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更好的去学习自己的兴趣爱好

当前有不少家长把孩子送往多个兴趣班学习才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让家长热衷于各种兴趣班。艺多不压身,宝妈们对孩子学习才艺有N种理由:

1、让孩子多一种生存的技能;

2、在日后的某种考试中或许会加分;

3、让孩子成为一个更有趣的人;

4、有助于智力的开发;

5、日后的职场中多一个手段;

等等,太多了,在这样的原因支撑下,家长们或多或少的都会选择一些兴趣班让孩子参加,有的家长甚至让孩子参加多个兴趣班,这样好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下面我们对孩子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分析。

如何让孩子更好的去学习自己的兴趣爱好

一是有助于对思维素质的提升:

孩子对自己的爱好深入学习,就是对思维素质的一种锻炼,比如学习书法。一般学书法,先要临帖,从笔画开始,再结构、章法等逐步深入。开始练习时,家长及老师可协助孩子去探索这个学习过程,认识这个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协助孩子去设置一个个的目标,去设计实现这些目标的支持体系,并让他自己明白这一个个的目标对练习书法的作用。随着目标的不断实现,让孩子逐渐增强对这种方法的信心、并养成习惯。慢慢的由孩子独立设定目标,制定完成目标的支持条件体系,并实施。整个书法学习期间,家长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遇事,能自己思考为什么做这件事(事件的作用),这件事要做成怎样(目标),如何去做(设计支持条件体系)。通过书法的练习来培养孩子的思维习惯,培养孩子形成有规律的思维模式,并不断的应用、熟练、完善、强化自己的思维模式。培养遇事独立思考的能力,对自己的发展、所遇的事件能做到事前规划、设计,逐步锻炼提升探索未知领域的能力,提升思维素质水平。

思想素质的提升

不同的事物,有着不同的变化规律。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事物,要利用这些事物,有时我们要顺应事物的变化来利用它,有时要创造条件让事物发生我们所需的变化来利用它 。要做到这样,就要懂得这些事物的变化规律。对这些变化规律的认识,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思想认识。思想素质对应于个人的发展、目标的实现,思想认识越有利助我们的发展、越有利于去实现目标,思想素质也就相应越高。

世界上事物丰富多彩,我们没必要去认识每一个事物的规律。没有选择的去认识这些事物的规律,虽学了很多知识,但并不意着思想素质就提升了,由此反而耗费了我们很多的时间、精力。思想素质与自身的发展密切相关,只有合理规划了自己的未来,才能更有选择性的去认识事物的规律,充实自己的思想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素质。

思想认识的形成,需要一定时间,所以,自己学习知识不仅要紧紧围绕当前的需求,还要依据自己未来的需要进行学习。预计自己未来所需的内容及要花费的学习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及时间,使自己的思想认识既能满足当前的需求,又能满足未来的需求,这样更有利于提升自己的思想素质。

我们再拿书法来说事。孩子初学毛笔书法一般从临帖名家楷书开始。初学者一般从笔画、字的架构、章法等练起。一个笔画会有多种写法,在不同的情况下写法不同。如:横有“长横、短横、凸横、细腰横、左尖横、右尖横”等,竖有“垂露竖、悬针竖、右弧竖、左弧竖、细腰竖、粗腰竖、上尖竖”等,练习者要掌握这些笔画的写法、用法。字的架构也有多种,有单体的,有双体并列的,有三体并列的,有双体上下的,有三体上中下的等等,练习者要掌握不同架构的写法,同一个字也会有多种写法。章法布局,一幅书法,一般有正文、落款、用印等,在一张纸上如何书安排书写正文、进行落款、用印,都需精心布局才能体现出整幅作品的美来。

练习者只有掌握了书法练习的规律,才能更好的进行书法练习。随着练习者水平的提高,需要对书法规律进行更深的认识,掌握更多的知识,用来指导自己书法练习、创作。所以,练习者要明确自己的练习目标、方向,及时判断自己所需的知识,提前学习掌握,为自己书法水平的提升创造条件。

随着孩子书法水平的逐步提升,可让孩子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前掌握一些书法知识,如章法布局,不同名家的风格等。这样既能充实孩子的思想认识,又可锻炼孩子提升自己思想素质的能力。

如何让孩子更好的去学习自己的兴趣爱好

思想认识就是对各种规律的认识,有了要实现的目标,就会产生很多我们要去掌握的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才能更好的去实现目标。合理规划人生,明确不同时期的目标,才能更好的去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自己的思想素质。经常设定目标,去掌握实现目标所需的规律,会有效的提升自己提高思想素质水平的能力。

目标确定了,能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去认识实现目标所需的规律,体现了一个人提升思想素质水平的能力。遇到一件事,里面有很多不知道的东西,会影响目标的实现,甚至导致无法实现目标。有的人能通过认识这些未知事物的规律,从而实现目标,有的人则不行,只能放弃目标。如:前面的课程拉下了,有的孩子能主动发现哪些知识需要加强,并能快速的进行复习,补上拉下课程,很快就能跟上教学步骤。有的孩子则不行,面对自己当前听不懂的课程,毫无头绪,只能越来越听不懂,需家长、老师的帮助才可能会有所改善。

学习自己的兴趣爱好,不断制定目标,让孩子主动去认识、把握实现目标所需的知识,既能让孩子真正感受不同目标会需要不同的思想认识来支持,主动去充实自己的思想认识,同时也能锻炼孩子提升自己提高思想素质水平的能力。

心理素质的提升

这里所说的心理素质,就是指心理能适应自己在发展中产生的各种行为、各个事件。有的孩子遇事,急于求成,朝思暮想,夜不能寐。更有甚者,在时机没有成熟的情况下,盲目去做,导致失败。这些就是心理不能适应自己所做的事的表现。

心理对行为的不适应,不仅孩子有,大人也有。有的事需要等待,不少人会在焦虑不安中度过,更有人会在不安的促使下中产生错误行为,使事件的完成受到影响。而有的人则会耐心的观察、等待。

心理素质的提升,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锤炼。虽然当前的孩子生活都是很单调的,但这样的锻炼还是有很多的机会。如对兴趣爱好的不断深入研究,就是一个很好的对心理素质长期锤炼的过程。

我们再拿书法练习说说。

孩子练习书法,不仅对提升思维素质、思想素质有帮助,对心理素质的提升也是有好处的。书法练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如:让手能稳稳的、自如的运笔就得一个较长的练习过程。在书法练习中设定一个个的目标后,实现这些目标,就是让心理不断适应行为的过程。过程中,有顺利,有成功,有挫折,有失败,有茫然,有无助,等等,在不断的设定目标、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让心理得到充分的锤炼,不断的适应遇到的各种情况。长期的书法练习,在家长和老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孩子的心理素质将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如何让孩子更好的去学习自己的兴趣爱好

过程控制能力的提升

目标的设定,目标支持体系的设计,这些都是实现目标这个过程的前期工作,后期需要在实践中把这个支持体系建立起来,最终实现目标,这是整个目标实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去管控这个过程,让这个过程顺利的进行,直到目标的实现。对这个过程进行管控使其顺利进行并实现目标,这是一种能力,这里叫做过程管控能力。

在书法练习中,实现一个个练习目标的过程,就是一次次对过程管控能力的锻炼。事先设定的练习目标是否符合实际;制定的支持体系是否可行;如何在时间上安排整体的行为,先做哪一个后做哪一个;每一个行为是否能按时间要求完成;每一个支持条件的完成是否能起到预计的效果;支持体系的形成后,能否使目标实现,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练习者进行有意识的管控。过程管控能力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才能提升,仅仅知道管控的理论是远远不够的。书法的练习就提供了这样的一个锻炼机会,只要书法能长期的坚持下去,那么长期锻炼必将会使过程管控能力有所提升,对孩子的发展会有莫大的好处。

如何让孩子更好的去学习自己的兴趣爱好

发展理念的提升

发展理念有高低的区别。有高度的发展理念,会更大程度的提升孩子发展。没有高度的发展理念,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孩子的发展。

再拿书法的审美来说事。

有的人局限于一笔一画的美,有的人局限于一个字一个字的美,有的人局限于一幅一幅字的美,有的人能探索美的根原,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并将自己的审美观运用于笔画、字的构架、章法布局等上来,在书法上呈现出自己独特的美。不同的审美理念,有着不同的高度,运用于书法创作,会体现出不同层次的美。所以,提升书法审美的高度,会使书法作品体现出更有高度的美。

形成自己的审美观,是一件不容易事情 ,将其应用于书法创作,将自己的审美观体现于字一笔一画、字的构架、章法布局等上来,更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真正能将自己的审美观运用于自己的书法创作,不仅能极大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还能对自己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是去真正感受有高度的理念对发展的重要性。品味更高的审美观对书法创作的好处,可触动孩子去追求更高的发展理念。同时也能让孩子更好的感受站在更高的地方看世界有好处。

其次,将自己的审美体现于字笔画、字的构架、章法布局等上来,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这很有借鉴意义,让孩子能更有信心将自己的发展理念应用于自己的一切行为。

如何让孩子更好的去学习自己的兴趣爱好

随着孩子一天天的成长,很有必要让他逐步形成属于自己的发展理念,这非常有利于孩子的发展。深入学习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助于孩子形成自己的发展理念,及对发展理念的运用。

到这里,我们说了很多兴趣爱好的好处,并与孩子的发展相联系。如果能够让孩子真正喜欢并能更深入的学习一种兴趣爱好,会使孩子受益一生。不要单单的把兴趣爱好看成是一项谋生的技能去让孩子学习,也不要单单的把它看成是一种才艺。要把它看成是一项孩子的实践活动,去让孩子充分的锻炼、提升各种与发展有关的能力。这样做,才是提升孩子综合素质的方法。

到此,我们回答了文章开头提升出的问题,仅供家长们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