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熊孩子的两个技巧,可惜很多人都巧妙地避开了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说:儿童最需要培养的品质是:乐观、兴趣和习惯,并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儿童教育目标。没有浓厚的兴趣,就没有成长的动力;没有良好的习惯,就没有成长的保障;而兴趣与习惯都离不开乐观这个基础。或许可以说,孩子是否乐观是教育成败的根本标志。

很多人认为乐观是天性。其实,孩子是否乐观,取决于怎么教。积极心理学创始人----赛里格曼开创了习得性乐观的教育方法。作为父母和老师了解了会少走很多弯路。

举个例子。娜娜是个10岁大的孩子,与父母及3岁的弟弟住在一起。一天下午,妈妈带着他们去儿童动物园,从上车开始,娜娜就不停地与弟弟捣蛋。她告诉弟弟,爸爸是她一个人的,弟弟真正的爸爸是只猩猩;她告诉他动物园的狮子会咬掉他的头;她告诉他动物园的旁边就是监狱,如果他做错任何事,就会一辈子把他关在监狱里。依莲娜很少这样捣蛋,妈妈心里很不高兴。

很多家长都是这样批评孩子的:娜娜,你为什么总是这样顽皮?每次你都作弄弟弟,我再也不带你出来玩了。

这样的批评是有害的,妈妈将娜娜的个性一笔抹黑。娜娜被称为顽皮小孩(个性上的)及被指责总是破坏妈妈的计划(永久性及不能改变的)。孩子接受这种批评后所得到的信息是:“我是个很坏的人,妈妈希望我不是她的孩子,我总是搞坏她所做的事。她是对的,我应该离家出走,他们没有我会比较好。”娜娜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很情绪化地退出。

这个之所以有害,一是违背事实,夸张地全盘否定;二是关闭了改正的通道,每一次错误都是成长的机会。缺乏引导,孩子探索世界的语言和行为,都只能自学了,后果将很难想象。

如果这样说:“娜娜,不准再捉弄弟弟了(及时制止)。你今天是怎么了?你一向都是个好姐姐(定位清晰)。你教弟弟玩游戏,你与他分享玩具,你使他觉得友好(证据确凿)。可是今天你对他一点都不友好。动物园对年龄小的孩子可能是个可怕的地方,你这样吓他对他一点也没好处,你知道我是不喜欢这种行为的(指出行为后果)。娜娜,我要你向弟弟道歉,如果你今天再捉弄他(改善方法),晚饭后就不准到外面去玩(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知道了没有?”

很显然,娜娜需要被惩罚,因为她使弟弟难过。妈妈要女儿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娜娜可以改变她所做错的地方。妈妈指出特定与暂时的行为问题(“今天……捉弄”),同时指出这种行为不是娜娜一向就有的(“很好的姐姐”),妈妈用实际的例子(“你教弟弟玩游戏”、“你与他分享玩具”)来指出问题并非普遍性,使娜娜仍以己为傲。妈妈告诉娜娜她必须做的特定的事(“向弟弟道歉”),以及如果再继续捉弄会有何等后果(“晚饭后,不准到外面去玩”)。对这些后果,妈妈也不是随便说说的。

这类批评才是最理想的。娜娜从这里了解到的信息是:妈妈觉得我通常是个好姐姐,可是她觉得今天我对丹尼很不好,我可以向弟弟道歉,那么妈妈和丹尼都会比较高兴。妈妈的批评显然是内部的,但却是特定的但可改变的。她指引娜娜迈向正确行为,而没有指责她的个性。

孩子最初的乐观或悲观风格在儿童时期逐渐形成,不仅从现实世界中得到,也从聆听父母如何批评他和批评自己中得到。如果他的解释风格逐渐变成悲观式,他就容易抑郁及很难取得成功。

批评孩子时,必须十分谨慎,因为你在塑造孩子自责的解释风格。你要遵循两项规则:第一项规则就是准确第二项规则是在实际情况允许的情况下,你应该以乐观的解释风格来批评孩子。当父母不自觉地用永久性及普遍性的信息批评时,孩子就开始获取了自己的悲观模式。当父母责怪可变化的与特定的问题起因时,孩子就开始习得乐观。任何时候当你发现孩子有错时,如果事实允许,那么着重于特定及暂时性的个人原因,避免责怪孩子的个性或能力。

批评熊孩子的两个技巧,可惜很多人都巧妙地避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