼眶。

信任推倒,重建談何容易?廢墟上的《春光乍洩》,亦或迴光返照?

愛情迷路了,“木頭”這次也真的做了走的那個。這一次輪到何寶榮感受到那種,開頭對方被拋棄在路邊的“抽離感”……輪迴?更多是因果吧。

兜兜轉轉,回到原點。黎耀輝曾說:一直以為我和何寶榮不一樣,原來寂寞的時候,所有人都一樣。

世界的盡頭,瀑布下的流淚,是一場向愛情告別的儀式。放下執念,放生彼此,也放過了自己。

信任推倒,重建談何容易?廢墟上的《春光乍洩》,亦或迴光返照?

附:1997年5月17日,影片在戛納電影節首映。這天也恰好是國際不再恐同日。(1990年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講“同性戀”從精神病名冊中刪除的歷史性時刻)

影片裡的愛情也早已超越了性別,生活化的鏡頭描述是有關愛情的寫實……無關性別。

信任推倒,重建談何容易?廢墟上的《春光乍洩》,亦或迴光返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