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棗能補血?沒錯,但是吃不對可能會適得其反

生活中很多人都知道大棗能補血,尤其是女性朋友很喜歡在月事前後吃點大棗來補充損失的氣血。那麼中醫對大棗的認識又是什麼呢?

大棗能補血?沒錯,但是吃不對可能會適得其反


大棗:味甘平。

主心腹邪氣,安中養脾肋十二經,平胃氣,通九竅,補少氣,少津液,身中不足,大驚,四肢重,和百藥。久服輕身長年,葉覆麻黃,能令出汗。

——《神農本草經》

大棗:味甘、微苦、微辛、微酸、微鹹,氣香,入足太陰脾、足陽明胃經。補太陰己土之精,化陽明戊土之氣。生津潤肺而除燥,養血滋肝而息風,療脾胃衰損,調經脈虛芤。

其味濃而質厚,則長於補血而短於補氣。

偏入己土,補脾精而養肝血。

——《長沙藥解》


從古籍中可以看出,大棗的確是有補血的功效,但這個補血並不是直接填充血管中的血液,而是通過補養中土,尤其是通過補脾來養足肝血。脾胃是氣血化生之源,再細分下去就是:脾為生血之源,胃為化氣之本。大棗補養脾土,脾土運化飲食,從而化生氣血。

大棗能補血?沒錯,但是吃不對可能會適得其反


需要指出的是,我們用來補血的大棗指的是幹棗,並非新鮮大棗。鮮棗性質便涼,不易消化,這也正是一些脾胃不好的人吃了會拉肚子的原因。如果不知道這一點,盲目地大量食用鮮棗,反而很容易涼敗脾胃。

大棗能補血?沒錯,但是吃不對可能會適得其反


清朝御醫黃元御評價大棗:“土氣凝重,四象之味俱備,真天下之佳果,人間之良藥。”既然大棗這麼好,是不是要多吃點呢?也不見得。大棗既然屬於補品,質地又比較黏膩,可以判斷它其實還是比較壅滯的,吃得過多反而會補益過度,影響脾的運化。脾失健運則水溼不化,就會造成腹脹難消化,反酸呃逆等現象。一般一天食用3-6顆即可。

大棗能補血?沒錯,但是吃不對可能會適得其反


大棗可以直接食用。有的人也喜歡吃蒸棗,還有的人甚至發明了烤棗的吃法,小編還是比較好奇的,有機會一定要嘗試一下。除了普通的乾燥法制備大棗以外,民間還有另外一種炮製方法,那就是姜制大棗。大棗的補益,加上生薑的疏利通導,大大地彌補了大棗性質壅滯的缺點;而且大棗主入脾,生薑主入胃,姜制大棗脾胃兼顧,補行兼施,的確是一對絕妙的搭檔。


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

如果你對健康養生感興趣,不妨關注我。

如果你對今天的內容有什麼疑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