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特海:当下的经验,包含着过去与将来

当下的经验,包含着过去与将来。

现实存在是一种时间和机体的生成发展。

——怀特海

怀特海:当下的经验,包含着过去与将来

关于历史,关于时间,关于现实存在,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如是说:

历史是通古今之变,是审时度势和寻求进退之道。想要理解历史,我们就要设身处地地进入历史,以自身去体验回溯到当时的事件情境。

对待历史,不仅要追求外在的时间和事件,更要诉诸于移情、想象和直觉等内在方式,将个体置于历史变化的进程中予以考察。

过去不仅是一个时间概念,还蕴含着已发生的过往事件。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过去是个线性时间概念。

(克罗齐认为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是与此时此地的时间交汇,是时间与思想的融合联系。而历史之思在时间之外,没有先后,是与其相联系的活动同时形成的一系列事实之客观。当代超离了线性时间之外,内在于当下的精神活动,也是康德意义上的物自体。历史只能是精神的,跟感觉无关,感觉是生活,不是思想,唯一的实存就是精神本身,精神即历史)

历史唯心主义不承认历史事实的客观性,而只承认支配历史的观念和思想之主体,所谓客观历史只不过是观念和思想的现实投射。

怀特海:当下的经验,包含着过去与将来

客观历史事实与主观历史认知,二者之间一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在克罗齐看来,正确对待历史的方式是,以当下的思想去观照过去的历史事实。主观历史认知和不分先后的时间感源于人的感性的生命活动。人之所以有时间观念,是因为生命中有发生的事情,离开发生的事情,时间里就什么都没有,离开发生的事情,时间对于我们毫无意义。

我赞同克罗齐的部分观点,即这种已发生的事情或事件是一种过程性的现实实有,是一种在时间链条上的动态生发进程。它的核心是现实实有与事件,这些构成了认识主体的经验基础,也决定着经验变化的过程本身。我们要想认识历史,就要从本体论回归到生命的切身体验,即一种带有感性的生命活动当中。

某个角度看,一百年前的事是过去的历史,但一秒前发生的事也是历史。一旦我们用抽象的时间来建构与过去、将来的联系,就会让我们丧失对具体事件的直接感受。

现实实有是主观当下的经验,是一个活动着的、生成中的感觉中心,是对过去的再现和对将来的预期。我们的经验把自己分为两个世界(过去与将来)之间的过渡,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感受和情感才得以互相传递。

怀特海:当下的经验,包含着过去与将来

感觉主义——诉诸感受来建立主体与对象间的时空联系,主体永远处于未定(不确定)状态。过去和将来一直在自我生成变化,分离或聚合。

主观主义——相比感觉主义,主观主义有一个既定的精神主体,以思想或思维来统摄客体对象。

我认为克罗齐的历史时间观并不全对,唯一实存的是感觉,而不是精神,感觉即历史。一种感性的生命情调具有不可再还原的客观实在性。

历史不等于时间,历史是有节奏的时间,是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结构与联系的分析。历史是感觉经验的脉动,人们在历史中得以实现自身。历史是一种现实实有的生成过程,如同人的机体一样,它在不断生成,壮大充实自己。

贝克莱认为观念来自人的感知,存在即感知。而我认为感知是一种经验和对象的摄入,这种摄入渗透着认识上的主观体验。摄入分两种:物理性摄入和概念性摄入。

物理性摄入以现实实有为客体,成为过去的现实进入到当下现实的生成条件,过去与现在互为因果。在外部世界成为我们认识的对象之前,知觉主体就已开始了动态生成。这种最原始的心理经验,使得我们让自己的感觉经验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生出好奇、渴望、恐惧和直觉冲动。

过去的事情虽然丧失了主观当下性,但它作为一个事实会持续存在于后续的时间和事件中,当下事件作为一种生发性活动,是对过去和未来的重新意义赋予。历史拒绝无偏见的客观呈现,但这恰恰导致了历史意义的坍塌,因为历史必须以当下经验为基准。

概念性摄入是对永恒客体的摄入,永恒客体指向具体而确定的事实,它是一种非时间性的存在。永恒客体是超验的,其本身不具备现实性。所有的永恒客体的集合构成上帝的精神极,他诱惑着历史不断前行。概念性摄入有一种朝着将来发展的生存冲动,因为现实的实质中承载着它以后与将来的关系。将来就在现在之中,这是事物本性的一个普遍事实。

怀特海:当下的经验,包含着过去与将来

海德格尔认为时间表现为一种“此在”,即人一直活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包围中,永远无法逃脱。海德格尔和康德一样,认为只有人才有时间性。于是追问此在的人的存在之意义,就成为哲学的首要。

而我(怀特海)认为宇宙论是一种属于人的宇宙,不是自然的宇宙,人所建构起的价值和时间观可能会把很多问题悬置起来,让我们无法挖掘出世界背后更为隐秘而真实的体验。人不是时间容器里的一个玩物,而是随着有情生命的经验的脉动而绽放出的一股能量。人的每一次生成体验都成为历史及其意义的发源地,历史就是一种生命的诠释和经历。但历史不是个人的喃喃私语,而是生命共同体的集体建构和生命发声,是从现实生存体验中所绽放出的生命伟力。历史不是个人的,但可以是个体的。现实实有是宇宙最小的细胞。正是由于个体的自组织,历史才能贯穿一致形成秩序而非散漫材料的堆砌。

今天,当我们说世界是一个整体时,实际上就是说,发展的全球化运动已经促成了世界内在的生成机理,这可以被看做一个个体的现实实有以及由此而生成的历史。

历史的宏大叙事要求我们有一个前提,即从一个起点出发,朝着一个终点目标而前行,但随着现代历史和哲学对宏大叙事的解构,未来变得不再确定。而随之而来的是,历史评价的标准也趋向于个性化、多元化和虚无化。

将来尚未到场,当下面临着无数可能,未来不是被决定的,因为无数可能在不断生成。将来只能是一种尚未在场的可能性。人的经验活动催生出更多的价值理念,抽象的概念世界越来越复杂。决定事物走向的是事物内在的动因,也就是说,每个经验事件都是内在决定而外在自由的。

莱布尼茨认为我们无法承诺这个世界会越来越好,我们只能尽自己最大努力去找到并实现世界中最好的世界。就连这个,也只是众多可能性中的一种可能。

但问题是当我们说世界会越来越好时,就已经预设了前提,预设了某一价值标准或目的指向。当我们停留于外在的价值标准,我们就无法看到自身,无法确切地说世界更好还是更坏,无法进入到创造生成的进程本身,即无法实现生生不息的进化。因此我们只能从经验本身的内在价值入手去评判历史,去考量历史进程,去追问世界是否进步。此认识过程中,经验主体的内在的价值感受才是最核心最重要的。

怀特海:当下的经验,包含着过去与将来

正如柏格森所言:“如果在你之外,大小永远没有强度,则在你之内,强度永远不是大小。”

对既往事件的理解,来自生命感受的强度。一个种族要保持它的活力,就必须怀抱既成事实和可能事实的真正对比,必须在这一活力的推动下敢于跨越以往稳健而保险的成规。脱离了冒险,文明就会全面衰败。

既往的事件不断积淀,同时又不断地建构起一个更加复杂的观念世界,每一次事件都在为历史的进程积蓄能量,这导致经验世界的强度呈现出一种矢量化特征。即机体生命的强度越高,有机系统的熵值就越低,系统就越智能越有序。

总结:

1,历史不是外在于人的客观叙事,不能拘泥于古为今用的实用考量。

2,历史内在于人的现实生成之中,它不是被决定的。未来意味着无数可能。

3,具备自组织能力的机体生成自己的历史,形成属于自己的历史故事。

4,历史发展的动力源于生命创造的内在冲动,源于上帝,因为上帝包容了一切过往经验,又以新颖的价值诱导着未来经验的发生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