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此人在世,杨坚安能轻易以隋代周?


若此人在世,杨坚安能轻易以隋代周?

杨坚取代北周以立隋,史家对此多有诟病,不像陈霸先那样,天命所归,时也势也。比如李世民就认为杨坚是“欺孤儿寡妇以得天下”。即使如《周史》的作者令狐德棻(fen)也认为杨坚得天下之易,世所少见,他说:“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以妇翁之亲,值周宣帝早殂,结郑译等,矫诏入辅政,遂安坐攘帝位。”

若此人在世,杨坚安能轻易以隋代周?

杨坚

当然,无论李世民还是令狐德棻,说的也只是表面现象,北周被代,当然有其自身的原因,比如宇文护的独断专权,滥杀勋臣分离了关陇集团,动摇了宇文家的执政基础,虽然宇文邕夺取权力之后励精图治,但造成的影响已不可挽回,再加上宇文邕的佛教政策,以及周静帝宇文赟(yun)的胡作非为,都给了杨坚可乘之机。

但是如果此人还在的话,恐怕杨坚就没有任何机会了,即使北周或许还会被取代,但绝无可能是杨坚和他的大隋。

那他是谁呢?

话说宇文泰共有十三个儿子,这些儿子总体素质还是不错的。比如嫡子宇文觉,若不是宇文护或当可成一代良主;又如庶长子宇文毓,独孤信的女婿,也是极有主见之人,可惜也是受困于宇文护;宇文邕就不用说了,一代雄主,诛权臣,灭北齐,如果他不死,那么大一统的历史任务或许在他手上就可实现。

若此人在世,杨坚安能轻易以隋代周?

宇文邕

宇文邕死后,继承者是宣帝宇文赟,宇文邕在世的时候,就知道宇文赟是不行的,但没有办法,因为其他儿子也很无能,所以只能传位给长子宇文赟。

若此人在世,杨坚安能轻易以隋代周?

宇文泰

但宇文邕忘了,他还有个弟弟宇文宪,足可以担当辅国重任,如果把军政大权交到宇文宪手中,就没杨坚什么事了。

宇文宪从小就受到他父亲宇文泰的欣赏,称“此儿智识不凡,当成重器”。小时候,宇文泰让几个儿子挑选自己的马匹,宇文宪独自挑了驳马,也就是杂色的马。宇文泰问他为何要挑这种马呢?他说这种马与众不同,有可能出类拔萃,如果从军作战,马夫易于辨认。由此可见,宇文宪做事确有独到之见识。

后来的一系列政绩军功也确实证实了宇文宪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良吏和名将。在蜀地任职期间,他也才十六岁,可是善于安抚驾驭下属,用心政事,在他离开时,蜀地民众有感于他的功绩,为他树碑立传。在与北齐的征伐中,屡立战功,追随宇文邕,灭了北齐。

若此人在世,杨坚安能轻易以隋代周?

宇文宪

因此,在历朝历代设立的古代名将榜中,宇文宪也是位列其中。你想,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能够挤身top 64或者72,哪怕是top 100岂是容易之事。

就是这样一位经国之材,不能继位称帝也就算了,但连辅国之任也不给,岂不是北周的一大损失?

想来这也是帝王家的通病,宇文邕在位的时候,都对宇文宪猜忌有加,屡次三番警示宇文宪不要忘了君臣之道,怎么可能在他身后把军国大权交给他呢?即使宇文邕不是死于突然,他应该也不会重用这个威名日重的弟弟。

果不其然,在他侄子宇文赟登基之后,他在毫无理由的情况下被诓骗入宫缢死,年仅三十五岁。

北周也在宇文赟的瞎搞之下,没多少年落入了杨坚手中。

一个朝代或政权,从来不是死在外来威胁之下,而是死于自己之手!


若此人在世,杨坚安能轻易以隋代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