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從來得不到表揚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些從來得不到表揚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心理學家維果斯基說的:“孩子的一舉一動,是從教者最真實的成就。”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深以為然,尤其是去年暑假家訪,看到了3個孩子截然不同的家庭,3種家長不同的教育和表揚方式,聯想到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更是唏噓不已。



A是一個膽小內斂的女生,見到她的父母,我表揚了A:“最近孩子表現不錯,尤其是畫畫,很有天賦。”


沒等我說完,她媽媽趕緊“謙虛”:“沒有沒有,就是瞎畫,平時在家讓畫都不畫。”


小姑娘就在旁邊,聽著媽媽在老師面前數落自己,臉紅紅地低著頭。


那些從來得不到表揚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A拿了四個橘子塞到我手裡,我來不及道謝,她媽媽又搶了先:“你這孩子真摳,要學會分享。老師好不容易來一趟,你就不能挑大一點的給人家嗎?”


從進門到離開的兩個小時,A的父母一直在數落孩子的各種不是,並且一再地說要我對她嚴厲一點。但其實,孩子非常乖巧聽話,沒有做過什麼出格的事。


我終於理解了為什麼在學校,A從來不主動舉手回答問題,也不主動參加任何活動。


她常常是畏縮的狀態,因為很少得到父母的肯定,內心極度缺乏自信。


中國人不善於表揚,可能與自古以來內斂的性格有關。但是,當家長把肯定替換成訓斥當成一種習慣,甚至認為這是一種謙遜的時候,會對孩子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


教育學家簡·尼爾森說:“父母不必為了讓孩子們做的更好而使他們感覺更糟。”


童年該有的讚揚都換成了責備和抱怨,得不到家長肯定的孩子,會活在“我不夠好“的陰影裡。


孩子需要表揚和鼓勵,就如植物需要水一樣。離開讚揚和肯定,孩子將很難進步。


那些從來得不到表揚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美國教育博士曾說:“毀掉一個孩子最快的方法,就是過度誇獎他們。”


在B小朋友家裡,我對他的父母講孩子的在校情況,並且表揚了B非常自信,B的媽媽明顯對我給孩子“自信”的評價不太滿意,她說我們家孩子可不僅僅是自信,他非常棒的。


然後一一為我展示B的畫作,並且讓B演唱一首在合唱團剛學的歌,孩子唱得不錯,有個小地方音準有問題,我指出來了,沒想到,B突然放聲大哭:“老師說我唱錯了!”


我趕緊安慰孩子:老師不是說你錯了,只是指出一點小問題而已。孩子依然止不住眼淚,抱著媽媽問:“我真的唱錯了嗎?”


媽媽看兒子哭了,心疼極了,急忙答到:“沒錯沒錯,老師是教語文的,她也不懂唱歌。”


我一時語塞,雖然完全理解母親對於孩子的愛,但無視問題,沒有原則的表演,過度誇讚孩子,只會讓孩子盲目自信,虛榮心加重,從而看不見自己真實的水平。


那些從來得不到表揚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而我還要和B父母繼續的話題是,在學校,孩子看似自負自傲,其實內心極其脆弱。


他的作業只要得了A,一定會拿給同學展示,如果有同學說他寫得不好,他反手就給人家一頓推搡。


他看起來非常驕傲,常常自誇成績好、琴彈得好,而同時,又非常脆弱,喜怒無常。無論同學老師,一句表揚能讓他上了天,一句批評也能直接讓他受不了。


家長和老師的肯定對孩子很重要,但過度的肯定和鼓勵,會讓孩子自以為是地抬高自己,而站得越高,摔得越狠。


泡在讚許的“蜜罐子”里長大的孩子,很少受到負面評價,內心極其脆弱,一旦受到別人的批評指教,將會直接崩潰,甚至做出更危險的舉動。


心理學家羅斯坎貝爾說:“每個孩子都有一定的情感需要,通常需要父母的讚揚和鼓勵,他們才能感覺到自己處於最佳狀態。”


去往小朋友C家時,還沒上樓,看見小區裡C爸爸帶著C玩單槓。


老遠聽見C爸的聲音:“你可以的,再吊一秒,你就突破自己的記錄了!”


又堅持了一秒,小傢伙自己跳了下來。爸爸投去讚許的眼光說:“很厲害,你已經超越昨天的自己了!”


跟著父子倆來到家裡,我還是那套開場白,不一樣的是,C媽媽除了一句“您過獎了”,都用謝謝應了下來,接著對小C說:“老師表揚你了,說明你做的很不錯哦,今後繼續努力!”


那些從來得不到表揚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接下來兩個小時裡,我在談到C的在校表現時,他的父母沒有一句莫名其妙的責備之語,也沒有一句虛妄膚淺的吹捧之詞。


難怪孩子在學校總是自信又有擔當,他不僅自己表現突出,還經常幫助同學,參加班長競選,高票當選,是公認的優秀學生。



天壤之別的教育者,雲泥之別的孩子們。


自卑,自傲,自信,三個詞在三個孩子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是他們天生的性格使然麼?


並不全是,更多來自家長的教育方式、鼓勵方式,有時甚至一句簡單的表揚也能改寫孩子的一生。


當孩子們做的足夠好時,我們不必吝嗇讚賞之言,更不用以更高的標準來指責他們。


沒有表揚和鼓勵的話語,孩子那顆炙熱的心會逐漸失落,就像小草得不到雨露,無法生長。


當然,一味喊口號似的稱讚,也不是孩子需要的,過分的誇獎使人驕傲自滿,停滯不前。


敷衍又辭藻華麗的表揚,讓孩子既看不到弊端,又經不起挫折。宛如泡在醉酒裡的螃蟹,睡在華而不實的世界裡,一碰就碎。


那些從來得不到表揚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家長正確的表揚是孩子前進的不竭動力,那麼,父母到底應該如何表揚孩子呢?


心理學家赫洛克曾做過一個實驗:他把實驗者分三組,分別完成相同的任務。

一組為訓斥組,他們每做完一個任務就只會被指責不足之處;一組為表揚組,他們做完任務可以得到瘋狂的稱讚,但不會被告訴需要改進之處;最後一組是鼓勵組,他們做完不僅可以得到表揚,還可以得到指正和來自赫洛克的鼓勵。


結果鼓勵組的完成效果,遠優於其他兩組,這也被稱為是赫洛克效應


真正的表揚分三步:稱讚+評價+鼓勵。


除了簡單的稱讚,孩子更想要除自己之外別人內心真實的評價。而且對過程進行評價,比只評價結果,效果會好得多。


誇孩子要誇具體,誇獎他做出了努力,有什麼進步,他們希望父母看到自己努力的過程,而不是敷衍了事的一句“你真棒!”


家長表揚孩子做得好的地方,指點出值得改正的細節,遠比一句“真厲害”有效。


那些從來得不到表揚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如果說前兩步是為了更加完美,那麼最後一步的鼓勵就是為下一次的成功做準備。


其實被指出缺點之後,無論誰心裡都多少會有失落感,但此時我們推孩子一把,簡單的一句“加油!我相信你可以的!”不僅會讓他們對這次的短板印象深刻,也會讓他們去期待,期待下次做得更好。


孩子的自信,都是父母用肯定的語言,一點一點堆砌出來的。


父母一句恰當的表揚,可能就是孩子開啟新世界大門的鑰匙。好好地誇誇你的孩子吧,他們真的會越來越棒。


(作者:亓葩小孩,心理學專業,書本的知識晦澀難懂有趣的語言深得民心。關注微信公眾號:yidianxinlixue123,送你100本經典心理學電子書。本平臺只提供分享和交流不作商業用途,如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