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用之则会,不用则废

语言的习得,重点是要用。用之,则会;不用,则废。

  1. 英语教育是为了选拔人才,英语学习是为了提高技能。无论是中高考还是大学的各种英语等级考试,都是为了实现人才的选拔。而是否可以通过这些选拔,则取决于自身的知识技能水平。所以为了更好的应试,则需要更严格的提高自己的能力。不要为了应试而应试,而是需要了解自身的学习特征和学习状态,从而做出明智的选择。
  2. 英语学习应该关注语言本身,而不只是学习语言的规则。尤其是初高中的英语教育,对于语言的规则是非常重视的,以至于忽视了语言能力的培养。所谓的语言的规则,就是“语法”,有人说,很多英语老师把语法教成了“玄学”,玄而又玄,不知所云。特别是初中阶段,出于应试的需要,把语法框架做成了一些类似顺口溜的句子,比如“主将从现”,(在时间状语从句和条件状语从句中,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主句用将来时)。虽然当时可以起到很快速的效果,但是固化了学生的思维。从而在高中阶段,更复杂的语法项目下,学生就显得无所适从,还进一步阻碍了继续学习的步伐。
  3. 高考英语的必修地位不会动摇。近段时间很多人呼吁高考取消英语必修课的地位,声称英语学习占据了学生大量的时间精力,毕业后也基本用不上英语,所以全部学生都学英语没必要,可以用专门的翻译人才来解决外文科技文献等需要。实际上,这样的“人才”是几乎不存在的。假如有这样的人才,早就成为该行业的精英了,凭什么给不懂英文的人翻译出来,为他们服务呢?
  4. 不是你学的英语没有用,而是你没有用。曾经听过一个教育讲座,说的是“如果你是一个初中英语老师,教学一辈子,最后自己的英语水平就是初中水平;如果你是一个高中英语老师,教学一辈子,最后自己的英语水平就是高中水平。“仔细想来,确有一番道理。如果你是一个国际领域的专家,你的工作需要用英语沟通交流,了解前沿科技,那么你的英语水平一定在你的行业内是很牛的。最近抗击疫情期间,全国人民有目共睹了钟南山院士的英语水平,老前辈的英语很厉害,是因为他在医学界很厉害。也就是说,是钟南山院士很厉害,他的英语才很厉害,而不是因为他的英语很厉害,然后他在医学界才很厉害。
  5. 目前高中英语的学习难度的确很简单。也仅仅相当于英美国家孩子的4-7岁的阅读水平。词汇方便当然是非常不对等的,因为生活环境不同。但是只从阅读能力对于语法、常用词汇的运用要求来说,是基本对等的。因此,高考对于英语的学习要求,和其他学科相比,是相对简单容易的。跨过高考门槛之后,进入大学,再根据自身的专业发展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6. 日常英语和专业英语。日常生活无非是衣食住行兴趣爱好,相关的词汇多掌握。专业英语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作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对于初中生来说,按照应试要求可以很轻松的通过各类考试;高中生需要在掌握复杂语法的基础上,锻炼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英语爱好者们可以通过日常用语,口语表达等方面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同时关注一些常用的语法规则,从而尝试使用更复杂的句子来表达相对更丰富的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