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尼姑到皇太后,再到临朝听政,与武则天的经历竟是那么的相似

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武则天在感业寺出家为尼,后来被高宗李治迎回皇宫,来了个人生的大逆转。另一个女人经历和武则天差不多,也是从一名尼姑,令皇帝一见钟情,走上了她人生的巅峰,她就是北魏宣武帝的皇后胡氏,史称北魏灵太后。

她从尼姑到皇太后,再到临朝听政,与武则天的经历竟是那么的相似

武则天剧照


胡氏是北魏大司徒胡国珍的女儿,她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因北魏时期崇尚佛教,将佛教定为国教,所以,国人崇佛之风盛行,胡氏长大以后,也一心向佛,毅然出家为尼。《魏书》记载,“她生性聪慧,多才多艺,能射中针孔,又富于心志,毅然入寺为尼”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胡氏不但有文采,而且还善于射箭,应该是个能文能武的女人,这在古代是较为少见的。相关史书记载,这灵太后胡氏,出生的时候就与众不同,《魏书》记载:“(胡氏出生时)赤光四照,卜相之人语其父云:贤女有大贵之表,方为天地母,生天地主。村上人也都说胡家女子将来必定是个大福大贵之人。”这应该是胡氏后来临朝听政时,为了表示她自命不凡的一种宣传需要,不足为信。

她从尼姑到皇太后,再到临朝听政,与武则天的经历竟是那么的相似

胡太后剧照


胡氏成年后,出家为尼,因为其幼读诗书,出家后又精研佛法,很快就在崇尚佛教的北魏有了一定的名声。公元499年,北魏宣武帝元恪登基,尼姑胡氏被邀请进宫讲授佛法,而这一次进宫,胡氏就再也没有回寺了,因为,多情的宣武帝对这个年轻貌美的小尼姑一见钟情,留在了宫中,将其封为承华妃子,所以,后世也有人以其封号称胡氏为胡承华。因胡氏既有聪明才智,又有美丽的容颜,宣武帝对她非常宠爱。当时,北魏宫廷有一种令人非常难以接受的制度,就是“子贵母死”,也就是说,后宫生了男孩的妃子,一旦儿子被立为太子,就必须赐死他的母亲,这个制度已经被长期执行了;这也造成后宫的妃子们,对生男孩一事比较恐惧,我们现在看这是很奇葩的,其他朝代的后宫妃子们,都是做梦都想生个皇子,好母凭子贵,北魏倒好,都不敢生。北魏制定这个制度是为了防止后宫干政,其实,看看历史,恰恰北魏的后宫干政反倒是最严重的,这应该是制定这个制度的人没有料到的。妃子们恐惧的结果,就是后宫都愿不生孩子,特别是男孩,即使有人不小心生了,也会想法将孩子弄死。这样一来,宣武帝就郁闷了,始终没有子嗣,将来皇位传给谁呢?胡氏进宫以后,看到这种情况,就常常对其他妃子说:“天子怎可独独没有儿子,为什么畏惧自己的死而使皇家不养育嫡长子呢?”不久,胡氏怀孕,其他妃子一旦怀孕,就祈祷怀的是个女孩,而胡氏果然与其他人不同,史书记载她常常半夜一个人发誓说:“但愿所怀的是男孩,按次序将成为长子,儿子生下我被处死,我也在所不辞。”果然,胡氏生下了一位皇子,这也令宣武帝欣喜若狂,对胡氏就更加宠爱了,将胡氏提升为充华。延昌元年(公元512年)十月十八日,胡氏所生的皇子元诩被立为皇太子,按照北魏制度,此时就要赐死胡氏了,但宣武帝已经是非常迷恋胡氏了,他舍不得赐死她,可又不能违背祖制,真在左右为难的时候,大臣刘腾、于忠、崔光等人看到宣武帝的态度,就顺势上书,请求废除“子贵母死”的制度,宣武帝也就借坡下驴,宣布废除了这一不人道的制度,胡氏也成了北魏第一个没有被赐死的太子母亲。宣武帝做梦也没想到,这一决定,就真的给了胡氏干政、祸乱朝纲的机会。

她从尼姑到皇太后,再到临朝听政,与武则天的经历竟是那么的相似

宣武帝剧照


延昌四年(公元515年),宣武帝因病去世,时年三十三岁,胡氏刚刚五岁的儿子元诩登基为帝,即北魏孝明帝,晋胡氏为皇太妃,宣武帝的皇后高氏为皇太后;因胡氏受宠多年,性格较为强势,不久,高太后就在胡氏的逼迫下,出家为尼,走上了胡氏进宫前的路。因皇帝年幼,无法处理朝政,胡太后开始临朝听政。防不胜防啊!北魏朝廷还是发生了后宫干政的事情。

胡太后听政以后,刚开始还是比较正常的,她每天批阅奏章,整饬纲纪,她还在朝堂亲自测试孝廉秀才、州郡以上的官吏,经过她一番治理,朝廷的面貌取得了一定的好转,她也获得了朝臣的好评。但随着胡太后的地位逐渐稳固,权势也越来越大,就开始变了,她临朝之初,还是自称殿下,处理政务为“下令”后来就改为“陛下”并将“下令”改为“下诏”了,可见她已经有了“女皇”的派头了。大权在握的胡太后,开始了放纵无忌、奢靡享乐的生活,因其尊崇佛教,她大肆修建寺庙,而且每一座寺庙都要修的富丽堂皇。她还喜欢游览名山大川,胡太后喜欢旅游这爱好,其实我们大家也有,这也不算啥缺点,可她每次出游都劳师动众,一旦她游高兴了,就对随从进行赏赐,还命人打开国库,随意挑选。胡太后的奢靡之风,也引起了朝中大臣的竞相仿效,大臣之间互相攀比,比富之风堪比西晋。胡太后还在后宫患养男宠,供其玩乐;而且这胡太后还真是个性情中人啊!如果她看上了朝中的大臣,就逼迫人家顺从她,已经达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这一幕,也令他已经十一岁的儿子元诩也就是孝明帝看不下去了,他不愿再受制于其母胡太后了,在胡太后的妹夫元叉和大太监刘腾的串通下,于正光元年(公元520年)七月,发动了“宣光政变”,将胡太后软禁到北宫,对外宣称胡太后身体不适,军国大事由孝明帝亲自处理,而实际上,朝政大权落入了元叉和刘腾手中,年幼的孝明帝依然是二人的傀儡。元叉和刘腾二人把持北魏朝政后,到各地搜括财物,买官卖官,搞的百姓怨声载道,元叉和刘腾二人当权的三年时间,极大的破坏了北魏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成为北魏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她从尼姑到皇太后,再到临朝听政,与武则天的经历竟是那么的相似

孝明帝画像


正光四年(公元523年)二月,刘腾去世,胡太后趁着对其防范松懈的机会,和儿子孝明帝联合高阳王元雍,一举夺回了朝政大权,胡太后再次开始临朝听政,不久将元叉赐死。再次掌权的胡太后大肆任用她的宠臣把持朝政,将敢于提反对意见的大臣杀死,导致朝野上下乌烟瘴气,百姓民怨沸腾。胡太后也继续过着淫乱无度的生活,养了众多男宠,有一个故事说,胡太后喜欢长相俊朗的大臣杨华,就逼迫杨华做她的男宠,杨华不愿意,就偷偷的跑到了南梁,胡太后非常失望,她经常想念杨华,还写了一首叫《杨白花》的词:“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荡落南家。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秋去春还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这么看,胡太后还真是个多情的种子呢!

随着孝明帝的逐渐长大。他已不甘就这样一直做一个傀儡皇帝,他暗中联络大将尔朱荣,想逼迫母亲胡太后还政给他,不料被胡太后发觉,本来,胡太后就害怕长大的儿子将来会对她不利,孝明帝的这一行动,令胡太后非常害怕,就下毒将年仅十九岁的孝明帝毒死了,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为了权力,胡太后竟毒杀了自己的亲儿子。孝明帝死后,胡太后就对外谎称孝明帝刚出生的女儿元姑娘是男孩,并立其为帝,但纸是包不住火的,几天以后,胡太后不得不对外承认元姑娘是女孩的事实,改立临洮王元宝晖的刚三岁的儿子元钊为帝,史称北魏幼主,胡太后此举也令天下人愕然,早就蓄谋已久的大将尔朱荣,借机发兵,不久就攻进了都城洛阳,胡太后一看大事不妙,就率领一众宫女躲到寺庙里,又回归了她的老本行,当起了尼姑,尔朱荣可不想就这样便宜了胡太后,他下令将胡太后和三岁的新帝元钊装进竹笼里,沉入黄河,并将前来迎接他的两千多名北魏官员杀死,这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河阴之变”。

专权淫乱的胡太后竟落得如此下场,她由尼姑到进宫为妃,到后来的临朝听政,患养男宠,为了权力毒杀亲生儿子,与后来的武则天是那么的相似,但她缺少武则天的雄才大略,也没有能够和武则天一样得以善终,纵观胡太后的一生,年轻时颇有才智,在大权在握后迷失了方向,最终以悲剧收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