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臂缠金丝,酥脆十里闻:寒食节两大“当家花旦”为何被打入冷宫

“百年节岁同寒食,万里封疆立介休”明 吕解元《绵山吊介子》

明时,吕解元路过绵山,写下了这首吊唁介子推的诗,千百年来,介子推“割股奉君”,不言厚禄”的高尚情操,一直为士人所推许。

介子推又名介之推、介推,后人尊为介子,春秋时期晋国人,原本是一个村居之人,却因为跟随了晋公子重耳,在历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笔。

玉臂缠金丝,酥脆十里闻:寒食节两大“当家花旦”为何被打入冷宫

春秋时期,晋献公宠爱美女骊姬,爱屋及乌,就想废掉太子申生,改立骊姬之子奚齐。晋献公倒行逆施,引发了晋国的内乱。在骊姬的迫害下,太子申生“意外”死去,随后,骊姬又把目光投向了晋献公的另外两个儿子夷吾和重耳,二人见势不妙逃亡。

这一跑就是十九年。这十九年里,重耳饥寒交迫、生死一瞬,既有父亲晋献公的追杀,还有兄弟晋惠公的刺客。不但经历了世间最惨烈父子兄弟相残,更受到了世人的白眼与冷落。唯一让重耳觉得安慰的是,尽管他潦倒至此、步步杀机,仍然有一批忠心耿耿的巨子跟随于他。这其中就有介子推。

这一年,重耳逃到卫国,困乏饥渴,精疲力竭,一个叫里凫须的随从,实在无法忍受这种生活,偷光了重耳的钱和干粮跑了。重耳无奈之下向正在耕田的农夫乞讨,却被农夫奚落了一番。

一个晋国的公子竟然落到了乞食的地步,重耳又饿又急,当时的他,一定对这个世界失去了信心。正在这时,一个随从端来一碗肉汤,香气飘飘,重耳大喜过望,一口气喝了下去。胃部的温暖和充实,让重耳恢复了继续跑路的信心。

然而,当他知道这碗汤的真相后,却泪如雨下。原来,为了能够让重耳活命,介子推跑到没人的山沟里,割下了腿上的肉煮成汤,重耳说,如果有朝一日做了君王,一定会报答介子推!

公元前636年,重耳在秦穆公的支持下,率兵杀回晋国,杀晋怀公而夺位。其后,他鼓励农桑、大兴商事,任用贤良,晋国实力大增,先后伐卫攻曹、击败郑国、大败楚军,开创了晋长达百年的春秋霸业,晋国之强,威服诸国。

玉臂缠金丝,酥脆十里闻:寒食节两大“当家花旦”为何被打入冷宫


当年跟随重耳逃亡不离不弃的臣子们,如狐偃、先轸、赵衰、贾佗、魏犨等,都受到了重用,唯独介子推,不愿意为官,宁愿和老母亲隐居乡里,自食其力。

“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于中野。

晋文公算得上是个有情有义的君主,亲自带人来到介子推的家乡,介子推为了躲避逃入了绵山。晋文公为了逼他出来,就放火三面烧山,却始终没有看到介子推的身影。

大火熄灭后,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了烧死的介子推和老母亲,晋文公泪如雨下……悲伤之下,晋文公下令在这一天禁止烟火,仅食“寒食”,“寒食节”由此而来。

《唐会要•卷八十二•休假》明确记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天。”

寒食节一般在清明前的二日,但自唐时起,民间逐渐将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以祭祀祖先、追思先人,这个节日也成为绵延两千年的第一大祭日。

在这一天,人们以烧纸钱、插柳枝、野外祭祀出游来纪念亲人,由于这一天不起烟火,吃冷食,馓子和麻花这样的油炸面食就成为了寒食节的两大“当家花旦”。

玉臂缠金丝,酥脆十里闻:寒食节两大“当家花旦”为何被打入冷宫

馓子与麻花的起源

馓子是华夏独创的油炸面食,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馓子就是“寒具”的代称。最早的记载,来自于周朝。

《周礼•天官冢宰•笾人》注云:“清朝未食,先进寒具口头之笾。”

可见,“寒具“其实就是早饭还没做好时,用来垫肚子的零食。而到了春秋时期,“寒具”的制作工艺已经相当考究了!

“粔籹蜜饵,有餦餭兮” 屈原《楚辞.招魂》

“粔籹乃蜜面而少润者,餦餭乃寒具食,无可疑也”宋林洪

这几段文字记载和考证,足以证明“寒具”的历史之悠久。而“寒具”中最具有代表的性的、食用最多的就是馓子和麻花。他们差不多同时出现,而且原料相同、制作工艺相近、口感都追求一个“酥脆”。

馓子不仅仅香酥可口,在造型上比麻花更漂亮。唐代刘禹锡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

“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褊佳人缠臂金。”《寒具》

馓子不仅好吃,制作的过程也是赏心悦目。它的制作工艺类似于今天的兰州拉面。将面团搓成条状,然后对折拉长,再对折再拉长,如此反复,一团面就这样成为了“银丝”一般的馓子。

玉臂缠金丝,酥脆十里闻:寒食节两大“当家花旦”为何被打入冷宫

由于馓子的丝极细,不能用手满把握,所以炸馓子的人往往将馓子缠在小臂上。两只细腻雪白的小臂,千丝万缕雪白的银丝,入锅一炸,泛起细密的油花,真是赏心悦目。

刘禹锡能够诗兴大发,一定是被那美食、玉臂、金丝所感染,所以将馓子称为“缠臂金”。明代药学大咖李时珍也对馓子有过极为形象的描写:

“寒具即食馓也,以糯粉和面,入少盐,牵索纽捻成环钏形,……入口即碎脆如凌雪”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谷部》

这个时候的馓子,制作工艺已经相当精致了,以“糯粉和面”,不仅提升了口感,还能增加柔韧性,让馓子拉成的丝更细、更具美感。可能,李时珍也是个美食家吧!

而在面食中加入微量的盐,古人在味道调和中已经掌握了“咸甜搭配、其味更益”的味觉密码。“牵索纽捻成环钏形”则是指其造型已经相当复杂精美,不仅仅是拉成丝那么简单了!

这样做出来的馓子,“入口即碎脆如凌雪”,不仅是充饥的食品,更有了“休闲”的趣味,由于馓子特别脆,以致于人们在拿取的时候,尽量动作轻柔,因为一用劲就会损坏它的形状。而我们在吃馓子的时候,必须要用一只手兜着,不然质地酥脆的馓子很容易折断掉落。

人们把馓子当作寒食节的食品,除了民间风俗之外,还有更加美好的寓意。馓子的颜色,犹如黄金,它的形状,便如金丝一般,层叠缠绕、弯曲回环,寓意着财源广进、绵绵不绝。

玉臂缠金丝,酥脆十里闻:寒食节两大“当家花旦”为何被打入冷宫

而麻花的起源则更具有传奇色彩。传说很早以前,河南开封尉氏有个大营镇,毒蝎横行,伤人无数,人们在每年阴历的二月初二,把面拉成长条、据成蝎子的尾巴形状,下油锅炸酥之后吃掉,俗称“咬蝎尾”,就演变成了今天的麻花。而河南的大营麻花也成为著名的特产。

实际上,麻花的出现远比这个传说的时间要早,从形状来讲,工艺简单、对面粉要求比较低的麻花,出现的时间比馓子还要早,在春秋时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唐韦巨源《食单》载:“巨胜奴—酥蜜寒具”。

麻花起源虽早,但是真正形成特色、工艺达到一定水准的时代,却是唐朝。唐时,韦巨源拜尚书令,摆“烧尾宴”庆贺,遗传下来的菜谱中,就有麻花。麻花此时叫“巨胜奴”,它的制作方法,和今天的完全相同,原料除了面之后,还有酥油、蜂蜜、黑芝麻等,它最大的特点是在炸好之后,表面有一层酥脆的饴糖,闻之香甜、食之酥脆。

人们对这种麻花的描述是“寒具嚼著,惊动十里人”,就是说它非常的酥脆,吃在嘴里面的声音,十里外的人都能够听见。这种说法当然过于夸张了。

但很显然,掌握了油酥起面、炸制火候、浇敷糖汁的面点师傅,其制作麻花的工艺已经相当高的水准,比现在的很多人水平都要出色。

自唐朝之后,面点师傅们一直没有停止对麻花、馓子制作工艺的研究,形状越来越精美、用料越来越考究、品种也越来越丰富。

“十二日,宰执、亲王、宗室、百官……每分列环饼、油饼、枣塔为看盘,次列果子。”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初八日……每位列环饼、油饼、枣塔为看盘。”南宋吴自牧《梦粱录》

可见,麻花和馓子等寒具,因为其酥脆的口感、精美的造型,已经成为宫廷筵席的必备了!而且大臣们在参加完筵席之后,皇帝会把这些寒具赐大臣回家食用。

据考证,大约在唐朝,除馓子、麻花之外,还出现了油饼、麻叶、老鸹头、春卷、油条等,这些美味的食品,丰富了华夏的烹饪内容,也为人们提供了美味。

玉臂缠金丝,酥脆十里闻:寒食节两大“当家花旦”为何被打入冷宫

馓子麻花进化史

馓子麻花等寒具面世之后,因为其制作方便,口感酥脆、营养丰富,成为许多人们喜爱的速食食品。

《续晋阳秋》载:“桓灵宝好蓄书法名画,客至,常出而观。客食寒具,油污其画,后遂不设寒具。”

在晋朝时,大司马恒温之子、东晋权臣桓玄特别喜欢收藏书画,还喜欢让客人一起欣赏。客人因为吃了“寒具”,没有洗手,把画弄脏了,所以以后来了客人就不上寒具了。

贾思勰《齐民要术•饼法》:环饼,一名寒;截饼,一名蝎子。皆须以蜜调水溲麪。若无蜜,煮枣取汁。

在北魏的《齐民要术》中,此时的寒具,要用加了蜂蜜的水和面,如果没有蜂蜜,就要把枣煮了取其汁水和面,让馓子和麻花带有甜味。

从以上的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制作寒具的成本是比较高的,用料也比较考究,只有那此富贵人家才吃得起,一盘麻花抵得上老百姓个把月的口粮。

今天,麻花和馓子是一种司空见惯的“街头零食”,但是从中国烹饪的发展史和封建文明的进化史来看,吃馓子和麻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玉臂缠金丝,酥脆十里闻:寒食节两大“当家花旦”为何被打入冷宫

做寒具,首先要解决的是植物油、金属锅具、面粉。

人类食用油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万年之前。远古的人类,在捕获野兽之后,最先采取的就是烧烤的方式,将处理好的兽肉,用棍子串起来架在火上烤。在烘烤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有油脂的肉熟的更快,味道更鲜美,口感更滑嫩,由此发现了油脂在烹饪中的妙用。

《周礼•天官•疱人》说:“凡用禽献,春行羔豚,膳膏香;夏行腒鱐,膳膏臊;秋行犊麛,膳膏腥;冬行鲜羽,膳膏膻。”东汉郑众注:“膏香,牛脂也,膏臊,豕膏也。”

但是很显然,动物油脂并不合适炸制“寒具”食品,因为它的凝固点比较高,在常温下就变成了白色的膏状,口感相当地差。周朝时的寒具,恐怕口感也不咋样。

《周礼•天官•膳夫》:“凡王之馈,食用六谷,饮用六清,羞用百二十品,珍用八物。”

但是,不能炸制度寒具并不代表不能炸制肉类,在《周礼》中,周王的菜肴“八珍”中,就有“炮豚”“炮牂”。也就是炸猪肉、炸羔羊。把猪肉、羔羊肉腌制好之后,在油锅里炸至金黄,表面泛起了清亮的油花,炸熟之后,浇上酱汁上席,即使是在今天也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啊!

《史记》: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鞠五种,抚万民,庆四方。铺至下铺,为菽。

植物油的出现,经历了菜籽、大豆、芝麻和花生四个阶段。早在7000多年前的西安半坡人类文化遗址中,考古人员就发现了炭化的油菜籽 。而在《史记》中,就有了“菽”的记载,“菽”即大豆。

玉臂缠金丝,酥脆十里闻:寒食节两大“当家花旦”为何被打入冷宫

大豆和菜籽这两种原产于华夏的作物,是目前世界上种植最广泛的油料作物,在全球各地都能够看到他们的影子。但在远古时期,这两种作物是作为食物来种植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些种籽里面蕴藏着丰富的油脂。并且,更谈不上榨油的工具和器具了。

大约在四千年前,人类才开始榨取植物油,由于工艺的限制,植物油的产量并不高,杂质较多,直到汉朝才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术规范,此时豆油、菜油已经开始被食用,或者用作照明。

值得一提的是,汉武帝建元三年,张骞奉命通西域,带回了胡麻,也就是芝麻,这种作物的出油率可以达到惊人的百分之四十以上,大面积种植之下,植物油开始走上人们的餐桌。

到了明朝后期,花生被引进中国,油料作物“四巨头”终于在华夏会师。与动物油脂相比,植物油具有凝固点低的特点,是炸制酥脆的“寒具”的最佳选择。

但是光有油还不行,还得有锅。显然,远古石器时代是没有这个条件的,石、陶材质的锅质地脆、传热性差,根本无法炸制食品。金属锅具的出现是在青铜时代。

1923年,考古人员在河南新郑南街李家楼郑公大墓,发现了一件“王子婴次之燎炉”,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专用于烹炒的金属锅具。

事实上,青铜时代包括夏、商、周、春秋战国等漫长的朝代,此时青铜锅具,兼具了烹饪器具与礼器的作用。金属器具的制造,是人类有了社会化的生产分工之后才出现的,冶炼金属要解决水源、采矿、燃料、劳动力、粮食的要素。

玉臂缠金丝,酥脆十里闻:寒食节两大“当家花旦”为何被打入冷宫

显然,金属锅具不是老百姓所能够拥有的。目前出土的青铜器具,全部是在墓葬中发现的,是作为传世珍宝而陪葬。

铁锅的出现和推广,要到汉代才出现。铁制锅具具有传热快、质地坚韧的特点,用来烹饪食品是再好不过了!到了这个时候,“寒具”就只差面粉了。

面粉是小麦磨面的粉,在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炭化的小麦颗粒,经过考证,大约在4500万年前,小麦由西亚传入中国,由于其丰富的营养和良好的口感,迅速被推广种植,秦汉时甚至还专门出现了针对小麦的“种植法”。

先秦《礼记•月令》所载:“季春之月……天子乃为麦祈实。”又:“仲秋之月……乃命有司,趣民收敛,务畜菜,多积聚,乃劝种麦,毋或失时,其有失时,行罪无疑。”

但此时的小麦,由于中国人“粒食”的习惯,小麦是和豆子等植物的种籽在锅里蒸熟,以麦粒的形式食用的。面粉的出现,要到汉末才出现。

从口感来讲,面粉才能充分发挥面食的优势。由于精制石磨的出现,能够制作面食的面粉才让人们摆脱了“粒食”,开始讲究起造型和营养了。很快,人们又研究出了面粉的发酵技术,面食终于开始了制霸中国人餐桌的历程。

“处处各有茶坊、酒肆、面店、果子、彩帛、绒线、香烛、油酱、食米、下饭鱼肉鲞腊等铺。盖经纪市井之家,往往多于店舍,旋买见成饮食,此为快便耳”。吴自牧《梦粱录》

制作“寒具”这种面食的条件终于具备了,在晋朝时已经形成了技术标准,在唐时已经达到了相当“考究”的地步,在宋朝时,则完全成熟,我们今天能够吃到的馓子、麻花、油条,在宋朝已经全部出现了。

玉臂缠金丝,酥脆十里闻:寒食节两大“当家花旦”为何被打入冷宫

馓子和麻花两大“当家花旦”为何被打入冷宫

“寒具”的制作,需要耗尽大量的食油、面粉、糖,所以从它出现的那天起,就是一种“贵族食品”,很多老百姓可能终生都无法吃上一口。

所以古代用寒具待客,既是礼节,也是“炫富”。寒具走入千家万户,是宋代的事情!在宋朝,由于商贸发达、农耕技术进步,社会财富冠于诸代,老百姓手里面有了钱,消费能力明显提升。

此时,由于稻麦轮作的出现,农业产出效率翻倍,植物油价格的下降,老百姓做点麻花、馓子之类的,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当然了,一家一户炸这些东西并不合算,于是街头出现了卖油炸食品的小摊和店面,几文钱就能买一包馓子和麻花,边吃边逛,岂不美哉?

玉臂缠金丝,酥脆十里闻:寒食节两大“当家花旦”为何被打入冷宫

随着时代的进步,馓子和麻花早已经成为日常食品,但实际上,它些油炸食品和现代人们已经渐行渐远,这种让人们喜爱的食品,已经被打入了“冷宫”,一个城市卖这些油炸食品的地方,越来越少?

为什么呢?富足的生活和丰富的粮食产量,人们早已经摆脱了温饱阶段,开始追求健康、绿色、有机,油炸食品也成为人们谈之色变的“垃圾食品”。

不需要悲伤,这是历史的进步!实际上,馓子和麻花依旧得到很多人的喜欢。这两种酥脆的美味,在口中被牙齿磨碎咀嚼,油脂的香味和麦面的清香,散发着农耕文明独特的烟火气!

这种烟火气并不是那种淡淡的清香,而是一种很“粗糙”的浓香,就像华夏文明一路走来的历程,充满刀兵杀伐之气却又不乏温柔与中庸!这两种渐行渐远的食品,不正是人类生生不息的真实写照吗?

人生最大的事,无非是吃喝,如果一个文明对美食无感,那么这么文明该多么地乏味啊!

玉臂缠金丝,酥脆十里闻:寒食节两大“当家花旦”为何被打入冷宫

公元前653年,晋王公率君臣至绵山祭奠介子推,却发现那棵被大火烧毁的柳树已经复活,千丝万缕绿丝绦,在春风中轻轻舞动。晋文公似乎看见了介子推,长揖为礼,久久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