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是羅曼羅蘭給《許三觀賣血記》寫的序

文|一迪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是羅曼羅蘭給《許三觀賣血記》寫的序

羅曼羅蘭

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這是“用音樂寫小說”的諾貝爾獎得主——羅曼羅蘭——在自己的著作《米開朗基羅傳》中對英雄的解讀。他的這句話其實是在告訴讀者:在這個平凡的世界裡的平凡的人們,都有機會活成自己生命中的英雄。

而在看過餘華的《許三觀賣血記》之後,我的心理便始終有個聲音在跟我說:這句話是羅曼羅蘭隔了將近一個世紀為《許三觀賣血記》寫好的序。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是羅曼羅蘭給《許三觀賣血記》寫的序

《許三觀賣血記》

成為“英雄”的前提:要做打不死的小強

餘華先生筆下的許三觀和我們一樣,都是普通人。或許比起絕大多數普通人,他有不一樣的地方,那就是他幼年便失去雙親,只有一個四叔對他好。這樣的童年遭遇,按照原生家庭的說法,他應該是個缺愛的孩子,缺愛的孩子大多都會成為問題少年,但許三觀沒有。

許三觀孤兒的身份卻沒有孤兒的脾性,在書中的字裡行間,他身上反而透出一種特別的隨遇而安感。通過人物的對白,甚至會讓人覺得他有些木訥和呆板,而正是這樣的木訥和呆板,讓他在面對人生路上的艱難坎坷時,能夠做到“不痛不癢”。

藝術來源於生活,但又高於生活,這或許是作者通過對許三觀人物塑造想要向讀者表達的一種思想——度過人生的難關,需要培養一種鈍感力,先做一隻打不死的小強。

換句話說,就是要提高自己的抗擊打能力,先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是羅曼羅蘭給《許三觀賣血記》寫的序

《許三觀賣血記》

成為“英雄”的條件:積極主動

書中前面部分的描寫,許三觀跟爺爺的對話,跟村裡人的對話,跟李血頭的對話,道聽途說,別人說什麼他就信什麼。似乎會讓人覺得許三觀是一個沒有主見的人,

當作為一個讀者去看一本書的時候,我們是客觀的,卻忘了其實作者描寫許三觀的“隨波逐流”,是絕大多數人的人生常態。我們都被問過這樣一個問題:你讀書是為了什麼?每個人都能說出個一二三,但年幼的時候,答案基本都是照搬照抄來的。我們為什麼要讀書?因為別人都在讀書。——這才是問題的答案。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是羅曼羅蘭給《許三觀賣血記》寫的序

《許三觀賣血記》

伴隨著故事的發展,許三觀到了該結婚的年紀。當許三觀拎著一瓶黃酒提著一條香菸來到許玉蘭家,跟許玉蘭他爹侃侃而談,特別是說到“你只有一個女兒,嫁給何小勇就相當於絕後了,但我姓許啊......”的時候,許三觀突然間的思維敏捷和伶牙俐齒,驚豔到了我。

以往的日子都是隨波逐流、得過且過,但每個人的人生至少應該勇敢地主動出擊一次,為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對許三觀而言,他這次是為了愛情。

我不知道餘華先生有沒有這個意思,但我從許三觀的身上看到了這層道理:隨波逐流是人生的常態,但我們永遠都可以選擇主動出擊。

而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積極主動這個習慣也赫然在列。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是羅曼羅蘭給《許三觀賣血記》寫的序

《許三觀賣血記》

成為”英雄”的核心:認真對待生活

後來的生活不一定是一地雞毛,但人生終將平凡,卻是每個人的宿命。如果今天和明天毫無差別,我們該如何度過?許三觀給了我們答案。

當許三觀知道自己確確實實被綠了之後,他沒有自欺欺人,他感到異常憤怒,但憤怒過後,他正視了這個現實,並且明確地告訴一樂和許玉蘭自己的態度——他並沒有選擇委屈自己,而是真實的表現了自己,做了一個正常人會做的事情,但是卻適可而止,哀而不傷。

特殊時期,有一次許三觀用嘴給一家子人做菜。作者精湛的描寫,向我們展示了許三觀豁達樂觀的生活態度。即使生活艱難,他也依然會想方設法地使自己和家人開心。黑色幽默的內容,無疑是作者借人物之口對苦難生活的調侃。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是羅曼羅蘭給《許三觀賣血記》寫的序

《許三觀賣血記》

餘華先生也說過,他筆下的許三觀,一生都在追求平等。從他第一次賣血開始便喊上的“豬肝黃酒溫一溫”,到他知道自己被綠後,跟一樂再三強調自己只負責養育他,再到他多次跟許玉蘭講道理,都是許三觀追求平等的體現。追求平等是許三觀的人生信仰,這是他人生意義的一部分。

無論經歷了什麼,許三觀都在面對生活的時候,做了自己當時應該做的事情。痛了哭,樂了笑,在生活中堅持自己的信仰,在該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就做什麼事情,就是認真對待生活的真諦

總結

每個人的人生經歷都不一樣,卻都有著相似底色,生老病死,喜怒哀樂。《許三觀賣血記》告訴我們:用最強的頓感去面對苦難,用積極的姿態去迎接生活,哀而不傷,悲而不憫,活在當下。



END.

感謝閱讀!我是一迪,歡迎交流和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