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为什么要将首都从太原迁都长安呢?

挖河难贱洛犬野坟


首先我要说明的是唐朝并没有将首都从太原迁往长安,为什么呢?唐朝李氏源于陇西,起于太原,在隋朝时,李渊就是册封在晋地的唐国公。



经过

公元617年,唐国公李渊在晋阳(今太原)起兵,一路攻入长安,第二年在长安称帝,国号为唐,后来,李世民在玄武门兵变,杀死了李建成,李渊自知形势,退位给李世民,并郁郁而终。

建都


在唐朝,长安是国都,并称为上都,除了长安,唐朝先后建立了北都太原,东都洛阳,南都成都,西都凤翔,

总结

其中武则天掌握政权后,迁都洛阳,并以神都自称,后来李氏重新掌权后,又迁回长安,所以在真正意义上的首都,只有长安,洛阳都只能算暂居,因为唐朝是李氏所建,后来由武则天掌权并迁都洛阳,所以在李氏后人看来,迁回长安是对李氏政权在实际和象征意义上继承,至于其他的几个都,应该是看作当时首都长安的卫城。


A三杯茶


答:关于唐朝为什么会选择长安而不是选择太原的问题,我个人想法大体上原因三个方面。

一、长安是隋朝的正式首都,具有正统的继承性。

李渊本身就是隋朝的臣子,他实际上和太原的关系并不是想象中的那种世代盘踞于太原。相反他来到太原的时间非常的短。也就是在起兵造反前半年成为太原留守。相反长安城作为隋朝的京师谁占领此地都是具有指标意义的。正如当年项羽所喊出的入咸阳为王的道理一样,占领首都就等于控制了整个国家。

而且从隋代的长安城的规模来说那时候叫做大兴城。它是在西汉旧长安城东南另筑的新城,规模更大,周围城墙长36.7公里,面积84平方公里。花费了2年时间才兴建成的一座崭新的城市。

整座城市的是当时天下第一大都市,又有水路相通,来往的物资交流非常的便利,大兴城。自然是作为首都的第一首选。

二、以大兴为支点可以操控中原

大兴城据有潼关之利,北侧又有晋阳作为支点,是进攻中原,向西拓展领土的一个天然的中心点,作为新建的唐朝国都也是情有可原的。历史上大唐的统一之战也正是沿着东西两条路径而走的。

武德元年,李世民率部向西平定甘肃地区的薛举集团,武德二年击败李轨平定河西走廊基本扫清了长安城以西的武装力量。

在东面战场武德三年七月至四年五月,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洛阳、虎牢关(各个击破王世充军和窦建德军,打开了东进中原,向南挺进江淮的战略。这里不得不说以长安为中心点东西两路作战都非常的顺利,这也是选择长安的优势。

三、李渊对于长安的偏爱。

李渊其实是出生在长安,家族的势力在长安可比晋阳或者太原要深厚的多。特别是占领长安前,李渊的三女儿平阳昭公主就在陕西户县散尽家财招徕几万人义军、打下大片地盘进行策应。可知长安周边都是李家人的盘踞的势力,你说不选长安选哪里呢?


南阁水哥


首先太原从来不是唐朝的首都,李渊在晋阳起兵后,目标就很明确,夺取长安以统天下。所以他在先人一步夺取长安后,就定都长安,建立唐朝。

太原只不过是李渊在隋朝时当官的地方,隋炀帝大业十三年,他出任太原留守、晋阳宫监,这才有了太原是其老巢之说。

那么李渊为何定都长安呢?愚人以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其一、正统延续性

自西周在长安建都后,长安就成了皇权的象征。在唐朝以前的历史战乱中,基本上得了长安,就相当于得了正统的地位。古人讲名正言顺,皇权神授,从这一点来讲,有助于笼络民心。


所以李渊听取了建议,晋阳起兵,直指关中。

其二、关陇集团所在地

李渊本身就出生在长安,其家族本身就是关陇集团的一员。不管是从个人情感上来说,还是从利益关系来说,建都长安,更易得到关陇集团的支持,也更有利于统一天下。

攻打关中时期,其女儿平阳昭公主就在长安附近的李家庄园招兵买马,以策应他的到来。

其二、地理条件优越

从地图上看,长安三面环山,也就西北有出入口,也即所谓的关中平原。这就导致长安易守难攻,只要守住某处的关隘,想打进来还是有点难度的。

且长安城经过那么多年的建设,城高墙厚,水路发达,如果想要出兵,简直占尽地利。


可以说是时代造就了长安独特的地位,也是古人的眼光选了这么个好的地方。唐以后,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崛起,中原王朝想以长安为都也没有那个能力了。


更多精彩历史,尽在愚人之娱。期待您的关注哦!


愚人之娱


唐朝的首都一直是在长安,李渊父子从太原起兵,拿下关中后就把长安定为国都,太原是李唐起家的地方,并不是国都


华夏问长安


只能说你的历史太烂了。唐朝从来都没有定都太原 ,谈何说起唐朝首都从太原迁都长安?公元617年李渊从晋阳(太原)起兵占领长安,同时拥立隋炀帝之孙杨侑为帝,公元618年李渊接受隋恭帝杨侑禅位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唐朝时期除了首都长安之外 ,还先后设立了四个陪都:分别是东都洛阳、西都凤翔、南都成都、北都太原,所以说整个唐朝时期太原从来没有做过首都,只做过短暂的陪都。



烈火柔魂ZL


唐朝第一次迁都至洛阳,是因为武则天登基做了皇帝,改“唐”为“周”,定都在洛阳,名义上不算迁都,而应该是“定都”。但是武则天的登基并没有造成朝廷太大的动荡,并且“武周”只存在了一世,所以很多人觉得武则天就是唐代的皇帝,其实个人觉得不是,按照朝代算,武则天算是开国皇帝,建立的是自己的朝代“周”朝!但很多史学家不承认武则天的“周”为独立的朝代,而是唐朝的一部分,因为武则天最后还是传位给了李显,并没有传位给武氏族人,所以武则天算是为李唐守江山,只因为她姓武不姓李,所以无法沿用“唐”的国号,只好自己建立“周”···武则天退位后传位给其儿子李显,李显登基后又将“周”改为“唐”,武则天驾崩后,李显才正式宣布迁都回长安···所以一定要算是迁都的话,也是李显在洛阳登基,将京都迁回长安。所以如果要问迁都的原因,那只能算是“朝代的更替”了。虽然更了一下,又更回来了!京都也是迁了一下,又迁回来了!

第二次迁都是在唐末

公元904年,在位的皇帝是唐昭宗李晔(867~904)。当时的唐政府已经名存实亡,唐昭宗根本没有实权,一直是藩镇手中的傀儡。唐昭宗被当时最大的藩镇朱温控制着。朱温为了篡权,先杀掉宫里所有宦官,再不顾大臣反对迁都洛阳,接着镇压各地藩镇,最后又于天佑元年(904年 )杀害了唐昭宗,立唐昭宗的第九子李柷为皇帝,仅仅三年后,李柷被废,次年被杀,享年17岁,唐朝灭亡了。

所以,唐朝在690年,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迁都洛阳,史称武周,也称“大周”。705年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恢复唐朝旧制,还都长安。





十五军捍卫者


这个问题,老梁有话说!

题主估计是对这块历史有误解了,唐朝自建国立都以来,从未将首都设为太原为首都,一开始便一直是长安。太原只是李渊起兵之地,而长安乃关中四战之地,是非常理想的建立国度的地方。

不过唐朝曾经先后设立了四个陪都:分别是东都洛阳、西都凤翔、南都成都、北都太原。

因此综上所述,太原从未做过首都,只是做过陪都而已,两者相差还是很大的。


老梁说历史


李渊在太原时候只是隋朝一个侯爷。起兵了,地方大了就把都城搬到了长安。

长安主要是地理位置好,关中地区。土地肥沃,易守难攻。容易掌控全国。

后来占领长安后,打败瓦岗军,王世充,后来统一天下,著名的唐帝国。


dadagou


首先要声明一下,在李世民时期,太原并不是唐朝的首都。太原在唐朝历史上有了一定政治地位的时候,是在武则天时期成为唐朝的北都。

其次,李世民之所以定都在长安,一是有基础,长安有一定的政治性,经济也较为发达,更是古代的风水宝地。

从地理方位上来看,长安是大唐的中心,交通便利,便于防守。


Noel志远


唐朝从来都没有定都太原 ,从何说起唐朝将首都从太原迁到长安呢?公元617年李渊从晋阳(太原)起兵占领长安,同时拥立隋炀帝之孙杨侑为帝,公元618年李渊接受隋恭帝杨侑禅位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唐朝时期除了首都长安之外 ,还先后设立了四个陪都:分别是东都洛阳、西都凤翔、南都成都、北都太原,所以说整个唐朝时期太原从来没有做过首都,只做过短暂的陪都。

唐朝自建国立都以来,从未将首都设为太原为首都,一开始便一直是长安。太原只是李渊起兵之地,而长安乃关中四战之地,是非常理想的建立国度的地方。

因此综上所述,太原从未做过首都,只是做过陪都而已,两者相差还是很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