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臂纏金絲,酥脆十里聞:寒食節兩大“當家花旦”為何被打入冷宮

“百年節歲同寒食,萬里封疆立介休”明 呂解元《綿山吊介子》

明時,呂解元路過綿山,寫下了這首弔唁介子推的詩,千百年來,介子推“割股奉君”,不言厚祿”的高尚情操,一直為士人所推許。

介子推又名介之推、介推,後人尊為介子,春秋時期晉國人,原本是一個村居之人,卻因為跟隨了晉公子重耳,在歷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筆。

玉臂纏金絲,酥脆十里聞:寒食節兩大“當家花旦”為何被打入冷宮

春秋時期,晉獻公寵愛美女驪姬,愛屋及烏,就想廢掉太子申生,改立驪姬之子奚齊。晉獻公倒行逆施,引發了晉國的內亂。在驪姬的迫害下,太子申生“意外”死去,隨後,驪姬又把目光投向了晉獻公的另外兩個兒子夷吾和重耳,二人見勢不妙逃亡。

這一跑就是十九年。這十九年裡,重耳飢寒交迫、生死一瞬,既有父親晉獻公的追殺,還有兄弟晉惠公的刺客。不但經歷了世間最慘烈父子兄弟相殘,更受到了世人的白眼與冷落。唯一讓重耳覺得安慰的是,儘管他潦倒至此、步步殺機,仍然有一批忠心耿耿的鉅子跟隨於他。這其中就有介子推。

這一年,重耳逃到衛國,睏乏飢渴,精疲力竭,一個叫裡鳧須的隨從,實在無法忍受這種生活,偷光了重耳的錢和乾糧跑了。重耳無奈之下向正在耕田的農夫乞討,卻被農夫奚落了一番。

一個晉國的公子竟然落到了乞食的地步,重耳又餓又急,當時的他,一定對這個世界失去了信心。正在這時,一個隨從端來一碗肉湯,香氣飄飄,重耳大喜過望,一口氣喝了下去。胃部的溫暖和充實,讓重耳恢復了繼續跑路的信心。

然而,當他知道這碗湯的真相後,卻淚如雨下。原來,為了能夠讓重耳活命,介子推跑到沒人的山溝裡,割下了腿上的肉煮成湯,重耳說,如果有朝一日做了君王,一定會報答介子推!

公元前636年,重耳在秦穆公的支持下,率兵殺回晉國,殺晉懷公而奪位。其後,他鼓勵農桑、大興商事,任用賢良,晉國實力大增,先後伐衛攻曹、擊敗鄭國、大敗楚軍,開創了晉長達百年的春秋霸業,晉國之強,威服諸國。

玉臂纏金絲,酥脆十里聞:寒食節兩大“當家花旦”為何被打入冷宮


當年跟隨重耳逃亡不離不棄的臣子們,如狐偃、先軫、趙衰、賈佗、魏犨等,都受到了重用,唯獨介子推,不願意為官,寧願和老母親隱居鄉里,自食其力。

“有龍于飛,周遍天下。五蛇從之,為之丞輔。龍反其鄉,得其處所。四蛇從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於中野。

晉文公算得上是個有情有義的君主,親自帶人來到介子推的家鄉,介子推為了躲避逃入了綿山。晉文公為了逼他出來,就放火三面燒山,卻始終沒有看到介子推的身影。

大火熄滅後,在一棵柳樹下發現了燒死的介子推和老母親,晉文公淚如雨下……悲傷之下,晉文公下令在這一天禁止煙火,僅食“寒食”,“寒食節”由此而來。

《唐會要•卷八十二•休假》明確記載:“(開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為假。大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後,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準元日節,前後各給三天。”

寒食節一般在清明前的二日,但自唐時起,民間逐漸將寒食節與清明節合而為一,以祭祀祖先、追思先人,這個節日也成為綿延兩千年的第一大祭日。

在這一天,人們以燒紙錢、插柳枝、野外祭祀出遊來紀念親人,由於這一天不起煙火,吃冷食,饊子和麻花這樣的油炸麵食就成為了寒食節的兩大“當家花旦”。

玉臂纏金絲,酥脆十里聞:寒食節兩大“當家花旦”為何被打入冷宮

饊子與麻花的起源

饊子是華夏獨創的油炸麵食,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饊子就是“寒具”的代稱。最早的記載,來自於周朝。

《周禮•天官冢宰•籩人》注云:“清朝未食,先進寒具口頭之籩。”

可見,“寒具“其實就是早飯還沒做好時,用來墊肚子的零食。而到了春秋時期,“寒具”的製作工藝已經相當考究了!

“粔籹蜜餌,有餦餭兮” 屈原《楚辭.招魂》

“粔籹乃蜜面而少潤者,餦餭乃寒具食,無可疑也”宋林洪

這幾段文字記載和考證,足以證明“寒具”的歷史之悠久。而“寒具”中最具有代表的性的、食用最多的就是饊子和麻花。他們差不多同時出現,而且原料相同、製作工藝相近、口感都追求一個“酥脆”。

饊子不僅僅香酥可口,在造型上比麻花更漂亮。唐代劉禹錫曾經寫過這樣一首詩:

“纖手搓成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褊佳人纏臂金。”《寒具》

饊子不僅好吃,製作的過程也是賞心悅目。它的製作工藝類似於今天的蘭州拉麵。將麵糰搓成條狀,然後對摺拉長,再對摺再拉長,如此反覆,一團面就這樣成為了“銀絲”一般的饊子。

玉臂纏金絲,酥脆十里聞:寒食節兩大“當家花旦”為何被打入冷宮

由於饊子的絲極細,不能用手滿把握,所以炸饊子的人往往將饊子纏在小臂上。兩隻細膩雪白的小臂,千絲萬縷雪白的銀絲,入鍋一炸,泛起細密的油花,真是賞心悅目。

劉禹錫能夠詩興大發,一定是被那美食、玉臂、金絲所感染,所以將饊子稱為“纏臂金”。明代藥學大咖李時珍也對饊子有過極為形象的描寫:

“寒具即食饊也,以糯粉和麵,入少鹽,牽索紐捻成環釧形,……入口即碎脆如凌雪” 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谷部》

這個時候的饊子,製作工藝已經相當精緻了,以“糯粉和麵”,不僅提升了口感,還能增加柔韌性,讓饊子拉成的絲更細、更具美感。可能,李時珍也是個美食家吧!

而在麵食中加入微量的鹽,古人在味道調和中已經掌握了“鹹甜搭配、其味更益”的味覺密碼。“牽索紐捻成環釧形”則是指其造型已經相當複雜精美,不僅僅是拉成絲那麼簡單了!

這樣做出來的饊子,“入口即碎脆如凌雪”,不僅是充飢的食品,更有了“休閒”的趣味,由於饊子特別脆,以致於人們在拿取的時候,儘量動作輕柔,因為一用勁就會損壞它的形狀。而我們在吃饊子的時候,必須要用一隻手兜著,不然質地酥脆的饊子很容易折斷掉落。

人們把饊子當作寒食節的食品,除了民間風俗之外,還有更加美好的寓意。饊子的顏色,猶如黃金,它的形狀,便如金絲一般,層疊纏繞、彎曲迴環,寓意著財源廣進、綿綿不絕。

玉臂纏金絲,酥脆十里聞:寒食節兩大“當家花旦”為何被打入冷宮

而麻花的起源則更具有傳奇色彩。傳說很早以前,河南開封尉氏有個大營鎮,毒蠍橫行,傷人無數,人們在每年陰曆的二月初二,把面拉成長條、據成蠍子的尾巴形狀,下油鍋炸酥之後吃掉,俗稱“咬蠍尾”,就演變成了今天的麻花。而河南的大營麻花也成為著名的特產。

實際上,麻花的出現遠比這個傳說的時間要早,從形狀來講,工藝簡單、對面粉要求比較低的麻花,出現的時間比饊子還要早,在春秋時就已經開始流行了。

唐韋巨源《食單》載:“巨勝奴—酥蜜寒具”。

麻花起源雖早,但是真正形成特色、工藝達到一定水準的時代,卻是唐朝。唐時,韋巨源拜尚書令,擺“燒尾宴”慶賀,遺傳下來的菜譜中,就有麻花。麻花此時叫“巨勝奴”,它的製作方法,和今天的完全相同,原料除了面之後,還有酥油、蜂蜜、黑芝麻等,它最大的特點是在炸好之後,表面有一層酥脆的飴糖,聞之香甜、食之酥脆。

人們對這種麻花的描述是“寒具嚼著,驚動十里人”,就是說它非常的酥脆,吃在嘴裡面的聲音,十里外的人都能夠聽見。這種說法當然過於誇張了。

但很顯然,掌握了油酥起面、炸制火候、澆敷糖汁的麵點師傅,其製作麻花的工藝已經相當高的水準,比現在的很多人水平都要出色。

自唐朝之後,麵點師傅們一直沒有停止對麻花、饊子製作工藝的研究,形狀越來越精美、用料越來越考究、品種也越來越豐富。

“十二日,宰執、親王、宗室、百官……每分列環餅、油餅、棗塔為看盤,次列果子。”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

“初八日……每位列環餅、油餅、棗塔為看盤。”南宋吳自牧《夢粱錄》

可見,麻花和饊子等寒具,因為其酥脆的口感、精美的造型,已經成為宮廷筵席的必備了!而且大臣們在參加完筵席之後,皇帝會把這些寒具賜大臣回家食用。

據考證,大約在唐朝,除饊子、麻花之外,還出現了油餅、麻葉、老鴰頭、春捲、油條等,這些美味的食品,豐富了華夏的烹飪內容,也為人們提供了美味。

玉臂纏金絲,酥脆十里聞:寒食節兩大“當家花旦”為何被打入冷宮

饊子麻花進化史

饊子麻花等寒具面世之後,因為其製作方便,口感酥脆、營養豐富,成為許多人們喜愛的速食食品。

《續晉陽秋》載:“桓靈寶好蓄書法名畫,客至,常出而觀。客食寒具,油汙其畫,後遂不設寒具。”

在晉朝時,大司馬恆溫之子、東晉權臣桓玄特別喜歡收藏書畫,還喜歡讓客人一起欣賞。客人因為吃了“寒具”,沒有洗手,把畫弄髒了,所以以後來了客人就不上寒具了。

賈思勰《齊民要術•餅法》:環餅,一名寒;截餅,一名蠍子。皆須以蜜調水溲麵。若無蜜,煮棗取汁。

在北魏的《齊民要術》中,此時的寒具,要用加了蜂蜜的水和麵,如果沒有蜂蜜,就要把棗煮了取其汁水和麵,讓饊子和麻花帶有甜味。

從以上的兩段文字中,我們可以看出來,製作寒具的成本是比較高的,用料也比較考究,只有那此富貴人家才吃得起,一盤麻花抵得上老百姓個把月的口糧。

今天,麻花和饊子是一種司空見慣的“街頭零食”,但是從中國烹飪的發展史和封建文明的進化史來看,吃饊子和麻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玉臂纏金絲,酥脆十里聞:寒食節兩大“當家花旦”為何被打入冷宮

做寒具,首先要解決的是植物油、金屬鍋具、麵粉。

人類食用油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數萬年之前。遠古的人類,在捕獲野獸之後,最先採取的就是燒烤的方式,將處理好的獸肉,用棍子串起來架在火上烤。在烘烤的過程中,人們發現有油脂的肉熟的更快,味道更鮮美,口感更滑嫩,由此發現了油脂在烹飪中的妙用。

《周禮•天官•皰人》說:“凡用禽獻,春行羔豚,膳膏香;夏行腒鱐,膳膏臊;秋行犢麛,膳膏腥;冬行鮮羽,膳膏羶。”東漢鄭眾注:“膏香,牛脂也,膏臊,豕膏也。”

但是很顯然,動物油脂並不合適炸制“寒具”食品,因為它的凝固點比較高,在常溫下就變成了白色的膏狀,口感相當地差。周朝時的寒具,恐怕口感也不咋樣。

《周禮•天官•膳夫》:“凡王之饋,食用六穀,飲用六清,羞用百二十品,珍用八物。”

但是,不能炸制度寒具並不代表不能炸制肉類,在《周禮》中,周王的菜餚“八珍”中,就有“炮豚”“炮牂”。也就是炸豬肉、炸羔羊。把豬肉、羔羊肉醃製好之後,在油鍋裡炸至金黃,表面泛起了清亮的油花,炸熟之後,澆上醬汁上席,即使是在今天也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啊!

《史記》: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鹹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鞠五種,撫萬民,慶四方。鋪至下鋪,為菽。

植物油的出現,經歷了菜籽、大豆、芝麻和花生四個階段。早在7000多年前的西安半坡人類文化遺址中,考古人員就發現了炭化的油菜籽 。而在《史記》中,就有了“菽”的記載,“菽”即大豆。

玉臂纏金絲,酥脆十里聞:寒食節兩大“當家花旦”為何被打入冷宮

大豆和菜籽這兩種原產於華夏的作物,是目前世界上種植最廣泛的油料作物,在全球各地都能夠看到他們的影子。但在遠古時期,這兩種作物是作為食物來種植的,人們並沒有意識到這些種籽裡面蘊藏著豐富的油脂。並且,更談不上榨油的工具和器具了。

大約在四千年前,人類才開始榨取植物油,由於工藝的限制,植物油的產量並不高,雜質較多,直到漢朝才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術規範,此時豆油、菜油已經開始被食用,或者用作照明。

值得一提的是,漢武帝建元三年,張騫奉命通西域,帶回了胡麻,也就是芝麻,這種作物的出油率可以達到驚人的百分之四十以上,大面積種植之下,植物油開始走上人們的餐桌。

到了明朝後期,花生被引進中國,油料作物“四巨頭”終於在華夏會師。與動物油脂相比,植物油具有凝固點低的特點,是炸制酥脆的“寒具”的最佳選擇。

但是光有油還不行,還得有鍋。顯然,遠古石器時代是沒有這個條件的,石、陶材質的鍋質地脆、傳熱性差,根本無法炸制食品。金屬鍋具的出現是在青銅時代。

1923年,考古人員在河南新鄭南街李家樓鄭公大墓,發現了一件“王子嬰次之燎爐”,這是目前發現最早的專用於烹炒的金屬鍋具。

事實上,青銅時代包括夏、商、周、春秋戰國等漫長的朝代,此時青銅鍋具,兼具了烹飪器具與禮器的作用。金屬器具的製造,是人類有了社會化的生產分工之後才出現的,冶煉金屬要解決水源、採礦、燃料、勞動力、糧食的要素。

玉臂纏金絲,酥脆十里聞:寒食節兩大“當家花旦”為何被打入冷宮

顯然,金屬鍋具不是老百姓所能夠擁有的。目前出土的青銅器具,全部是在墓葬中發現的,是作為傳世珍寶而陪葬。

鐵鍋的出現和推廣,要到漢代才出現。鐵製鍋具具有傳熱快、質地堅韌的特點,用來烹飪食品是再好不過了!到了這個時候,“寒具”就只差麵粉了。

麵粉是小麥磨面的粉,在4000多年前的龍山文化遺址中,發現了炭化的小麥顆粒,經過考證,大約在4500萬年前,小麥由西亞傳入中國,由於其豐富的營養和良好的口感,迅速被推廣種植,秦漢時甚至還專門出現了針對小麥的“種植法”。

先秦《禮記•月令》所載:“季春之月……天子乃為麥祈實。”又:“仲秋之月……乃命有司,趣民收斂,務畜菜,多積聚,乃勸種麥,毋或失時,其有失時,行罪無疑。”

但此時的小麥,由於中國人“粒食”的習慣,小麥是和豆子等植物的種籽在鍋裡蒸熟,以麥粒的形式食用的。麵粉的出現,要到漢末才出現。

從口感來講,麵粉才能充分發揮麵食的優勢。由於精製石磨的出現,能夠製作麵食的麵粉才讓人們擺脫了“粒食”,開始講究起造型和營養了。很快,人們又研究出了麵粉的發酵技術,麵食終於開始了制霸中國人餐桌的歷程。

“處處各有茶坊、酒肆、麵店、果子、彩帛、絨線、香燭、油醬、食米、下飯魚肉鯗臘等鋪。蓋經紀市井之家,往往多於店舍,旋買見成飲食,此為快便耳”。吳自牧《夢粱錄》

製作“寒具”這種麵食的條件終於具備了,在晉朝時已經形成了技術標準,在唐時已經達到了相當“考究”的地步,在宋朝時,則完全成熟,我們今天能夠吃到的饊子、麻花、油條,在宋朝已經全部出現了。

玉臂纏金絲,酥脆十里聞:寒食節兩大“當家花旦”為何被打入冷宮

饊子和麻花兩大“當家花旦”為何被打入冷宮

“寒具”的製作,需要耗盡大量的食油、麵粉、糖,所以從它出現的那天起,就是一種“貴族食品”,很多老百姓可能終生都無法吃上一口。

所以古代用寒具待客,既是禮節,也是“炫富”。寒具走入千家萬戶,是宋代的事情!在宋朝,由於商貿發達、農耕技術進步,社會財富冠於諸代,老百姓手裡面有了錢,消費能力明顯提升。

此時,由於稻麥輪作的出現,農業產出效率翻倍,植物油價格的下降,老百姓做點麻花、饊子之類的,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當然了,一家一戶炸這些東西並不合算,於是街頭出現了賣油炸食品的小攤和店面,幾文錢就能買一包饊子和麻花,邊吃邊逛,豈不美哉?

玉臂纏金絲,酥脆十里聞:寒食節兩大“當家花旦”為何被打入冷宮

隨著時代的進步,饊子和麻花早已經成為日常食品,但實際上,它些油炸食品和現代人們已經漸行漸遠,這種讓人們喜愛的食品,已經被打入了“冷宮”,一個城市賣這些油炸食品的地方,越來越少?

為什麼呢?富足的生活和豐富的糧食產量,人們早已經擺脫了溫飽階段,開始追求健康、綠色、有機,油炸食品也成為人們談之色變的“垃圾食品”。

不需要悲傷,這是歷史的進步!實際上,饊子和麻花依舊得到很多人的喜歡。這兩種酥脆的美味,在口中被牙齒磨碎咀嚼,油脂的香味和麥面的清香,散發著農耕文明獨特的煙火氣!

這種煙火氣並不是那種淡淡的清香,而是一種很“粗糙”的濃香,就像華夏文明一路走來的歷程,充滿刀兵殺伐之氣卻又不乏溫柔與中庸!這兩種漸行漸遠的食品,不正是人類生生不息的真實寫照嗎?

人生最大的事,無非是吃喝,如果一個文明對美食無感,那麼這麼文明該多麼地乏味啊!

玉臂纏金絲,酥脆十里聞:寒食節兩大“當家花旦”為何被打入冷宮

公元前653年,晉王公率君臣至綿山祭奠介子推,卻發現那棵被大火燒燬的柳樹已經復活,千絲萬縷綠絲絛,在春風中輕輕舞動。晉文公似乎看見了介子推,長揖為禮,久久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