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防聯控築防線 群防群控戰疫情—哈拉合少鄉疫情防控阻擊戰紀實

哈拉合少鄉位於武川縣西南67公里處,屬於典型的山區鄉,山大溝深,交通不便。由於經濟社會發展比較落後,外流人口多(佔82.8%)。因此春節期間返鄉人口結構要比其他鄉鎮更復雜,春節返鄉1410人,僅湖北武漢的返鄉人口就有10人,途徑武漢的4人,密切接觸湖北武漢人員77人,僅次於武川縣城可鎮湖北武漢返鄉人數,居全縣第二,給疫情防控帶來了極大挑戰。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嚴峻形勢,哈拉合少鄉黨委統領指揮全鄉上下,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廣泛動員群眾、凝聚群眾,依靠群眾,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升級疫情防控措施,紮實推進疫情防控工作紮實開展。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建立聯防聯控機制。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哈拉合少鄉黨委立即成立由黨委書記、鄉長擔任總指揮的疫情防控指揮部,召開全鄉聯防聯控工作會議,根據實際制定防控工作預案,壓實工作責任,細化工作措施。鄉、村幹部全部取消休假,進入一級響應狀態,26名鄉機關黨員成立“尖刀班”,131名鄉村幹部、黨員、群眾組成“戰鬥隊”,在全鄉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把穩第一道關口、守牢第一道防線。

二是加大宣傳科普力度,增強群眾防疫意識。鄉村黨員幹部全部下沉到各村宣傳發動群眾,採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普及相關疫情防控知識,提高村民自我防護意識。全鄉共印發溫馨提示2000餘份,張貼通告130份,懸掛條幅70餘條,設立警示牌、提示牌等238個;利用村村響廣播喇叭和音箱持續播放疫情防控知識和公告,部分有條件村還利用農用宣傳車到各自然村進行巡迴廣播宣傳;組織群眾拍攝“過年期間少聚集”“公共場合戴口罩”群眾喜聞樂見的系列小視頻通過抖音、微信等方式向群眾宣傳,取得了很好的宣傳效果;利用鄉村疫情防控微信群和學習強國視頻會議及時傳達市縣鄉三級疫情防控要求,反饋武漢、湖北、其他重點地區返鄉人員信息動態,並公佈舉報電話,發揮群眾監督作用。

冬去春來。隨著疫情形勢的發展,黨中央及時審時度勢,調整疫情防控措施,要求分區分級精準防控,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恢復。哈拉合少鄉為了更好地保生活、促生產,按照縣委復工復產春耕備耕的要求,立即撤了卡、通了路。但是,很多群眾以為解除卡口是放鬆了管控,防護意識淡薄,不戴口罩扎堆聚集,給疫情防控帶來很大隱患。為了及時堵塞漏洞,哈拉合少鄉立即製作疫情防控MP3音頻在村村向大喇叭循環播放,要求各村把疫情防控MP3音頻發到村民微信群,引導群眾繼續加強防控,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

三是精心組織源頭防控排查,做到心中有數工作有序。為強化人員流動管控,全鄉設置66個卡點,黨員、群眾、政法幹警主動請纓24小時輪班值守,對非本轄區人員、車輛堅決勸返,決不放過一例、漏掉一人,高效拉起病毒輸入屏蔽網。同時,哈拉合少鄉創新疫情防控工作方法,主動聯繫聯通公司,通過聯通“雲填報”製作哈拉合少鄉疫情防控自助登記二維碼,在各卡口張貼疫情防控自助登記二維碼,出入人員可以用掃碼自助填報出入信息,並上傳到鄉政府信息平臺。減少了工作人員登記工作量,也避免了人員接。黨員幹部深入各村各戶進行深入排查,認真摸排返鄉人員信息,及時通過各種渠道比對協查信息,確保返鄉人員信息全面,行程軌跡清楚,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尖刀班”和“戰鬥隊”充分發揮人頭清、人脈熟的優勢,通過與居民群眾瞭解、查找鄂牌車輛等方式排查武漢經歷人員,力爭做到村不漏戶、戶不漏人。同時,結合公安部門提供的大數據軌跡人員名單,各村不遺餘力走訪入戶進行二次清查。在主動排查基礎上,針對工作實際和排查需求,通過發放簡化版告知書,廣泛動員居民群眾主動報告、積極舉報,進一步拓寬重點人員信息收集渠道。

四是主動服務群眾,做好消毒隔離工作。一是在疫情防控開始,口罩、溫度計、帳篷、消毒用品等防控物資嚴重短缺,鄉黨委多方渠道積極籌措防控物資,及時下發到各村疫情防控一線,確保一線人員防控需求。二是組織專人對進村卡點、超市、垃圾堆放點、牲畜欄、公共廁所、鄉機關、鄉衛生院、村衛生室、村辦公場所等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進行每日消毒。三是對外地返鄉人員,尤其武漢返鄉人員,嚴格落實居家封閉隔離14天措施,張貼居家隔離告知書,一日兩次上門消毒、測量體溫、觀察隔離人員是否有發熱、咳嗽等、症狀情況,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廣泛告知周邊四鄰,動員居民群眾積極參與聯防聯控,以此增加防控頻次和密度,確保居家留觀人員履行好居家留觀義務。四是積極做好隔離群眾的服務工作,為他們送去方便麵、水果、牛奶、雞蛋等生活物資,解決老百姓後顧之憂。當好群眾的貼心人,對居家隔離人員進行心理疏導,消除恐慌,提振他們戰勝疫情、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

隨著生產復工和春耕備耕的開始,哈拉合少鄉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堅決貫徹分區分級精準防控要求,立足於武川縣疫情四類地區實際,堅持一手抓“防疫”、一手保“生產”,對春耕備耕的各項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制定印發了《哈拉合少鄉疫情防控農資保供運輸綠色通道工作要點》,切實將疫情擋在村外,物資運回村內,既防控有力又生產有序。積極組織人員從安全渠道運回群眾生產急需的養殖飼料和春耕備耕的籽種、化肥等,主動聯繫商販收購當地群眾急需出售的農產品。在做好服務群眾生產生活需要的同時,要求各村防控人員必須按照《綠色通道工作要點》,對從重點疫區來的人員車輛或存在發熱情況的,必須第一時間上報鄉疫情防控指揮部並採取有效措施防止疫情傳播。

五是關心厚愛幹部,築牢一線職工平安防線。疫情防控工作剛開始,哈拉合少鄉為解決一線幹部後顧之憂,打贏疫情“阻擊戰”,第一時間提出四大舉措,為一線職工築牢四道安全防線。第一建立嚴格消毒制度,每日3次使用75%酒精對辦公室檯面、門把手、鍵盤、執勤車輛等進行消毒,使用消毒液對地面進行拖拭,消滅病毒滋生的“土壤”,為疫情防控一線黨員幹部築牢環境安全防線。第二建立疫情防控期間外來人員登記測溫制度,未佩戴口罩人員嚴禁進入辦公區域。幹部職工每日兩次監測體溫,報告是否發生發熱、咳嗽、胸悶等不適症狀,為疫情一線職工築牢管理安全防線。第三在全縣率先實行分餐制,所有幹部職工戴口罩排隊打飯後立即返回各自辦公室分別就餐,避免因為聚集用餐造成交叉感染,為疫情一線職工築牢餐飲安全防線。第四利用手機學習強國軟件APP召開學習強國視頻會議,所有疫情防控工作人員可以互不接觸互不見面各自用自己的手機參加視頻會議,真正做到了把會議開在“線上”,把工作沉到“一線”,有效提高聯防聯控的工作效率,也為疫情一線工作人員築牢交流安全防線。

六是充分發揮黨員帶頭作用,凝聚群眾打贏疫情阻擊戰。抗擊疫情,黨員先行,全民參與。為充分發揮黨員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哈拉合少鄉黨委要求全鄉疫情防控卡點懸掛黨旗,抗擊在防疫一線的黨員佩戴黨徽亮明身份。成立疫情防控督查組,重點檢查機關幹部和各村幹部在崗在責、落實責任情況,同時每天不間斷對各村疫情防控工作逐村展開督查工作,推動疫情防控工作抓實、抓細。現在,鄉村兩級幹部每天有100餘名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群眾志願者達到200餘人,形成了黨委發動、兩委聯動、小組傳動、黨群擁動、上下同心、群防群治、合力攻堅的良好局面。

下一步,哈拉合少鄉黨委繼續堅持科學防治、精準施策,以實行分區分級精準防控為抓手,按照四類地區“外防輸入、精準預警”防控策略,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在全力阻擊疫情的同時,抓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打好三大攻堅戰,努力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降到最低,保證正常經濟社會秩序,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