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乍洩》再也回不到20年前,梁朝偉和最愛的哥哥張國榮


《春光乍洩》再也回不到20年前,梁朝偉和最愛的哥哥張國榮


電影簡介

黎耀輝(梁朝偉)與何寶榮(張國榮)是一對同性戀人,為了有新的開始,他們懷著美麗的夢想(去看南美洲大瀑布)離開香港來到阿根廷,卻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迷了路。黎耀輝想安下心來過日子,無奈何寶榮於夜夜笙歌中放縱著自己的生命,以期找尋更多的刺激,只當黎耀輝是他受傷後的港灣,兩人分歧 、爭吵越來越多,心的距離越來越遠。


黎耀輝明白過去的日子不可能再復返時,決定離開何寶榮,而正是在他離開後,絕望的意味(對黎耀輝的愛)才在何寶榮的腦海中完整地浮現。


《春光乍洩》再也回不到20年前,梁朝偉和最愛的哥哥張國榮


觀後感

《春光乍洩》已經達到了電影美學的極致。的確,這部電影似乎有一種魔力,它能讓人慢慢地淪陷於那兩個被放逐在異國蒼穹下的男人的隱秘憂傷和黯然心事之中,並且久久不能自拔……


2.兩個因愛而哭泣的男人

何寶榮(張國榮飾)和黎耀輝(梁朝偉飾)是一對同性戀者,他們離開了香港,一起來到了阿根廷。

他們剛到阿根廷的時候,買了一盞檯燈,燈罩上的瀑布圖案讓他們心馳神往,於是他們相約一起去看那個瀑布。但好景不長,兩人在尋找那個瀑布的時候因迷路而爭吵。何寶榮丟下一句“在一起的日子好悶,不如分開一下,有機會再從頭開始”,然後獨自離去。


《春光乍洩》再也回不到20年前,梁朝偉和最愛的哥哥張國榮


這之後黎耀輝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一家酒吧當接待員,一天深夜,他在酒吧門口再次遇見了何寶榮,後者和幾個外國男人勾肩搭背一起走進了酒吧……

在另一個深夜,被別人打得渾身是傷的何寶榮來到黎耀輝租住的房間。何寶榮因雙手受傷而生活無法自理,於是黎耀輝每日為何寶榮做飯、擦身、療傷。就這樣,這對昔日的戀人漸漸舊情復燃。

但何寶榮痊癒後很快又厭倦了一成不變的枯燥生活,他又一次開始經常夜出鬼混,黎耀輝因此和他爭吵不斷。後來何寶榮乾脆離家而去,兩人從此徹底分手。

這之後黎耀輝又結識了張宛(張震飾),他們一起工作,一起喝酒,一起踢球。黎耀輝覺得自己似乎有點喜歡上了張宛,但後者卻突然說他要去世界的盡頭看一看……


《春光乍洩》再也回不到20年前,梁朝偉和最愛的哥哥張國榮


黎耀輝的生活再次失去了方向,後來他決定獨自去尋找當初與何寶榮約定要一起去看的那個瀑布。當黎耀輝站在瀑布前,他很傷感地說他總以為來這裡的應該是兩個人;那一刻張宛走到了世界的盡頭,他站在南美洲最南端的燈塔下,把錄下了黎耀輝哭泣的聲音的磁帶扔進了冰冷的海洋之中;而在布宜諾斯艾利斯,何寶榮則搬進了黎耀輝曾租住的那個房間裡,他望著那盞檯燈上的瀑布圖案,抱著他和黎耀輝曾共用過的被褥失聲痛哭……


2.他們在逃避什麼

《春光乍洩》中的黎耀輝與何寶榮之所以愛得如此痛苦和絕望,也許是因為他們此前在香港總是感到自己是被身邊的人所排斥的“畸零人”,於是他們選擇了逃避,但就像導演王家衛所說的那樣,他們“想離開香港,來到世界另一頭的阿根廷逃避現實,卻發現越想逃避,現實越發如影隨形的跟著自己,無論到哪兒,香港都存在……”


《春光乍洩》再也回不到20年前,梁朝偉和最愛的哥哥張國榮


也許你會認為是中國傳統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得黎耀輝與何寶榮當時所身處的香港對同性戀的態度不夠寬容——但如果你翻閱古籍考證一番,你就會很驚奇地發現中國傳統文化對於同性戀的態度幾乎一直都是比較寬容的,中國古代法律一直都沒有對同性戀行為制定過嚴厲的懲罰條例,而著名漢學家高羅佩更是發現在清代時出現了對同性戀寬容、對異性戀反而嚴厲的現象:當時的社會規矩對同性戀關係的公開表現(男人手拉手在街上走,戲劇表演出現孌童等)相當寬容,反而把異性戀嚴格限定在私人生活的範圍之內。

當然,中國傳統文化中關於傳宗接代的家庭倫理規範也會變相地為黎耀輝與何寶榮這樣的同性戀者製造壓力,而這應該也是他們逃避到異國他鄉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西方文化在香港這座城市同樣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例如香港1991年才廢除了承自英國的懲罰同性戀行為的法律),既然如此我們不妨繼續研究一下西方對於同性戀的態度的變化吧。


《春光乍洩》再也回不到20年前,梁朝偉和最愛的哥哥張國榮


在西方古代歷史中,那些信奉基督教的國家對同性戀一直是嚴厲制裁的,其依據就是《聖經》中的這句訓誡:“如果某人像同女人那樣地同一個男人交合,他們兩人就都是邪惡的,他們應當被處死”。在中世紀的西方,同性戀者會被教會法庭判處苦役或死刑。西方對同性戀行為的看法發生重大的改變主要開始於二戰結束之後。例如美國精神病協會於1973年認定同性戀傾向不是精神疾病。1992年,世界衛生組織則將同性戀從“精神與行為障礙”列表中刪除。後來更是有一些國家修改了原來的法律,開始允許同性戀者登記結婚。


3.如何得到現世的幸福

《春光乍洩》的故事發生於上個世紀90年代,雖然那時全世界對於同性戀的態度已經變得越來越寬容,但在當時的香港,由於歷史和文化的原因,很多像黎耀輝與何寶榮那樣的同性戀者顯然依舊要承受不同程度的歧視和疏遠,而且這種歧視和疏遠有時甚至來自於他們的親人和朋友,例如在《春光乍洩》中就有這樣的情節,決定回香港的黎耀輝給自己的父親打電話、寫信,希望能得到後者的理解和原諒。


《春光乍洩》再也回不到20年前,梁朝偉和最愛的哥哥張國榮


即使是在今天的中國,依舊有很多同性戀者要面對黎耀輝與何寶榮曾經面對的那些問題。雖然中國的主流媒體現在會反覆宣傳“對同性戀者的寬容是社會文明的標誌”這樣的觀點,雖然中國性學專家們現在也會不斷向大眾普及這樣的常識:同性戀不是變態,也不是病態,而且是不是同性戀並不是個人所能選擇的——但現在很多中國的父母在得知自己的兒女是同性戀之後,依舊會暴跳如雷,好像兒女犯下了大逆不道的錯誤,然後他們可能會拉著兒女去醫院“看病”,或是逼兒女與異性相親,某些父母甚至還會帶著兒女去精神病院做鑑定和檢查——看來很多時候,無知和偏見會形成一種最強烈的、不容反駁的“善良的願望”,而這種“善良的願望”反而會給他人造成最刻骨銘心的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