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關停,需要了解哪些基本法律常識?

企業關停,需要了解哪些基本法律常識?

在環境保護越來越受重視的今天,一些老舊汙染的企業就難逃關停的命運,企業關停是一些企業面臨的重大問題,比如化工類企業,製造生產型企業。今天呢,小編根據自己的辦案經驗以及專業知識為大家分享企業關停的一些相關法律知識。


企業關停,需要了解哪些基本法律常識?


首先是企業關停的原因,在今天企業關停的原因主要包括一下幾種:一是出於安全考慮 ,比如建在城區的化工類企業;二是為了環境保護,比如建在禁養區的養殖場或是水源區的製造業企業;三是借關停促拆遷;四是擅自改變土地用途導致的關停,比如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卻沒有審批手續。

其次是哪些行政機關能夠關停企業。一是市縣級人民政府的職能部門,比如畜牧局、環保局、規劃部門,發改委;二是市縣級人民政府,比如在徵地拆遷中市縣級人民政府作為徵收主體,將其認定為違建的;三是村委會,比如企業租用村委會的地建造企業,但是村委會接到舉報,企業生產影響居民生活,這種情況下村委會基於雙方的租賃合同可以要求關停。

再次是法律依據,各個行政機關依據哪些法律責令企業關停呢?常見的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等。此外,責令關停屬於行政處罰,因此行政機關在作出處罰決定時需要根據《行政處罰法》的相關規定。如果企業不服仍不關停的,行政機關可能採取強制措施,所以還需要遵守《行政強制法》的規定。


企業關停,需要了解哪些基本法律常識?


最後是面臨關停處罰,企業怎麼做?小編認為企業應當從如下幾個方面去做:(1)分析企業關停的原因是否真實存在,假設真的存在就要對症下藥,看是否能解問題,儘快恢復生產;(2)可以跟行政機關溝通本企業的情況以及企業關停後的政策扶持;(3)向行業主管部門尋求支持和幫助;(4)分析企業關停決定是否嚴格按照法律規定作出,積極行使法律賦予的複議、訴訟權利;(5)計算停產停業損失,為維權做好準備!

以上是關於企業關停的一些基礎知識,企業主要十分重視,企業關停非小事,尤其是大型企業,養著成千上萬的員工!如果您的企業遭遇了這方面的問題,可以聯繫我們!


企業關停,需要了解哪些基本法律常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