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瘟疫治疗集大成者《瘟疫论》——开我国传染病学研究之先河

在今天因为疫情原因我们大部分人都看过电影“大明劫”。了解到了我国古代处理瘟疫的办法,也知道了“大明劫”主人公吴有性对我国医学的贡献。

吴有性,字又可,号淡斋,江苏吴县人,生活在明末清初之际,是“温疫学派”的创始人。他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有《温疫论》一书,开成了一套温热病的辨证论证方案 。

古代瘟疫治疗集大成者《瘟疫论》——开我国传染病学研究之先河

1642年,大明崇祯15年全国瘟疫横行,十户九死 ,南北直隶、山东、浙江等地大疫,五六月间益盛,“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仅存者”。当时医生们都用伤寒法治疗,毫无效果。吴又可亲历了每次疫情,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推究病源,潜心研究,依据治验所得,撰写成了全新的《瘟疫论》一书,开我国传染病学研究之先河。他以毕生的治疫经验和体会,大胆提出“疠气”致病之学说,在世界医传染病学史上也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因此赢得后人的广泛尊重。

古代瘟疫治疗集大成者《瘟疫论》——开我国传染病学研究之先河

他创立了温疫学说,领先西方世界200年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温病辨证论治纲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学术见解,充实了祖国医学温热病学的内容。他的邪气侵犯途径对叶天士的温热学说有一定的启示,其学术思想使温疫学说独立成体系。而《温疫论》揭开了中医治疗外感热病的新篇章,他的温疫学说对其后的戴天章、杨栗山等医家均有重要影响,戴天章等人对吴又可学术思想进一步阐释,从而奠定了温疫学派的学术根基。

古代瘟疫治疗集大成者《瘟疫论》——开我国传染病学研究之先河

《温疫论》是中医温病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著作,是中医理论原创思维与临证实用新法的杰出体现。创立了表里九传辨证论治思维模式,创制了达原饮等治疗温疫的有效方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