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特海:當下的經驗,包含著過去與將來

當下的經驗,包含著過去與將來。

現實存在是一種時間和機體的生成發展。

——懷特海

懷特海:當下的經驗,包含著過去與將來

關於歷史,關於時間,關於現實存在,英國哲學家懷特海如是說:

歷史是通古今之變,是審時度勢和尋求進退之道。想要理解歷史,我們就要設身處地地進入歷史,以自身去體驗回溯到當時的事件情境。

對待歷史,不僅要追求外在的時間和事件,更要訴諸於移情、想象和直覺等內在方式,將個體置於歷史變化的進程中予以考察。

過去不僅是一個時間概念,還蘊含著已發生的過往事件。所以我們不能簡單的認為過去是個線性時間概念。

(克羅齊認為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是與此時此地的時間交匯,是時間與思想的融合聯繫。而歷史之思在時間之外,沒有先後,是與其相聯繫的活動同時形成的一系列事實之客觀。當代超離了線性時間之外,內在於當下的精神活動,也是康德意義上的物自體。歷史只能是精神的,跟感覺無關,感覺是生活,不是思想,唯一的實存就是精神本身,精神即歷史)

歷史唯心主義不承認歷史事實的客觀性,而只承認支配歷史的觀念和思想之主體,所謂客觀歷史只不過是觀念和思想的現實投射。

懷特海:當下的經驗,包含著過去與將來

客觀歷史事實與主觀歷史認知,二者之間一直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在克羅齊看來,正確對待歷史的方式是,以當下的思想去觀照過去的歷史事實。主觀歷史認知和不分先後的時間感源於人的感性的生命活動。人之所以有時間觀念,是因為生命中有發生的事情,離開發生的事情,時間裡就什麼都沒有,離開發生的事情,時間對於我們毫無意義。

我贊同克羅齊的部分觀點,即這種已發生的事情或事件是一種過程性的現實實有,是一種在時間鏈條上的動態生髮進程。它的核心是現實實有與事件,這些構成了認識主體的經驗基礎,也決定著經驗變化的過程本身。我們要想認識歷史,就要從本體論迴歸到生命的切身體驗,即一種帶有感性的生命活動當中。

某個角度看,一百年前的事是過去的歷史,但一秒前發生的事也是歷史。一旦我們用抽象的時間來建構與過去、將來的聯繫,就會讓我們喪失對具體事件的直接感受。

現實實有是主觀當下的經驗,是一個活動著的、生成中的感覺中心,是對過去的再現和對將來的預期。我們的經驗把自己分為兩個世界(過去與將來)之間的過渡,因此人與人之間的共同感受和情感才得以互相傳遞。

懷特海:當下的經驗,包含著過去與將來

感覺主義——訴諸感受來建立主體與對象間的時空聯繫,主體永遠處於未定(不確定)狀態。過去和將來一直在自我生成變化,分離或聚合。

主觀主義——相比感覺主義,主觀主義有一個既定的精神主體,以思想或思維來統攝客體對象。

我認為克羅齊的歷史時間觀並不全對,唯一實存的是感覺,而不是精神,感覺即歷史。一種感性的生命情調具有不可再還原的客觀實在性。

歷史不等於時間,歷史是有節奏的時間,是對過去、現在和將來的結構與聯繫的分析。歷史是感覺經驗的脈動,人們在歷史中得以實現自身。歷史是一種現實實有的生成過程,如同人的機體一樣,它在不斷生成,壯大充實自己。

貝克萊認為觀念來自人的感知,存在即感知。而我認為感知是一種經驗和對象的攝入,這種攝入滲透著認識上的主觀體驗。攝入分兩種:物理性攝入和概念性攝入。

物理性攝入以現實實有為客體,成為過去的現實進入到當下現實的生成條件,過去與現在互為因果。在外部世界成為我們認識的對象之前,知覺主體就已開始了動態生成。這種最原始的心理經驗,使得我們讓自己的感覺經驗與外部世界建立聯繫,生出好奇、渴望、恐懼和直覺衝動。

過去的事情雖然喪失了主觀當下性,但它作為一個事實會持續存在於後續的時間和事件中,當下事件作為一種生髮性活動,是對過去和未來的重新意義賦予。歷史拒絕無偏見的客觀呈現,但這恰恰導致了歷史意義的坍塌,因為歷史必須以當下經驗為基準。

概念性攝入是對永恆客體的攝入,永恆客體指向具體而確定的事實,它是一種非時間性的存在。永恆客體是超驗的,其本身不具備現實性。所有的永恆客體的集合構成上帝的精神極,他誘惑著歷史不斷前行。概念性攝入有一種朝著將來發展的生存衝動,因為現實的實質中承載著它以後與將來的關係。將來就在現在之中,這是事物本性的一個普遍事實。

懷特海:當下的經驗,包含著過去與將來

海德格爾認為時間表現為一種“此在”,即人一直活在過去、現在和將來的包圍中,永遠無法逃脫。海德格爾和康德一樣,認為只有人才有時間性。於是追問此在的人的存在之意義,就成為哲學的首要。

而我(懷特海)認為宇宙論是一種屬於人的宇宙,不是自然的宇宙,人所建構起的價值和時間觀可能會把很多問題懸置起來,讓我們無法挖掘出世界背後更為隱秘而真實的體驗。人不是時間容器裡的一個玩物,而是隨著有情生命的經驗的脈動而綻放出的一股能量。人的每一次生成體驗都成為歷史及其意義的發源地,歷史就是一種生命的詮釋和經歷。但歷史不是個人的喃喃私語,而是生命共同體的集體建構和生命發聲,是從現實生存體驗中所綻放出的生命偉力。歷史不是個人的,但可以是個體的。現實實有是宇宙最小的細胞。正是由於個體的自組織,歷史才能貫穿一致形成秩序而非散漫材料的堆砌。

今天,當我們說世界是一個整體時,實際上就是說,發展的全球化運動已經促成了世界內在的生成機理,這可以被看做一個個體的現實實有以及由此而生成的歷史。

歷史的宏大敘事要求我們有一個前提,即從一個起點出發,朝著一個終點目標而前行,但隨著現代歷史和哲學對宏大敘事的解構,未來變得不再確定。而隨之而來的是,歷史評價的標準也趨向於個性化、多元化和虛無化。

將來尚未到場,當下面臨著無數可能,未來不是被決定的,因為無數可能在不斷生成。將來只能是一種尚未在場的可能性。人的經驗活動催生出更多的價值理念,抽象的概念世界越來越複雜。決定事物走向的是事物內在的動因,也就是說,每個經驗事件都是內在決定而外在自由的。

萊布尼茨認為我們無法承諾這個世界會越來越好,我們只能儘自己最大努力去找到並實現世界中最好的世界。就連這個,也只是眾多可能性中的一種可能。

但問題是當我們說世界會越來越好時,就已經預設了前提,預設了某一價值標準或目的指向。當我們停留於外在的價值標準,我們就無法看到自身,無法確切地說世界更好還是更壞,無法進入到創造生成的進程本身,即無法實現生生不息的進化。因此我們只能從經驗本身的內在價值入手去評判歷史,去考量歷史進程,去追問世界是否進步。此認識過程中,經驗主體的內在的價值感受才是最核心最重要的。

懷特海:當下的經驗,包含著過去與將來

正如柏格森所言:“如果在你之外,大小永遠沒有強度,則在你之內,強度永遠不是大小。”

對既往事件的理解,來自生命感受的強度。一個種族要保持它的活力,就必須懷抱既成事實和可能事實的真正對比,必須在這一活力的推動下敢於跨越以往穩健而保險的成規。脫離了冒險,文明就會全面衰敗。

既往的事件不斷積澱,同時又不斷地建構起一個更加複雜的觀念世界,每一次事件都在為歷史的進程積蓄能量,這導致經驗世界的強度呈現出一種矢量化特徵。即機體生命的強度越高,有機系統的熵值就越低,系統就越智能越有序。

總結:

1,歷史不是外在於人的客觀敘事,不能拘泥於古為今用的實用考量。

2,歷史內在於人的現實生成之中,它不是被決定的。未來意味著無數可能。

3,具備自組織能力的機體生成自己的歷史,形成屬於自己的歷史故事。

4,歷史發展的動力源於生命創造的內在衝動,源於上帝,因為上帝包容了一切過往經驗,又以新穎的價值誘導著未來經驗的發生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