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夥居然因為能吃一口西瓜,而選擇留在中國!

在如今這個時代,水果的價格就如糧食一般,屬於生活的必備物資,也同時價格便宜也是消費者的一貫認知

在如今這個時代,水果的價格就如糧食一般,屬於生活的必備物資,也同時價格便宜也是消費者的一貫認知!然而在日本能吃的起水果的都是大戶人家,讓一些普通民眾只能望其項背!不禁感嘆,只有土豪才能吃的起啊!

日本小夥居然因為能吃一口西瓜,而選擇留在中國!

前段時間,在知乎上看到一則關於"外國人對中國有哪些會令中國人大吃一驚的刻板印象?"的問答貼。

此貼引起了中國廣大網友的關注。

其中,一個名為"@一一"的網友講述了這樣一則故事:有一個在中國汽配廠做高管的日本人,退休之後仍然久居中國捨不得離開,是因為這個日本人的夢想就是買一個大西瓜,切成兩半然後用勺子挖著吃。

但是到了中國後,他的三觀徹底被刷新了,原來每個中國人都是這樣吃西瓜的。於是他便選擇留在中國。

日本小夥居然因為能吃一口西瓜,而選擇留在中國!

而世界上最貴的幾款水果,幾乎全在日本!

日本水果的品質世界領先,價格普遍高昂,而世界上最貴的幾種水果大多來自日本:

黑皮西瓜

價格:121美元(約合人民幣757元)

日本小夥居然因為能吃一口西瓜,而選擇留在中國!

這種昂貴的黑皮西瓜來自日本,僅生長於日本北海道,年產僅100個,東京千疋屋旗艦店有售。關於這種西瓜的價格,曾達到每斤121美元(約合人民幣757元),其中最貴的一個重達17磅(約合7.7公斤),在2008年拍出6100美元(約合人民幣3。82萬元),成為了西瓜中的"戰鬥瓜"。

世界一號蘋果

蘋果 價格:21美元(約合人民幣131元)

日本小夥居然因為能吃一口西瓜,而選擇留在中國!

這種蘋果產自日本青森縣,青森的蘋果產量佔日本全國產量的一半,聞名世界的"富士"蘋果的發祥地。

青森蘋果不光是個大("世界第一"品種達到每個600克以上)和味美,更以培育過程(從剪枝到收穫的繁複過程都由人工完成)、安全標準(世界上最嚴格的農藥檢測標準)和運輸過程(全程空氣調節,休眠狀態冷鏈運輸)的極端高要求而聞名於世,被稱為"水果的藝術品!

在日本此種蘋果,常常使用蜂蜜清洗,人工包裝,而日常澆灌據說也是使用蜂蜜。

世界一個號蘋果有兩個世界第一:一個是體型,是世界第一大,一個是價格是世界第一貴

紅寶石羅馬葡萄

價格:以包出售,2008年每包價格約900美元(約和人民幣5400元)

日本小夥居然因為能吃一口西瓜,而選擇留在中國!

產於日本石川縣,這些世界上最貴的葡萄在2011年日本金澤的拍賣會上拍出。

每個葡萄大小如乒乓球,由於那一串有25個,所以每個售價就是226美元(約合人民幣1414元)。每個出售的葡萄含糖量和重量都要分別在18%和20克左右。

日本小夥居然因為能吃一口西瓜,而選擇留在中國!

夕張王甜瓜

225美元一對(約和人民幣1549.35元)

日本小夥居然因為能吃一口西瓜,而選擇留在中國!

這種產自日本北海道夕張市的蜜瓜是世界上最貴的水果,而且它既不按斤賣,也不按個賣,而是一對一對的賣,也就是兩個。一般一對夕張王甜瓜的價格為225美元,約合人民幣1549元。但這個價格的夕張王甜瓜無論是大小、品相還是味道都很一般。又大又好的價格通常都在上萬元,曾有一對夕張王甜瓜曾賣到23500美元,約合人民幣14.7萬元,也就是7.35萬元一個。

日本小夥居然因為能吃一口西瓜,而選擇留在中國!

當然日本還有許多,價格高昂的水果,比如,凸頂柑,草莓等等。不僅在國內價格高昂,同樣出口價格也會高出許多。

而日本水果價格高昂的原因,常常被人認為是因為國土狹小,面積有限從而種出來的東西價格自然較高。

日本小夥居然因為能吃一口西瓜,而選擇留在中國!

但是真實原因卻並非如此,真實原因在於關稅!

日本小夥居然因為能吃一口西瓜,而選擇留在中國!

據悉,日本一直保持著十分特殊的農產品關稅制度,並非是簡單固定的百分比稅率,而是需參考日本國內農戶的出貨價格。

也因為此,國外水果出口至日本,都需要根據當地同類的水果價格,被施以重稅。除此之外,日本的自律性,向來世界聞名,這一現象體現在日本國民的方方面面,農民群體自然也不例外。

日本小夥居然因為能吃一口西瓜,而選擇留在中國!

在日本,農民群體是一個相當抱團的團體,擁有高度的組織性,並由全國和地方農業協會統一發聲,是日本各界政府均不敢忽視的重要群體。

日本農協最主要的訴求,莫過於保障本國農民的收入,日本政府自然對此照單全收,"農業保護主義"便由此而來。也因為此,日本農民成為當地"絕對的富裕階層"。

日本小夥居然因為能吃一口西瓜,而選擇留在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