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雞的獵法和特點

喜歡打獵喜歡養狗的朋友請點擊關注,每天堅持更新關於養狗打獵的文章和視頻,今天講的是野雞的打獵方法,喜歡的 朋友關注一下。

1. 野雞的形態

野雞羽色華麗,頸具白環,尾羽很長,容易與其他種類區別開,雄鳥頭頂黃銅色,兩側具眉紋,眼周裸出,紅色,其上散佈零星點狀短羽,體羽具金屬光澤,背呈棕黃色,腰羽撖攬綠色,羽呈髮狀,尾長,中央尾羽黃褐色,兩側紫栗色,具多數黑色橫斑,翼黃褐色,腹烏黑色,腳強健有距,雌鳥體型較雄鳥為小,尾亦短,體羽大都砂褐色,背具栗色和黑褐色斑點,腳無距,呈灰褐色,爪黑色。

野雞的獵法和特點

野雞在國內分佈極廣,幾乎各地都有。

2.生活習性

野雞喜歡生活在林緣地帶、灌叢中或雜草叢生地帶,也進入疏林,但很少進入密林中。冬季遷至平原田野,覓食各種穀物和種子,白天活動,多在地面走動和覓食,較少上樹。夜間喜在樹上過夜,避免敵害的XJ!。

食物以各種植物種子、漿果、穀物、各種昆蟲為主,吞食小型砂礫,幫助在肌胃內磨碎食物。

春季繁殖,地而營巢,巢很簡陋,僅選擇凹穴,鋪墊乾草,雜葉等物,產卵其中,每窩產卵6-8個,雛鳥孵出後,即能獨立活動和取食。

3.尋找和獵取方法

(1)尋找

尋找野雞首先根據環境條件是否適於野雞棲息,不適於野雞生存的環境不會有野雞。然後巡行觀察,尋找野雞的足跡、糞便、砂浴場等。野雞在換羽,害生蟲侵擾時,最喜歡在溫暖向陽,比較開闊的砂礫地區進行砂浴,砂浴時,不僅留下足跡,還有遺落羽毛。羽毛清潔,沒有汙損為新脫落羽毛,在附近搜索時,可能遇到野雞。、

冬季深雪時,野外覓取食物困難,野雞常到收穫後的莊稼地和村屯場院附近覓食,獵取甚為方便。尋找野雞時,天氣狀況非常重要,晴朗無風天氣,野雞活動頻繁,易於尋找和獵取。風雨天氣,多潛伏不動,雨後初睛,野雞徘徊於田野間,最易發現。

(2)獵取方法

1)巡行獵qiang獵法:

獵人在野雞活動地區,持狗尋找,發現後進行射殺。單純採用此法時,效果不佳。獵人進行巡行獵時,多輔用鳴笛、羽音、媒鳥等加以引誘,適當結合伏獵qiang獵法進行。雉笛能引誘野雞前來,鳴笛在發情期使用,效果最好。如能吹得真切,不是發情期,也能將野雞引誘來。現在經常使用的雉笛,多由獵人自己製作。做法很簡單,用1個杏核,將兩面各磨出1個圓孔,圓孔直徑約0.3釐米,挖去其中杏仁,放人口中吸氣,便可發出類似野雞嗚叫的聲音。雉笛的製造和使用,均需熟悉野雞叫聲,反覆模仿練習,務求聲音近似,才有使用價值。如果聲音有別,不能使用,因為聲音不同,不僅不能引誘野雞前來,反而會引起疑懼,聞聲逃走。

春季鳴笛引誘,多用雌聲,能引誘雌雄野雞。秋季用雄音引誘雄性。使用鳴笛時,少用最好,因吹叫頻繁,偶有異聲,便會招致失敗。鳴笛以弱音為佳,但在有風天氣,可使用強音,弱音能引誘近處野雞,強音能驚走近處野雞。鳴笛音調的強弱好壞,需在野外實驗決定,因室內條件和野外相差很大,在室內發音良好,到野外出獵時,受獵人呼吸狀況、氣溫和風速影響等,可能發出劣音。

野雞聽覺非常敏銳,雖鳴笛一聲,亦能從遠方聞聲尋來,很少誤差。獵人鳴笛前,必須隱蔽偽裝好,面前,需有開闊地帶,方便觀察和射擊。野雞聞聲後,常從地面迅速奔來,只有雜草叢生,很難穿行時,才偶然飛來,獵人應提早做好準備,以免失去射擊機會。

羽音引繡是掮動野雞羽毛髮出羽音,引誘野雞前來,羽音引誘和鳴笛引誘相似,獵人善於使用,也能獲得滿意效果。

媒鳥引誘需和鳴笛引誘結合使用,否則效果不佳。媒鳥用製作的野雞標本充當時,必須逼真,才有較好效果。

2)獵犬尋找狗獵法

利用嚮導犬獵取野雞,既能增加狩獵興趣,又能獲得滿意結果。野雞平時隱居灌木叢草間,獵入尋找和驚起它們比較困難。嚮導犬能在灌木叢草間穿行,以敏銳的嗅覺發現野雞,在未驚起前,先用特殊站立的姿勢,指示獵人野雞所在地點,待獵人做好準備後,再發出叫聲衝向野雞,由於野雞隻注意獵犬追逐,很少被獵人驚動,待野雞驚起後,獵人可以有準備的射擊。

獵犬幫助獵人尋找受傷後逃走的野雞,可以避免射中的野雞逃走,好的獵犬能將獵物銜回交給獵人,減少獵人尋找的困難。

3)繇子引誘套獵法

捕捉野雞雛鳥,加以馴化飼養,待長大後,攜帶繇子至野雞經常出沒地點,將繇子拴在適當位置,在其周圍設置圈套,繇子離群后常發出叫聲,引誘其他野雞前來,繇子多用雄性,雄野雞有好爭鬥特點,聽到繇子鳴叫,必然迅速前來與其爭鬥,遇到周圍套子即被套住。如果未被套住,獵人可驅趕野雞不使它與繇子爭鬥,在逃走時亦可被套住。

此外,用夾子獵取或用夾套獵取野雞,也很有效果。

4.射擊和追蹤

(1) 射擊

獵捕野雞多在飛行中進行射擊,獵人需掌握良好的射擊技術,才能有所收穫。瞭解野雞飛行特點,更能幫助我們準確的命中獵物。射擊飛行中的野雞,並不特殊困難,不過應該注意這樣一點,就是被驚動的野雞,在起飛時,開始是從草叢或灌叢中垂直向上飛起,然後才改為水平方向向遠方飛去,由垂直改為水平方向時,在空中轉向的速度很慢,猶如停止一下,這是開始射擊的最好時間。

獵人有時會遇到野雞從頭頂上飛過,有時是向獵人飛來,發現獵人後,再轉換方向飛去,這時仰射頭頂上的野雞,不易命中,需待野雞轉向飛到,旁時,再進行送射,效果較好。獵人總結射擊飛行野雞的經驗為:“橫打嘴,順打腿,斜打翅”,就是把射擊的提前量具體化和形象化了。、

射擊飛行中的野雞,常因視覺誤差,發生判斷距離上的錯誤。獵人所感覺的野雞飛行高度和距離,多比實際高度和距離遠,尤其天氣晴朗時,從獵qiang瞄準線上看到野雞距離很遠,但實際距離只有感覺距離的一半以上。放下獵qiang時,觀察距離並不太遠,但已失去射擊機會。

射擊野雞所用霰彈大小,關係殺傷效果如何,一般用3號霰彈,即有足夠的殺傷力。春、夏季野雞羽毛層較薄,霰彈可適當縮小,秋冬季節,羽絨豐厚,霰彈呵大一些。射擊距離以40一50米為佳

(2)追蹤

野雞生活能力相當強,射擊時,應使它儘快致死。偶有重傷而未死的,雖可失去飛翔能力,但落地後,亦能快速奔跑逃竄,使用獵犬追蹤受傷野雞最好。如無獵犬,獵人需掌握追蹤技術,才不致得而復失。

在平原叢草密生的地方,觀察草木搖動情況,能幫助我們判斷野雞穿過草叢奔逃的方向。在灌木叢中或雜草深密的地方,雖然已將野雞擊落,並清楚看到降落地點,如不考慮搜索方法,往返亂動,急於找到,很容易將獵物丟失。應根據著落地點,採用封閉圈式搜索,開始犬些,再逐漸縮小封閉圈,確定野雞逃走方向。封閉圈式搜索,遠比隨意踐踏植被,弄亂現場,往復尋找要好得多。野雞直線逃走或再度飛起,只能直接射擊。

野雞受傷墜落後,經很短時間又恢復奔逃或飛翔能力的,是常有的事。獵人射擊後,需換裝狗糧,隨時準備再次射擊,免得持空狗尋找,當野雞飛起時,後悔已晚。

5.獵期和獵取量

野雞的獵期應規定在9--12月間,根據各地資源消長情況,適當延長或縮短,各地獵取野雞也多在這段時間。獵取量應在調查基礎上進行規定。近年來,由於獵qiang數量有所增加,業餘獵人數量增加很多,資源數量有下降趨勢,獵取量宜規定在種群繁殖量的25%以下。

野雞肉味佳美,為野味上品,任食者蒸煮烹調,均極鮮嫩。每年各地獵捕很多,是國內最常見的獵用禽類,也是業餘獵人獵取的主要對象。羽毛暢銷國內外,價值很高,尾羽可作裝飾用。、部分地區和獵人尚存在使用毒餌藥殺野雞,對野雞的數量影響極大,各地野雞數量也有下降趨勢,應採取適當保護措施,免得獵捕過甚,影響這種經濟價值很高的獵用禽類的繁殖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